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文化企业集体发声:誓将中国建成世界科幻文化大国

内地明星 1 0

参会嘉宾与学生coser在第二届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颁奖典礼入口处合影

11月9日上午,在山东泰山科技学院召开的2024中国泰山·第二届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颁奖典礼的科幻产业论坛上,中国科幻文化企业集体发声,誓将中国建成世界科幻文化大国。

中国科幻界资深作家董仁威、吴岩、韩松,在出席中国泰山·第二届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颁奖典礼期间会面,共商繁荣中国科幻大计。

左起:韩松、董仁威、吴岩

祝贺我会会长韩松获得第二届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科幻大师奖,独得60万奖金;祝贺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联合秘书长三丰获科幻传播家奖,祝贺所有获奖者!

本次科幻产业论坛主题是“中国科幻产业该怎么做?”,由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时光幻象公司董事长董仁威主持,邀请嘉宾八光分文化创始人、CEO杨枫,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CEO姬少亭,中国投资协会投资信息专委会科幻产业办公室首席顾问郑军,中国民间文化产业商会科幻分会会长沙锦飞等与会座谈。

董仁威在论坛开场发言中表示,这是中国科幻文化民间力量在民营科幻文化企业的根据地——民营中国新商科大学集团兴办的泰山科幻学院的一次大聚会。在这个科幻产业论坛上,共有五家民营科幻文化企业的代表上台论道。中国科幻民营文化企业是中国科幻迷自筹资金创办的“科幻圈”内的“同好”团体,有着共同的追求和曲折发展的辛酸。今天主要探讨2个问题。

左起:董仁威、杨枫、姬少亭、郑军、沙锦飞

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科幻产业?科幻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建科幻文化公司,发展科幻文化产业?近年来的科幻产业报告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科幻产业的GDP达千亿元人民币以上,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我们这些科幻文化产值唯不足道。大家当初建立科幻文化企业的初心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科幻产业?产值是否科幻产业追求的第一要素?科幻产业追求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八光分文化创始人、CEO杨枫认为,曾经有一种观点是“科幻产业”并不存在,只有出版产业的科幻部分、游戏产业的科幻部分、影视产业的科幻部分等等。但是,科幻产业这个说法能够存在那么多年,是有其合理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科幻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可以贯穿一切媒介。最好的那些科幻作品,不管它是作为小说,还是作为游戏或作为电影电视剧存在,它其实都是同一种东西,都能从本质上找到共性,其审美内核是共通的,包括基于科学的想象力、智力趣味、理想主义、理性精神、悲剧性的崇高感等等。

八光分文化创始人、CEO杨枫(中)发言

八光分文化(以下简称“八光分”)是一家以科幻出版为核心业务的公司,但同时也有很多相关产业从八光分这里购买IP或者咨询服务。八光分能给影视、游戏、舞台剧、剧本杀提供创意和咨询服务,就是因为科幻在不同媒介中表现出的审美共性。掌握科幻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掌握科幻这种审美范式的人,就能从事科幻产业。

说到这里,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发展科幻产业,是因为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并且要将这种思维方式传承下去。也许科幻游戏和影视单纯从数据来看,确实比科幻出版产值更大,更红火,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终究要到科幻小说里寻找科幻之所以吸引人的那个审美核心。八光分就像一条河的源头,水量不大,但如果没有像八光分这样的涓涓细流,就没有后面的波涛汹涌。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科幻产业分会会长沙锦飞认为,在座的各位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从小热爱喜欢具有瑰丽想象力的科幻小说成为科幻迷进而走上了科幻之路,虽然自己不是科幻迷,但是因为工作原因接触到科幻后来研究科幻的,并刻意保持一个客观立场从圈外全方位看科幻。

科幻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特定内容生产为驱动的自成产业链的文化产业综合体,它以内容创作为原点延伸出了一条庞杂自洽的超长链条,诸多大产业板块比如出版、影视、游戏、文旅等等都在此条件之下成为该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也正因为如此在统计学划分上它又不能成为一个边界清晰的独立的产业类别。所以在讨论科幻文化产业的时候其实是经常面临很多尴尬的,最显而易见的就是GDP的统计了,虽然号称科幻产业万亿规模了,但哪个是你的?游戏的销售额还是电影的票房?国家统计局是不可能把它算在科幻头上的。

董仁威老师今天提出的问题,尤其是科幻产业应该追求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应该正是大多数真正在从事科幻内容源头生产的科幻人的困惑和焦虑所在。那么按照本人对科幻文化产业的理解,科幻内容生产的价值其实是另一个产业的附加值,隐含其中,发挥作用。比如说科幻电影是电影里面一个高附加值的产品,科幻游戏是游戏里面一个高附加值产品,科幻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和体现自身的价值。这到底是不是就是董老师问的科幻的核心价值呢?本人不知道。因此提出来,供大家批判讨论。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科幻产业分会会长沙锦飞发言

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CEO姬少亭表示,自己从2007年开始,作为新华社记者报道科幻领域的发展,2013年在果壳内部孵化未来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未来局”)这个科幻品牌,2016年正式从新华社辞职全职从事未来事务管理局的工作。作为从业者已有17年的时间。董老师问到科幻工作的初心,这个问题特别好,是时候回顾一下初心,检验自己是否还在为这个初心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本人认为,一直以来都没有背离初心,这个初心就是对科幻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眼中看到产业的发展是为创作服务的。

2016年至今8年,未来局出版了80多本科幻书,其中90%是原创内容。未来局在线和实体共发表2000万字以上的科幻小说,并长期坚持深耕科幻文化社群,通过文字和声音、视频等媒介,全网为一千万科幻粉丝播发小说和全球科幻资讯。未来局在2021年起开始制作播客内容,在三年内完成400期深度科幻播客内容,全网拥有10万订阅粉丝,全网播放量3000万,对谈过《沙丘》导演维伦纽瓦、《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三体》电视剧制片人白一骢等科幻领域创作者,小宇宙app CEO曾称“铥铥科幻电波”是全球最勤奋的播客之一。

基于这样的发表数量,大家可以想像和未来局融资款和收入主要用于哪里。如果是一家科技工作,可以说,未来局绝大多数资金都用于研发。这这个比例对于任何一家企业,都是难以想象的。

未来局在成长中不断历练自身的创作能力,参与了超过十部游戏影视玩具等作品的研发生产,其中包括腾讯游戏、网易游戏、B站科幻剧集、BBC科学纪录片,万代南梦宫玩具IP等等,并且深度参与的BBC科幻纪录片《未来漫游指南》在B站播放量达到科技类第二名,还在国内外获奖无数。未来局也在广告领域坚持科幻文化传播创意工作,曾为乐高、奔驰等国际大品牌策划并制作科幻广告片,也为蚂蚁金服、colmo、饿了么等国内著名品牌合作,以科幻文化作为支点,制作充满未来质感的广告内容。

目前,未来局正在向更为深度的内容创作转型,本人和邓韵正在以作为导演、编剧和制片人的身份进行VR作品的创作。这个作品改编自刘慈欣的《烧火工》,会制作成大空间进行式体验。可以认为是多人共同参与的有互动的VR影片。期待尽快与大家见面,发布时邀请大家去看。

未来局一直都相信文化创作的力量,这一点既是初心,也是行进中的力量。

中国投资协会投资信息专委会科幻产业办公室首席顾问郑军提到,前几天,国务院发改委管理的中国投资协会刚成立“科幻产业办公室”,由本人担任首席顾问。此外,本人还参与了科协、科委、中科院、工信部、文旅部这些部门的有关工作。他们不会讨论科幻产业是否存在,而是讨论它究竟有多大,以后怎么扩展。

中国投资协会投资信息专委会科幻产业办公室首席顾问郑军发言

科幻是一类文化内容,可以拓展到很多文旅产品中。本人参与过的项目就有出版、影视剧、人文科教片、舞台剧、综艺、研学和主题公园策划。今年的突破是与航天文创部门作了一套卡牌,并应邀参加第二届卡牌产业与科幻IP融合发展论坛。这是下一代人的游戏,虽然自己不玩,但很愿意把科幻元素渗透进去。

今年公司的一个任务是给北京科委去调研全国科幻游戏产业。在吴岩老师主持的年度科幻产业调研中,科幻游戏从来都是大头,现在有关部门要摸清具体情况。

科幻有个小圈子,主要由科幻作家和出版社组成。因为只懂出版,对其他行业不了解,也不知道怎么介入。其实,资金和人员从这个圈子里出出入入并没有什么界限,是这个圈子的某些人不愿接触别人,不愿接触别的行业。他们担心圈子一扩大,自己的话语权会下降。

这里既有私心杂念,也是个人能力问题。因为没有能力把握广阔的科幻市场,索性不去管它。在科幻产业不断扩大的今天,这样的人只能自我淘汰。

论坛主持人,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成都时光幻象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仁威认为,《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1132.9亿元,同比增长29.1%。这是一个大好事,使社会看到了科幻产业能创造比较大的物质财富。

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成都时光幻象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仁威发言

不过,中国科幻产业的影响力不能只看产值,甚至主要不能看产值。

一个国家的影响力主要由军事、金融、科技、文化四方面的实力构成。以美国为例,美国霸权的四大支柱是‌军事、金融、科技、文化。‌这四大支柱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美国霸权的基础。‌

美国通过电影、音乐、电视节目等文化产品,向全球传播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地位。

文化产业的产值与其他三个相比,微不足道,但是,却影响力巨大,是三个支柱的支撑。

美国在建立文化霸权中,科幻起了突出作用。美国的科幻,影响力巨大的一是科幻小说,如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部曲》,二是美国的科幻电影大片。这些科幻作品宣扬西方的科学文化、价值观,取得精神上的领导地位,是美国的软实力。

因此,发展中国的科幻产业,必须从培养优秀的中国科幻作家和中国原创科幻作品为根本,用东方文化为根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幻,“新科幻,出东方”,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服务于全人类,增加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这才是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东方新科幻的核心价值,主要目的。

第二个问题: 科幻产业目前的困境是什么?科幻产业脱困的策略是什么?请每人结合本企业打算发言2.5分钟以下。

郑军表示,有人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们的路越走越窄。本人并未感觉到科幻产业有困境,因为个人这些年收入不断提高,公司业务也不断拓展。

前面说了,很多部门都关注科幻,并且拿出真金白银。但他们关注的是科幻中的“科”,而现在科幻圈只关注科幻中的“幻”,往这条路走的企业赚不到那笔钱。

科幻是内容,但科幻内容又分两个基本类型。第一代科幻由凡尔纳、威尔斯、阿西莫夫、克拉克、郑文光,叶永烈他们创作。好的方面是关注科技,关注未来,提倡进步,差的方面是艺术性不足。从六十年代新浪潮开始,一批科幻作家开始转型,主攻文艺性。70年代悲观未来学开始有影响,提供了资源枯竭、生态危机、人口危机这些题材。

国外到八十年代,国内到九十年代,科幻进入第二代,偏文艺,偏悲观。而我说的那些部门仍然在提《海底两万里》,提《小灵魂浪漫未来》。甚至有人说,当年那些才是科幻,现在这些都是伪科幻。抛开作品价值不谈,人家拿出钱寻找上一代科幻,而今天的主流科幻并不能提供,这才是困境。

有人问本人怎么从科幻中赚钱,那是因为一直坚守第一代科幻的价值观。第一代科幻有灵魂,身体发育不良。第二代科幻身体好,但没有灵魂。正在努力把它们融合起来。正好,现在的科幻产业也是朝这方面发展。

第二届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颁奖典礼全体获奖者、嘉宾与演职人员在舞台合影

姬少亭指出,每个时代都会自身的议题。目前中国的经济数据与是日本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之后的曲线高度相似。并不是说中国会走日本的老路,但做产业必须认清如今身处新的经济环境。在新环境中,需要有新的策略。

在过去8年,未来局坚持支持小说创作,这一点在未来仍会坚持,也会变得更加挑剔,提出更高的要求,期待与数十家合作出版社一起,出版更加优秀的科幻作品。

经济下行环境中,文化需求会成为更加迫切的需求,为科幻迷提供更有价值的作品成为未来局更大的使命。

基于这一点,在未来,团队会更勇敢地参与创作甚至主导创作,会成为优秀合作伙伴的IP提供者、创意者、策划者、顾问,也会成为自己主导作品的制片人和导演。

与此同时,本人一直相信的是,科幻可以被任何载体表达,所以也会尝试与更多媒介做结合,比如刚才提到的VR作品和更多周边授权工作。

此外,在AI实现巨大的突破的今天,线下的实体体验变得更加重要,而本人深信,在虚拟世界迅猛扩张的时代,人们会更渴望面对面的实体的体验。所以,未来局还投资了一个连锁咖啡馆,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科幻迷有更多渠道接触到科幻。目前第一家咖啡馆已经在成都选址,正在装修中,非常漂亮,咖啡也非常好喝,期待大家的光临。这家咖啡馆会在市井之中,也会包含很多其他文化符号,期待科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未来五到十年,优秀的文化产品会变得更加稀缺,也会变得更加被需要,未来局期待自己的工作将逐渐从关注数量转变为更加关注质量,用更好的作品打动人,用更优秀的作品激活产业活力。

杨枫指出,科幻产业目前的困境和脱困的策略:

一是小圈子化。部分读者和产业人士可能有点圈地自萌,审美比较单一,对于不符合自己审美的作品大加批判,这可能会导致作家的流失和整个创作审美的僵化。相应的策略可能需要呼吁和营造一种开放包容的风气,不要太执着于纠缠什么是科幻什么不是科幻。圈外作家和读者愿意尝试写科幻的、读科幻的,都应该包容欢迎。

二是心浮气躁的短视。科幻现在能赚到钱了,这本来是好事,但可能也导致一种心浮气躁的氛围。比如有些小说是很好的小说,但几乎不存在影视化的可能性。那大家可能倾向于不写或者少写这类作品,出版方也会更加谨慎,但从科幻本身来讲,从艺术层面讲,这就是一种损失,长远来看对科幻发展也是一种伤害。科幻出版是源头,而不是附庸。相应的策略,可能大家都要有点耐心,坚持长期主义。一个作品最好的时候可能不是它刚出来的时候,而是十年、二十年后,比如《流浪地球》。

三是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的冲击。大家都去刷短视频,看书的时间的确会减少,书会越来越难卖。这是困难,也是机遇。短视频渠道的图书电商每年都在高速增长,既然读者喜欢刷短视频,那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渠道做传播,把书卖出去。

沙锦飞强调,根据对科幻文化产业的理解,其困境就是没有对产业长链上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推进整体发展的能力,个中原因圈里圈外错综复杂,当然链上各个环节都是独立存在自成一体并且很强势产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再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幻小说其实是一个小众的门槛偏高的类型文学,而影视游戏等等却是大众化的文化娱乐产业,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天然的并且还很深的沟通障碍,虽然他们也知道科幻内容可以赋能它并由此产生高附加值,对科幻的加持也有着一定的内在驱动的需求,但沟通障碍导致各环节之间一直没有能够有效打通,形成合力,科幻的内容生产也就没能够发挥真正的大的作用。科幻文化产业脱困的关键节点应该就在于此。这也是自2013年起这许多年来,本人先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创立科幻电影专委会,后又联合腾讯成立科幻游戏专委会,然后推动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成立科幻专委会,再到现在成立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科幻产业分会,这一系列努力的根本原因。

希望能够通过搭建产业化的协作平台,打破科幻小众化的小圈子,促进和加深链上各环节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来推动和促进中国科幻文化产业的发展,真正让科幻内容的创作生产得到丰富和提升,能够发挥其核心的高附加值能力,赋能相关上下游产业,使得科幻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一个融合的有整体发展能力的文化产业综合体。

首届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中国科幻推动奖获得者董仁威(左一)作为颁奖嘉宾为第二届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科幻传播家获得者三丰(左二)颁发奖杯奖状和¥50000元奖金

董仁威表示,时光幻象公司自成立以来,只做两件事,一是运营华语科幻星云奖和少儿科幻星云奖,二是与各出版机构合作推出科幻作品。这两件事产生不了多少产值,甚至产值是负的,需要去消耗其他承办企业的资金,比如,曾经长期支持的承办单位如新华网、壹天文化、清大紫育教育集团等的赞助费。时光幻象的目的,是向中国和世界推出中国一流的中国作家和作品,向科幻产业链的下游提供信息。

在下一阶段,时光幻象仍会坚持初心,在科幻产业链的头部作下列方向上的努力和开拓:

第一,坚定地依靠全国科幻共同体,继续开展华语科幻星云奖和少儿科幻星云奖的活动,不断推出行业标杆优秀作品,优秀作家,不断推出新星。

第二,组织创新科幻文学类型的创作与出版,推出如“史前科幻”“科幻神话”及“前沿科幻”等新概念,再加上“华语科幻星云奖”和“少儿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品系列,已与或正与18家出版社合作,将于今后三年陆续推出20套百余部原创科幻作品。科幻圈内已有几十个作家接受了约稿,投入数十部新作的创作。

第三,组织新型科幻产业类型的开发,特别是科幻短视频剧集的制作。正与有关企业合作,将把知名科幻作家的作品,以人工智能制作大场景科幻短视频剧集,在抖音平台播出。一旦成功,后期将把大量中国科幻作家的作品用这种方式进行影视化。

第四,大力发展少儿科幻创作,组织少儿科幻阅读推广联盟,形成创作-出版-阅读推广三足鼎立的少儿科幻产业链,强力推进独具中国特色的少儿科幻产业发展。

最后,主持人董仁威总结道,各位嘉宾经过认真的准备,回答了关于发展中国科幻文化产业的两个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家都一致认为,中国的科幻文化产业正在持续向好发展,各位业者要更加努力,拓宽渠道,使科幻文化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将中国建成世界科幻文化大国,增加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复兴尽“匹夫之责”!

标签: 科幻 董仁威 杨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