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因林黛玉而出名,一生之中经历两段婚姻,身患重病选择剃度出家,身价过亿但遗产去向扑朔迷离。
在戏中,她是从书中走出来的绛珠仙草,一颦一笑都韵味十足。在戏外,她最终也活成了林黛玉的样子。
书里戏外,似乎没有了界限。
《红楼梦》剧照
缘分这个东西有时候是真的奇妙。
早在陈晓旭出生前,她的母亲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在梦中,一位老人对她说,你的女儿名字叫“竾(ye)芬”(具体字看图)
母亲并不理解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父亲翻遍了新华字典也没有找到这个字。
正在父母困惑不解的时候,一位老先生告诉了他们答案。
老先生告诉他们:“这两个字是南方一种草木的意思,这个名字不好,是林黛玉的命,很凄苦的。”
怎么会有父母愿意给自己的孩子起一个凄惨的名字呢?
剧照
这时,陈父想起女儿是在清晨时出生,当时太阳刚刚升起,第一缕阳光刚刚洒下。
陈父两手一拍,兴奋的说:“那就叫晓旭吧。”
从此,陈竾芬变成了陈晓旭。
名字虽改,但命运却早已定下。
1965年,陈晓旭在父母的期盼中出生。
父母都是在艺术领域的工作者,所以陈晓旭很小便是在“唱念做打”中长大,两三岁时就已经开始学习古诗词。
不过,后来的她并没有像父母期盼的那样学习京剧,反而开始练习起了芭蕾舞。
天赋出众的她小小年纪就可以做出“倒踢紫金冠”这样高难度的动作了。
但命运弄人的是,因为种种原因,在中学毕业后她最终并未进入芭蕾舞蹈学院,而是进入了鞍山话剧院工作。
就是在这里,她认识了比自己大十岁的毕彦君。
在话剧院的日子里,陈晓旭总是喜欢一个人在角落里默默看书,那孤零零的身影吸引了一旁的毕彦君。
二人因为兴趣相同,经常在一起聊天,渐渐的熟悉起来。
后来,有人问过毕彦君:“你也不小了,为什么还没有找女朋友?”
毕彦君总是微微一笑说:“我的那个小姑娘还没长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旁的陈晓旭早已芳心暗动。
两人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深厚,最后突破阻碍,走到了一起。
毕彦君与陈晓旭
缘见红楼
1983年,《红楼梦》剧组正在挑选演员。
偶然间,毕彦君看到了杂志上红楼剧组招募演员的消息。
他兴奋地抄起杂志就往家跑,看着正在读书的陈晓旭,他刻意卖了个官司:“有个好消息,你要不要听?”
陈晓旭说:“和我有关的就听。”
毕彦君神秘兮兮地把杂志递给陈晓旭,告诉她红楼剧组正在招募演员。
他建议陈晓旭给剧组写一封信,尝试一下林黛玉这个角色。
因为在他的心中,陈晓旭是最适合林黛玉的人选。
剧照
但不同于男友的自信,陈晓旭对自己却没有太多信心。她甚至有些自卑地认为全国优秀的人那么多,自己怎么可能选得上“林黛玉”这个角色呢。
面对女友的犹豫,毕彦君直接用上了激将法:“你是不是不敢?”
最终,陈晓旭向红楼剧组写了封自荐信。
在信中,她用了整整四页纸,写了《红楼梦》的读后感,对出演林黛玉的渴望。
还在信中附上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和一首自己写的小诗。
这封信是剧组收到的所有来信中最全也是最用心的一封。
导演看完后,马上给陈晓旭写了回信,希望她能立刻来北京参加面试。
收到回信的两天后,陈晓旭便瞒着单位,一个人偷偷跑去了北京准备试镜。
面试那天,正下着大雨,来到现场的陈晓旭已经被淋湿了,浅绿色的衣服湿漉漉贴在她瘦弱的身体上。
她站在那儿,就已经有了林黛玉那“弱不禁风”的韵味。
导演远远地看着她,心里很欣喜,心目中的林黛玉终于在现实落了地。
当时,红楼剧组已经走遍了全国十多个省份,请教了无数国宝级的大师和多位著名的红学研究家。
在演员的选择上,剧组更是举办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红楼选秀”。
红楼剧组在全国一共征集了上百位演员,用了三年时间给演员们讲课,从琴棋书画到礼仪举止,无所不包。
而陈晓旭就是当时红楼剧组中唯一一个毛遂自荐并且成功入选的演员。
培训时,导演曾开玩笑似的问她:“如果不演黛玉,你有想过演别的角色吗?”
陈晓旭闻言淡定的说:“我要是去演了其他角色,那观众们只会说林黛玉怎么演了别人。”
事实证明,陈晓旭并未自夸,她确实是最适合的林黛玉人选。
几十年来,红楼梦经历了多次翻拍,不知道有多少演员都曾出演过林黛玉。
但若提起林妹妹,人们最先想到的还是陈晓旭。
《红楼梦》拍摄完成后,陈晓旭就和毕彦君结婚了。
红楼梦虽然为陈晓旭的人生开启了一扇通往多彩的世界的大门,但林黛玉这个角色却又将大门紧紧关闭。
陈晓旭在此后的表演生涯中始终摆脱不了林黛玉的影子。
渐渐的,她没戏可拍了。
但此时,毕彦君的事业也陷入了低谷。为了生活,他不得不早出晚归。
妻子的事业陷入了瓶颈,丈夫也在整日忙碌。
二人经常为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而吵架生气。
但是,陈晓旭真的太像林黛玉了,连性格都是一模一样,总喜欢把事情憋在心里。
每次出现矛盾,陈晓旭总是独自一人坐在窗前默默流泪。
八年的爱情被三年的婚姻消耗殆尽,留给彼此的仅剩下无数的遗憾。
最终,二人分开了。
此后,两人从未再见过一面。
离婚后,陈晓旭独自一人去往北京开启了北漂生活。
这段时间,她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也就是自己的第二任丈夫,郝彤。
当时,郝彤要拍一部短片,于是找到了陈晓旭。
一开始,陈晓旭并没有同意,但郝彤五次三番的登门拜访。
渐渐的,陈晓旭被他的真诚所感动。
最终,答应了郝彤的请求。
短片拍摄完成后,二人依然保存着联系。
两个年轻人很快就熟悉了起来,从好朋友渐渐地发展成了恋人。
身价上亿,出家
90年代初期,郝彤得知有一家广告公司正在向外承包项目,就拉上陈晓旭一起去谈合作。
陈晓旭对商业一无所知,只是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投资人却一眼相中了陈晓旭,说道:“我们不相信别人,但我们相信林黛玉。”
谁能不相信黛玉呢?
就这样,她一头扎进了广告行业。
后来,她写下了“名门之秀,五粮春”这样经典的广告词。
当时,广告业正值风口,两人抓住了机遇,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1996年,陈晓旭和郝彤就成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世邦广告公司。
或许是因为“林黛玉”的名声,凭借着之前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人脉,他们俩很快就打出了知名度。
没过多久,公司的营业额就达到了2个亿,连续四年荣获“优秀广告代理公司”的称号。
陈晓旭更是被评为2006年的年度中国十大最具风采的女性广告人。
从公司成立到被评为杰出女性。陈晓旭从曾经那个弱不禁风的“林黛玉”,成长为了一名身价过亿的女强人。
如今,无论是名誉、地位、爱情还是财富,她全都有了。
但在陈晓旭42岁时,她却出家了。
其实早在出家前,陈晓旭就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而且是晚期。
她没有选择治病。
出家时的她,乳腺癌已经发生了恶化,甚至出现了骨转移,需要用到拐杖和轮椅才能走路。
家人一直都在劝陈晓旭要接受治疗,还把医生从北京请到了深圳。
但陈晓旭拒绝了。
她说:“如果用西医治病,治完又化疗什么的,人就不成样子了,我不愿这样。”
父亲也无奈地说:“这个人太爱美了,不愿最后给自己弄得七零八碎。”
2007年正月十六,陈晓旭选择剃度出家。
十天之后,郝彤也一起出家了。
之后,陈晓旭的生活就显得很简单了,她放下了一切杂念,吃斋念佛。
然而仅仅过去了八十天,2007年5月13日,陈晓旭就因身患乳腺癌,在深圳病逝。
从出家的去世的这三个月里,她一直都在一个偏僻的寺庙中隐居。
也不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是否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那场盛宴?
早在陈晓旭去世前,她就立下了遗嘱,要家人帮她建立一个慈善基金会,创始资金5000万。
尽管有遗嘱,但她的父亲陈强还是因为财产问题而和陈晓旭生前的那些师父大师们闹得不可开交。
陈父在追悼会上曾公开表示:“16号自己还和净空谈过,还想让净空劝女儿去治疗,但当时自己的女儿已经去世三天了,净空却没有告诉我陈晓旭的去世消息。”
陈父在介绍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女儿的遗产都在寺院的师父手里,当初说好要成立慈善基金的几千万元也都还在净空手中。
陈晓旭的妹妹则告诉记者,总是联系不上净空。
最终,父亲将净空告上了法庭。
然而直到今天,陈晓旭当初设想的基金会都还只有一个空壳子,5000万的遗产也不知所踪。
而且还有媒体报道,当初和陈晓旭一起出家的丈夫,居然已经秘密还俗了,不仅回到了原来的公司,还娶了第二任妻子。
陈晓旭演了一时的林黛玉,却当了一辈子的林黛玉。
剧照
戏里戏外,陈晓旭和林黛玉竟都活成了一个样。
忽然想起《红楼梦》里的一个片段,那时黛玉已经不在了,贾宝玉哭喊着林妹妹,来到了潇湘馆,看着里面的竹子,只觉落叶萧萧,寒烟漠漠。
而陈晓旭在最后,也只是徒留一片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的凄凉之景。
对于陈晓旭的一生,你有何感想?来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