他凭《红楼梦》一夜成名,妻子早逝独守36年,93岁王扶林怎样了?

内地明星 1 0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第一次被搬上了荧屏,仅仅是首播就创下了收视率达到90%的盛况。

这样耀眼的成绩,哪怕放在今天这个年代都让人难以超越,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当初却差点被扼杀在摇篮里。

是一个人顶住巨大的压力,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87版《红楼梦》,这个人就是《红楼梦》的总导演王扶林。

不仅如此,让网友们高呼至今无法超越的经典的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剧,也有王扶林的功劳。

可以说,如果没有王扶林,四大名著的电视剧可能就不会拍摄,也不可能成就一代经典。

时间回到1979年,当时已经打响名声的王扶林受邀前去考察英国的电视台,没想到这一次考察给他带来了灵感。

在英国考察的期间,他惊讶的发现英国的电视剧很多都是由中外经典名著改编的,而在当时,我国从来没有把名著搬上电视剧的先例。

眼光独到的王扶林立刻就萌生了把四大名著都拍成电视剧的念头,回国之后,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央视领导。

而这个开创先河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并最终决定先拍摄《西游记》和《红楼梦》。

其中拍摄《西游记》的任务交给了杨洁导演,而拍摄《红楼梦》的重担则落到了王扶林身上。

接到任务的王扶林如坐针毡,他从来没有想到只是提了自己的想法,央视的领导会选择让他来筹拍《红楼梦》。

为了充分理解《红楼梦》的精神内核,在红楼梦开拍之前,他向领导提出了一个要求,与社会脱节一年,不从事任何工作。

而在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他闭门不出,日日都捧着《红楼梦》仔细研读,还不断寻找相关资料,写下厚厚的资料。

可即便他把书都翻烂了,王扶林心里还是没有底气,因为他不是红学家,怕自己领略不了《红楼梦》的精髓。

而现实也给了王扶林当头一棒,因为压根没有人愿意和王扶林合作。觉得风险实在太大了。

没有办法的王扶林只好去请求外援,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曾经拍摄过越剧《红楼梦》的导演范岑。

只可惜,范岑只在剧组呆了几天后,就一言不发的离开了,什么建议也没有留下,这让王扶林的心里十分不安。

为了稳妥的拍摄,在范岑离开之后,王扶林随后就去请了拍摄经验非常丰富的成荫共同完成这一项艰巨的任务。

成荫答应了,这对王扶林本来是一件喜事,但天有不测风云,电视剧还没开拍,成荫就突发心肌梗塞,撒手人寰。

成荫的意外离世让王扶林不得不赶鸭子上架,独自抗下了导演《红楼梦》的任务,好不容易将一切都定好了,没成想,演员的选角成了最大的难题。

为了尽可能贴近原著,王扶林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完全不考虑已经成名的艺人,而是启用新人来饰演剧中的角色。

而他选择演员首要的标准也不是演技,最重要的是容貌气质要和从书中所描绘的人物相像。

可放眼过去,符合条件的人寥寥无几,于是王扶林决定通过全国海选来解决问题,并举办两期的红楼培训班来帮助演员更好的入戏。

但这项举动却遭到了外界更多的冷嘲热讽,他们认为王扶林本身就没有多少经验,所选的演员还都来自各行各业,笃定王扶林注定会失败。

巨大的压力让王扶林寝食难安,时常情绪低落,每天睁眼闭眼都是怎么拍好《红楼梦》,同时还在内心不断告诫自己,一定不能搞砸了。

可偏偏祸不单行,就在电视剧《红楼梦》开拍不久,王扶林收到了一个让他足以情绪崩溃的消息。

电影版《红楼梦》也要在同一时期开拍,并由著名导演谢铁骊和赵元共同指导,投入资金更是高达2000多万元。

而此时,中国的电影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电视剧才刚刚起步,资金也十分短缺,两者相互碰撞,王扶林实在没有底气。

但戏总要拍下去,为了自己的情绪不影响其他人,王扶林只能隐藏自己的情绪,同时不断地给没有信心的演员打气。

而自己则在每次剧组收工时,找一个无人在意的角落默默释放自己的情绪,为此还被不知情况的陈晓旭取了个寂寞小男孩的外号。

用王扶林自己的话说,那段时间就像每天都在踩地雷一样,抱着对《红楼梦》的敬畏之心,小心翼翼的走好每一步。

好在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历经六年,仔细打磨的电视剧一上线,迅速就火遍了大江南比,成了一部不可跨越的经典。

而王扶林也一跃成为了国内最顶尖的导演,凭《红楼梦》被捧上了神坛。

只是,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命运再一次和他开起了玩笑,就在《红楼梦》播出后的第二年,一直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因病离他而去。

妻子的早逝使他悲痛欲绝,甚至动了随她而去的念头,但念及已经失去母亲的儿子,最终打消了这个想法。

也不是没有人劝王扶林再婚,只是他每一次都坚定的拒绝,默默守护自己的这一段感情。

如今,提起87版《红楼梦》,人们必然会提起背后的“大功臣”王扶林。或许在当时,王扶林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因这部剧一夜成名,但正是这种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让87版《红楼梦》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

如今,王扶林已经93岁高龄,一直没有再婚,而他的儿子也在他的栽培下事业有成,成为了他的骄傲。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