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棣赓先生
张棣赓(1912--1957)祖籍山东掖县,儿时随父母闯关东定居吉林珲春。青年时代就学于北平中国大学,因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后到山西参加我党领导的新军投身抗日战争。1939年到延安进入“鲁艺”学习,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担任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首任驻会副主席,1957年自戕离世。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张棣赓出逃流落关内,他看到一路到处是流亡的东北老乡,许多人缺衣少食就倒在了逃难的路途。亡国奴的悲惨生活给张棣赓精神上以严重打击。张棣赓考入中国大学后,他只好用读书来解脱自己,当时他读了许多世界文学名著,为他以后所经历的创作生涯铺垫了道路。大学时代他就开始尝试写作。
张棣康先生画像
1936年,从大学肄业的张棣赓到了上海,生活过得非常拮据,常常挨饿,只有靠难友们接济维持生活。他一无所有,饱尝了日寇占领下东北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中的痛苦,怀着满腔仇恨和怒火,他发愤写作,用笔杆子进行战斗,同时也取得一点微薄的稿费以解生活急需。这期间他先后发表了《动荡》《这里没有一个良民》,并撰写了长篇小说《白山黑水之间》,茅盾看后,指出他有一定的文学造诣,但生活素材还不够充实,希望他能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提炼素材。张棣赓听后得益匪浅,遂把该文改为报告文学二十余篇,连续发表在《群众新闻》日报上,发表后,在上海引起强烈反响。
后来张棣赓又到了山西抗日前线,经过一段战地生活,写出了反映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吕梁山上》,1939年他携此稿到达延安。据张棣赓鲁艺的同学胡征讲,该稿受到鲁艺教员陈荒煤的赏识,因而取得了进入鲁艺文学系学习的资格。当时延安处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之下,生活艰苦,纸张匮乏,没有条件修改出版。经过整风运动,时过境迁,这部作品便找不到下落了。随后张棣赓还写了些短篇小说,1940年,他的小说《圆圈以外》获得延安“五四中国青年节”征文乙等奖。另外,还有反映山西游击区生活片段的《腊月二十一》,发表在丁玲主编的《解放日报》副刊上,《野蒜》发表在大后方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上。
张棣赓当年来到延安时,还不是共产党员,进入鲁艺学习后,于1946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陕甘宁边区文艺界一位活跃的人物。他所创作的诗歌、小说、秧歌剧、大型戏剧影响日益扩大,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刊物上,是边区群众熟知的知名作家。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鼓舞下,这一时期,张棣赓写作了不少以爱党、爱祖国、爱劳动为题材的说唱文学和通俗易懂的文艺理论性的文章,均在解放区和根据地的报刊上发表。张棣赓除了写小说外,还写了不少剧本。他担任剧团、文工团团长时,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在1943年秋冬之际,主要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剧本创作。
他撰写的反映农民生活的《大丰收》,反映部队生活的《帮灶》等秧歌剧,均受到了部队的奖励和群众的称赞。张棣赓才华横溢有目共睹。他在边保剧团当团长时,为配合革命形势,写出了大型秦腔历史剧闯王三部曲,1943年完成第一部《投闯王》,该剧屡演不衰。1944年写成第二部《红娘子》,第三部《宁武关》,演出后均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接着又写出《古城会》。1945年写出《同胞仇》,1946年写出《瓦岗寨》、现代剧《平鹰坟》,1947年写出《打登州》《南宋风云》《大名府》,1948年写出反映现代生活的大型秦腔剧《关中血债》《柏树林》,1949年写出《长坂坡》。他所写的这些剧本全部公演,并获得广泛的好评。此外,他还写了一些小戏,1945年的《解放日报》刊出:“保卫团排反奸剧《特务机关活埋特务》”即为其中之一。“边保剧团”是边区保卫团领导下的剧团,人们也直呼边保剧团的戏为“咱保卫团的戏”。
每当受到人们赞扬他的创作作品时,张棣赓总是谦虚地说,这都应该归功于毛主席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没有延安文艺座谈会,我个人思想上还是模糊的。他虽然酷爱文学,但是,他所从事的多种类型的文艺创作除了爱好外,更多的是为了适应革命工作的需要。党需要他写作时,他是埋头书案的多产的文艺战士;打起仗来,便投笔从戎,又成了驰骋疆场英勇的普通一兵。他的创作生涯,主要是在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加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开始的,国恨家仇集于一身,因而他所写作品的主题,以表现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具多。
人们都知道他搞创作是一个不多见的快手。延安大秧歌运动中他一夜之间写出过三个秧歌剧,演出后不但得到群众的好评,有的剧本还得了奖。即使是创作一个大型历史剧本,从构思到完稿,往往也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某地因征兵工作推进不力,有关领导请他写一个宣传参军光荣的戏,知道他烟瘾很大就送给了他一条烟,张棣赓连夜加班写出了《当兵去》小戏,剧团赶排演出后,不同凡响,争相观看,征兵工作顺利开展,很快完成了任务。张棣赓名气广为传播。
张棣赓搞创作之速、快、捷,并非天生,他是从书本和实践中学习锻炼得来的。张棣赓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写小说是他一贯的喜好,写剧本是出于工作的需要,写鼓词、快板是为了配合任务进行宣传,写通俗文艺理论方面的文章《怎样写真人真事》《谈谈集体创作》等,则是为了向广大文艺爱好者进行专业辅导。
边区文艺界许多作家艺术家看了张棣赓的作品常常感到不解,他本是一个东北人,为什么能写出正宗的秦腔剧本来?还有他写的快板、说唱和秧歌剧,里边的唱词全是陕西方言俚语,字里行间活生生老百姓的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这主要是来自张棣赓不耻下问的好习惯,凡他不知道的事物就向别人请教学习。他创作反映陕甘宁边区农村生活的作品和创作秦腔剧本时,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找当地陕西籍的人询长问短,去三边绥德一带下乡体验生活时,对各种人物的语言结构、表情动作,以及生活习惯、风俗人情等等,都一一写在本子上,记在心里。因此他比较迅速和较多的熟悉了陕西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性。
张棣赓生前曾深有体会地说,文艺作品要想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必须听毛主席的话,走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道路,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接地气,鼓舞人民群众的斗争意志,为中国革命胜利贡献力量!
陕甘宁边区文协成立于1937年11月,最初由吴玉章任主任,艾思奇、丁玲任副主任,吴伯萧任秘书长,阵容相当隆重,集中了一批来自四面八方优秀的的作家艺术家。1941年以后,边区文协改由边区政府领导,1942年1月归边区文委领导,柯仲平任文协主任,张棣赓任秘书长。1947年3月文协机关撤离延安随军转战,9月文协创办的《群众文艺》月刊创办出版。1949年5月,西安解放,边区文协迁住西安后改组为西北文联。张棣赓一直跟随文协南征北战直到进入西安,担任主持工作的西北文联、陕西文联和陕西剧协副主席。
受1957年的政治形势所迫,性格刚烈的张棣赓抑郁症爆发,自戕离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的名字从所有档案史册资料中消失,连同所有的作品湮没在历史尘埃中。1997年陕西省纪委批复通知为张棣赓平反正名,这位卓越的文学戏剧家重新回到了红色阵营中,堂堂正正地站在了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