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经典影视剧作,《红楼梦》一定是绕不开的经典,作为代表一个时代的独特风尚,民众关于红楼梦的认知各有不同,但从红学的兴起就可以看到红楼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对于这样的文学作品,人们对其衍生的影视剧作也难免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红楼梦》能够找到一些耳熟能详的参演人员,真正表演出那个时代的特色,然而最终却不免让人遗憾。
宝钗、黛玉作为这部剧中的灵魂人物,却被当时不起眼的陈晓旭获得了名额,不少民众认为陈晓旭颜值不够,让人无法和书中的美人相比对,但王扶林却坚持让她参演角色。
随着时间流逝,经典剧目红楼梦也已经被多次翻拍,华丽的、淡雅的、各种各样的角色模板冲击之下,人们会发现,还是对87版本红楼梦念不忘,这不免让人有几分疑惑。
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技术手段,现在的水准都要超过以往,就连演技方面也因为培训等方面的发展有了进步,为什么带给人的观感反而下降了呢?不得不说,经典不是浪得虚名。
正因为获得了民众的集体喜爱,才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在老版红楼梦中,王扶林选出的角色距离我们的想象自然有些距离,同时也体现出一个演员对饰演重要角色的焦虑。
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黛玉在书中的状态就是泪珠轻抹、蹙眉垂手,所以连带着这份不经掩饰的焦虑感都融入了戏中,这是诸多老戏骨都没有的状态。
俗话说得好,演戏肯定不如真情流露,对戏剧人员夸赞最大莫不过“像真的一样”,可见面对真实状态,再经验丰富的演员也只能败下阵来,这也是陈晓旭吸引王扶林的特质点。
在中央电视台批准改编名著后,王扶林深居简出,邀请诸多红学家在家中召开研究会,差点把电影筹划会变成学术交流会,直到对著作本身有了充分了解后才开始改编工作。
他向上级保证,绝对不会搞一些表面工程,让明星过来号票卖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剧组开工之前,这些红学专家足足进行了一年的探讨才开始第一幕的演出。
王扶林对剧作十分重视,而其中他最关心的一点就是是否符合原著情节,在他看来,拍摄红楼梦就相当于是西方将莎士比亚的作品带进歌剧院,事关文化传承,容不得马虎。
更何况这部剧目的拍摄还是中央特批,首批改编名著的项目,王扶林自然是压力满满,在选角上自然更加谨慎,在各方关注下,王扶林做出决定,全部使用新演员参与演出。
这话一出让整个剧组都有些犹疑,纷纷劝说他再好好考虑一番,结果被王扶林否决,他认为剧组靠能力吃饭,而不是讲明星效益,找那几个名人演一演,都不知道观众是不是来看剧的。
这番话让剧组深以为然,认同了王扶林的看法,于是,剧组向中央申请了经费,专门办了培训班,就照着剧里的角色对这些年轻演员做专门的培训,而这些演员大部分甚至还是学员。
基本上就是刚刚毕业,然后就来到了红楼梦剧组出演,对他们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他们身上都有着一股冲劲,这种感觉让王扶林十分看重,还专门聘请了红学家把关。
有了一群监督者看着,这些年轻学员算是吃了不少苦头,才总算在两个月的培训生涯中脱胎换骨,整场拍摄工作历时三年,哪怕出现一个错误也要改过再来,才完成了这部剧作。
新人演员的拘谨、年轻群体的冲劲,统合一众专家为文化传承做出的艰辛调研和实地考察,红楼梦的成功实属不易,王扶林成功的将红楼带入到了影视行业,也引发改编热潮。
对于陈晓旭的饰演,王扶林也认同颇具遗憾这样的评价,可他也强调,正是这种遗憾让人觉得人物活了起来,进而对作品产生更多的认同感,随着时间流逝,这句话也越发凸显。
可以说,正是她身上这种拘谨中带着坚持的形象,才让黛玉十一二岁进府的神态体现的淋漓尽致,直到现在也称得上一句经典模版,更别说之后王扶林导演还改编了《三国演义》。
这两篇剧目的改编属实让王扶林收获了极大的名声,但其背后无一不是艰辛钻研的成果,以王扶林自己的话来说,每次拍摄,都要将心态调整为科研工作的态度,必须要严谨应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