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云,是中国京剧代表人物之一,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其一生艺术经历,恰与中国京剧鼎盛时期相始终,是京剧中后期历史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尚小云还是一位京剧教育家,创办荣春社科班,为京剧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成为尚派艺术的重要传承者。
尚小云的弟子传人,先后有:吴素秋、董慧宝、张维青、李世芳、张君秋、张美云、赵啸澜、荀令香、李砚秀、陈永玲、童葆苓、华香苓、董玉苓、张蝶芬、陆蕊芬、黄玉华、黄宪华、梁秀娟、黄凤娟、段丽君、吕秀君、吴韵芳、谢锐青、崔少卿、安荣卿、安荣英、周素英、沈丽莺、迟素秋、李菡秋、包中慧、林艳蓉、刘秀蓉、崔丽蓉、洪效霞、张文琴、宁萓、刘致祥、季砚侬、孙利群、鲍绮瑜、孙宜萍、孙明珠、李翔、刘碧、张玲、高明华、刘映秋、王秋芳、衡云霞、韩福香、孙定荣、崔兰田、胡小凤、牛淑贤、冀萍、田桂兰、李爱华、王爱爱、萧桂叶、张友莲、薛林华、高翠英、王秀兰、贾桂林、程玉英、裴爱莲、韩长玲、王希英、贾永爱、陆萍、党中萍、厚月仙、杨翠花、田迎春、梁蕙芳、张玉香、李瑞芳、马蓝鱼、郝彩凤、温喜爱、雷若男、张亚莉、齐海棠、王玲玉、姚月红、马令童、邢凤云等人。
1938年尚小云主办荣春社,学生近500人,著名的有:孙荣慈、杨荣环、徐荣奎、景荣庆、李荣安、李荣威、田荣芬、王福春、孙瑞春、尚长麟、尚长春、马长礼、韩长秋、李喜鸿、孟喜平等。这些学生当中,有不少并不独以“尚派”传人闻名,甚至还有其他艺术剧种的传人。
孙荣蕙、杨荣环、尚长麟
现列举5位有代表意义的传承人,分别为:尚长麟、吴素秋、孙荣蕙、杨荣环、孙明珠。
一、尚长麟:“五大门”传人,尚派二代“二传手”
尚长麟 (1931年—1983年),京剧旦角演员、尚小云次子。尚长麟的艺术道路在许多方面与他父亲有相近之处;在艺术思想和如何做人方面,深深受到他父亲的影响。他严格地遵循父亲的教诲,辗转多师,博采众长,然而始终又以尚派艺术为主线。
尚长麟8岁入“荣春社”学武生,后改学旦角。先后向李凌枫、于连泉(筱翠花) 、赵桐珊(芙蓉草)、陶玉芝、侯瑞春、朱胜富等学青衣、花衫、刀马旦、武旦。16岁拜荀慧生、程砚秋为师,18岁跟表舅梅兰芳学《霸王别姬》、《贵妃醉酒》。
尚长麟工旦角,兼学梅尚程荀筱五大流派,称为"五大门"。作为"尚派"嫡传继承人,代表剧目还有《失子惊疯》《汉明妃》《红鬃烈马》等,很具其父风貌。
纵看尚长麟艺术生涯,其艺术功绩在于:以嫡传“二传手”身份,继承、弘扬尚派艺术。在尚长麟继承、传授尚派艺术过程中,他一面把握住尚派表演把刚劲与婀娜融为一体的艺术风格,同时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时代审美的需求,做了许多改革和调整。
二、吴素秋:拜尚小云为师,认荀慧生为义父,承袭两派艺术
吴素秋(1922年生~2016年),京剧旦角演员。成名很早,先后从师李凌枫、何佩华、赵桐珊、魏莲芳等学戏。曾跟四大名旦中的两位学戏,先拜尚小云为师,后来荀慧生收她为义女。
吴素秋
13岁挑班演出,担任“秋文社”主演,1938年与金少山合组松竹社,赴东三省演出《霸王别姬》,赢得“大霸王、小虞姬”的美誉。1943年她演出的《十三妹》拍成电影。1960年,吴素秋响应支边号召,任辽宁京剧院院长,1964年,担任北京风雷京剧团前身的新燕京剧团团长、主演。
吴素秋
吴素秋拜尚小云为师,认荀慧生为义父,承袭这两派艺术;又经博学广纳,融会贯通,有所变革。她演出《十三妹》、《红娘》既不失两派风貌,又有自身特色,后有些人称之为“吴派”。
吴素秋善于表演,戏路广博,青衣、花旦皆工,四大名旦流派戏均能演出,刀马旦也有光彩,还常串演小生。扮相秀丽,台风绮丽,做工细腻,嗓音甜润,行腔动听,有很好的基本功,她博采众长,善于创新,以精湛的艺术努力塑造人物形象,形成了自己的演出风格。
三、孙荣蕙:尚小云首徒,尚先生唯一手把弟子
孙荣蕙(1925年-2003年),工尚派旦角。1936年在尚家学戏,最初学武净,由沈富贵教基本功,陶玉敏、夏德福二位教武功,练翻、打、跌、扑,耿明义教把子功——练刀枪。荣春社科后,孙荣蕙从武净改学老生,后由尚小云亲自启蒙,是尚小云手把手教的唯一弟子。孙荣蕙一招一式一字一板都是尚小云言传身教亲自教授的,所以《立言画刊》曾把孙荣蕙誉为“小尚小云”。每次演出,尚先生亲自把场,就连饮场时,尚先生都要亲自尝试。
孙荣蕙和尚小云
孙荣蕙为充实自己的技艺,还拜九阵风学习刀马,拜筱翠花学习花旦,使自己在旦角行当中文武兼备,充实尚派艺术。
孙老是尚家门里最渊博的,称为掌门毫不过分。孙荣蕙是尚小云的首徒,能戏极多,在荣春社科里就红得发紫,尚门弟子许多包括杨荣环、孙明珠戏都是由他所授,然后再经尚先生指点。
孙先生早年随侍尚师,得其耳提面命甚多,出科后又傍过荀慧生,不仅是对尚、荀二家深有了解,最难得的是知道许多现在不为人知的京剧传统知识和失传老戏,称得起是戏篓子。
尚小云直接传人太少,尚长麟早逝,有影响的仅孙、杨(杨荣环)二人。尚先生脾气极烈,尚门弟子几乎都是和孙先生学的。
四、杨荣环:艺兼尚、梅,后期创“环派”未成功
杨荣环(1927年-1994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旦角。
杨荣环
9岁经宋遇春介绍入尚小云主持的“荣春社”科班,从贾多才、于连泉(即筱翠花)等学花旦,后又从胡长泰学青衣,后又从李凌枫、筱翠花学戏,颇得尚小云器重,亲授《汉明妃》等尚派戏。17岁出科,初露头角,与谭富英、马连良、金少山、周信芳、奚啸伯、杨宝森、筱翠花、裘盛戎、袁世海等合作演出,得益甚多。
1948年又拜师梅兰芳,经梅亲授《宇宙锋》《霸王别姬》等剧。成为兼宗梅、尚两派的旦角演员。杨荣环留有几部相当珍贵的录像资料:《乾坤福寿镜》《宇宙锋》《霸王别姬》等。难得的是,杨荣环的梅派戏醇美,尚派戏也地道,他不以某某流派继承人的招牌而自居和自赏,而是老老实实地继承,稳稳当当地发展,堪称一代名流。
杨荣环艺术脱胎于尚派,与尚派也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到后期,杨先生对《昭君出塞》《乾坤福寿镜》《金水桥》等戏进行改编,沿用原戏名,很大程度上就是保留大体构架,其他地方,像腔和身段都是不一样的,有了自己的创造和革新,跟老尚派距离就有些远了。像《乾坤福寿镜》那段,杨荣环就唱的是二黄,而老尚派的西皮慢板,身段方面也加强了难度,添加了“三起三落”。再拿《金水桥》这出戏来说,老尚派的《金水桥》是全本大戏《秦英征西》其中的一折,而杨荣环演这出戏,加强了银屏公主这个角色,使其变为了主角,前面加了“自幼儿”那段唱,后面加了银屏公主上阵擂鼓,其灵感据说来源于《战金山》,这就把银屏公主作为故事主线了。到后来就改名叫《银屏公主》,就已经跟尚派没多大关系了。
杨先生对老尚派进行改编和发展,其中融入梅派的风格。
五、孙明珠:尚小云晚年弟子,音配像有功绩
孙明珠,生于1944年,陕西京剧院旦角演员,曾师从陈丽芳、王元喜、邓德芹、陈英秋。1960年拜师尚小云,颇得尚氏真传。常演剧目有《十三妹》《金山寺》《双阳公主》《昭君出塞》《汉明妃》《梁红玉》《峨媚剑》《打青龙》《破洪州》《打孟良》《绿衣女侠》《秦良玉》《小刀会》《红灯照》等。
孙明珠
孙明珠无论是扮相还是演唱或是身段及武功,均领悟到尚派精髓,是时下“尚派”的最佳继承者,几乎所有的“尚派”剧目都由她予以配像并引起极大凡响。孙明珠音配像,可算是有功之臣。
孙明珠与尚小云
尚派艺术的继承是比较困难的,不仅要有武功,而且要有嗓子,因此传人甚为寥落。现在所谓尚派戏不过是《失子惊疯》、《昭君出塞》两出折子戏和《探母》的萧太后,据说传下来的还有《梅玉配》、《玉堂春》,像《祭塔》、《孝感天》、《孝义节》等尚派好戏也将失传。
尚派艺术传承至今可以说接近凋零,现在传人主要出自尚长麟、孙明珠、尚慧敏这三个分支。期待尚派二代、三代传人,能把祖师爷的戏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