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合在香港的演出及获得“鬼手”称号
1997年,在香港一场聚集了无数眼球的表演中,中国大陆的表演艺术家王保合成为了焦点人物。那晚,会场内灯光幽暗,舞台中央只有一束聚光灯,照亮了王保合和他的表演用具——三个看似普通但在他手中生花妙笔的小球。
王保合的表演开始于一段轻松的手指热身,他让三个小球在指尖跳跃,仿佛有自己的生命。随后,他的动作逐渐加快,小球在他的手掌、手肘甚至肩膀间快速穿梭,不时地抛向空中。观众们目不转睛,屏息以待,只听见小球击打肌肤时发出的清脆声响,和间或爆发的掌声和欢呼。
特别的是,王保合不仅仅展示了技巧,他还将表演融入了戏剧元素,通过小球之间的互动来讲述一个故事。在表演的高潮部分,他让一个小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然后准确无误地被另外两个球“接住”,在空中形成了一瞬的静止画面,让全场观众惊叹不已。
此时,香港特首董建华也在观众席中,他对王保合的表演印象深刻。在表演结束时,董建华站起身来,率先鼓掌。他在随后的宴会上特意提到王保合,称赞其手法犹如“鬼手”,其技巧之精湛让人难以置信。
“三仙归洞”表演在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的精彩呈现
2000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期间,一场特别的文艺演出被安排在晚间的活动中,以此来款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协委员。
在众多节目中,王保合的《三仙归洞》尤为引人注目,这一节目被安排在晚会的高潮部分上演。台上,王保合身着一袭传统的表演服饰,配合着舞台上的古典装饰,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技艺的双重盛宴。
正当王保合开始他的表演时,台下的观众已被他的名声所吸引,纷纷将目光聚焦于他那熟练的手法和巧妙的道具运用上。特别是坐在前排的香港著名商人霍英东,对王保合的表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赌酒这一环节。
王保合安排了三个小巧的酒杯,每个杯子下藏有标记,他会在观众眼皮底下,将酒杯飞快地交替转移。霍英东坐在前排,对这样的比拼显得特别兴致勃勃,眼神紧紧盯着王保合的手,生怕错过任何细微的动作。
比赛开始,王保合迅速移动酒杯,动作行云流水,转瞬之间便完成了一轮手法变化。霍英东聚精会神地观察,等待机会。就在霍英东专注地观察时,王保合故意放慢了一个动作,似乎露出了一丝破绽,霍英东立刻抓住机会,指向其中一个酒杯。王保合笑着将酒杯轻轻掀开,果然是霍英东猜中了!观众们一片喝彩,霍英东也显得十分开心,赢得了第一轮。
随着气氛愈加热烈,台下观众纷纷叫好,有人提议换用大一点的高脚杯继续比拼,以增加挑战的趣味性。王保合应声换上了新的高脚杯,继续表演。他倒入了两两酒液后,再次迅速移动酒杯,手法比先前更加复杂,速度也明显加快了。霍英东眼睛不离杯子,但这次,面对王保合变化多端的手法,他没能准确抓住酒杯的移动规律,最终在第二轮中失手。结果揭晓时,王保合笑着提醒霍英东该饮胜者的罚酒,霍英东也不推辞,爽快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引得周围观众连连叫好。
接着,第三轮比拼继续,王保合依旧以熟练的技巧和惊人的速度操控着高脚杯,将酒杯的移动演绎得如同杂技一般。霍英东再次集中注意力,试图捕捉杯底的标记,但他似乎没能跟上王保合手法的变化。等到他再次选择杯子揭开时,还是没有猜中。王保合又示意霍英东喝酒,霍英东豪爽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喝得十分尽兴。接连两杯下肚后,霍英东显得有些醉态,脸色微红,连连摆手,笑着对王保合说,不赌了、不赌了。
高赌注的刺激对决
在霍英东连喝几杯后,王保合看准时机,微笑着提出了新的赌局。这次不再是简单的赌酒,而是一个赌投资的提议。王保合向霍英东说道:“霍先生,既然您酒量见长,不如咱们换个玩法。这次要是我输了,我人就归您了,我去香港无偿为您工作。”霍英东闻言也来了兴趣,便点头听他继续说下去。王保合接着说:“如果您输了,就得在我们河北渤海新区进行投资。要不,这样的赌局,咱们就开始吧?”
霍英东虽然微微醉意上头,但面对这种有趣的挑战,他依旧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赌局设定好后,王保合这次并没有再放水,而是展现出他真正的技艺。三轮赌局一轮接一轮地展开,观众们目不转睛,关注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王保合迅速将三个酒杯摆放在桌上,依旧是快速交换位置,但这次他的手法更加复杂,移动节奏变化莫测,让人难以捉摸。第一轮结束后,霍英东满怀自信地选择了其中一个酒杯,然而揭开时却发现自己并未猜中。按照赌局的规定,第一局霍英东输了。
第二轮中,王保合更加小心地控制速度,不给对方任何捕捉机会。他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自然,几个酒杯在他的手中穿梭交替,仿佛已经完全融为一体。霍英东再次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但当他揭开酒杯时,发现自己还是选错了。
接下来是第三轮,赌局的关键一局。王保合再次使出浑身解数,酒杯的转动如同行云流水般不留痕迹。霍英东已尽力去跟随他的动作,但仍然未能猜对,连输三局。赌局在众人目睹之下结束,霍英东笑着摇头,承认自己输了这场别开生面的“赌投资”。
此时,场上另一位知名的香港企业家李嘉诚之子也被这种充满趣味的赌局吸引了,他走上前与王保合挑战再比一轮。这一次,赌局的赌注同样是投资河北,金额设定为1个亿。李嘉诚之子满怀信心地参与了这场对决,然而王保合依旧展现了超凡技艺,他将酒杯转动得更加灵活,让对手无从下手。结果,李嘉诚之子也未能胜出,同样输掉了赌注。
最终,这场充满趣味和技艺的赌局,令河北渤海新区获得了总计4个亿的投资。自此,王保合“鬼手”的名号更加响亮,他不仅是表演技艺的佼佼者,更是一位促成投资的“奇才”。
王保合的艺术传承和未来展望
多年过去,王保合年近七十,但他的技艺依旧精湛,风采不减当年,依然被人称为“鬼手”。如今,他的儿子王立刚已经成为他的接班人,站在“鬼手居”的舞台上,用娴熟的手法表演着《三仙归洞》。
父子两人时常同台,王保合依然会在关键时刻上台指导,并且每一次都毫不吝啬地展示自己的技艺。观众们得以一睹王氏父子的表演,一方面看到年轻一代的继承人如何掌握传统技艺,另一方面也能再度欣赏王保合那一双被称为“鬼手”的灵巧双手。在一次次的演出中,王立刚逐渐掌握了表演的精髓,已经可以自如地驾驭台上“人球合一”的状态。
然而,王保合的心中依然有一丝担忧。他不仅仅是《三仙归洞》的传人,还拥有一系列少有人知的绝技,比如“缩骨功”和“三合一”式表演,这些技艺极其罕见,既需要高强度的身体柔韧性训练,又要求表演者具备出色的随机应变能力。
所谓“三合一”,其实就是“口、手、演”三者的结合。他将“口”的幽默、“手”的巧技和“演”的风趣融为一体,让表演不再是单纯的手法展示,而成为一场充满故事性的演出。他讲究用七分口才、三分技艺来带动观众,通过幽默的对话、风趣的表现,与台下观众形成互动,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可惜的是,这种表演方式需要表演者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发挥的才华。他的徒弟们虽然努力学习,但仍未能完全掌握其中的精髓。尽管王保合一直悉心教导,但这些徒弟在他看来还差了些火候,距离真正的“三合一”表演境界还有些距离。
而在这些年中,王立刚也意识到父亲对于技艺传承的执着。他常说:“我们的手艺不能在这一代断了,不能因为没人接就失传了。”每当演出结束后,王立刚会认真观察父亲的表演,倾听观众的反馈,尝试找到自己表演中与父亲的差距。王保合也不吝指点,会在练习时指出儿子手法的不足之处,有时甚至亲自示范,为他讲解“鬼手”的奥妙之处。
在日复一日的练习和教导中,王保合坚信,有朝一日,弟子们能够继承这份技艺,让更多人领略到这门艺术的精妙和动人之处。
参考资料:[1]石进喜,曾玉芳.“鬼手”王保合和他的《三仙归洞》[J].杂技与魔术,2012(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