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当年明月发疯,以及命运

内地明星 3 0

作者 | 燕梳楼

最近关于作家当年明月的传言比较多。

主要有两条:第一,疯了,住进了精神病院。第二,猥亵女领导,并殴打同事。

关于这两条传言,第一条有细节,显示他确实住进了上海市宛平南路600号;第二条没有细节,但也不能说是空穴来风。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年明月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上海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官拜副厅。厅局级也算进入了高级干部序列。

针对一名高级官员的谣言,官方从头至尾未作任何回应,没有证实也没有证伪,更没有及时进行辟谣,这本身就耐人寻味。毕竟涉及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个明星官员。

从网传信息看,有截图有出处,进行谣言溯源并不难。按合肥保护三只羊的套路,先把人抓了,然后说语言是AI合成,这样辟谣的效果就直接拉满。谁再不信,那你就是间接传谣。

难道当年明月的影响力还没有一个网红的影响力大吗?当然不是。不回应是因为这事说不清楚,不辟谣是因为这事多少有点影子。我和当年明月多少有点交集,侧面了解情况后我才写这篇文章。

真实情况是,当年明月确实工作上遭遇了一些挫折,加上情感生活不太顺,导致精神出了点问题。至于猥亵领导殴打同事之说,大概率是精神障碍后出现的应激行为,并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

这个大家都理解,领导也比较开明,所以不可能追究,也不会承认。毕竟对于当年明月这样的天才作家大家还是比较认可的,更多的则是唏嘘。这从没有给予当年明月的相关处理,并保留其职务可见一斑。

其实大家应该惊觉的是,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当年明月都出院了,反而传的沸沸扬扬。说明最早编造这个谣言的人,要么是想抹黑当年明月,要么是想给他领导泼脏水。怎么看都像是故意为之。

作为当年天涯论坛上的故交,当年明月这些年走的确实比较顺,甚至一度是我羡慕的对象之一。当年明月本名石悦,1979年出生湖北宜昌,后来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读的是法律系。

2006年3月,开始在天涯社区连载创作历史作品《明朝那些事儿》,同年9月正式出版。这一年当年明月才多大呢?27岁。你能想象《明朝那些事儿》中那么老到辛辣的笔触像是一个27青年的手笔?

随便挑几个句子:“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 。“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是不是很经典?

不仅如此,他对于政治、对于权力的理解也非常深刻:“所谓特权就是当你在家酒足饭饱准备洗脚睡觉的时候有人闯进来,拿走你全部的财产,放火烧了你的房子,把洗脚水泼在你的头上然后告诉你这是他的权利。”

所以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127岁的人能有的阅历和认知。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27岁没有这样的高度。面对这样的质疑,2009年他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他曾回忆自己当初写作时的感受:

“我好像听到一个声音跟我说,你应该写了。有种突然的意识,到了我的身体里,再用这个身体,借用这个身体存在,然后写出来东西给别人看。我有个朋友跟我说,说看你写的书,跟你本人完全不相同。”

事实上这确实是很多人对当年明月的感受。而他也并没有否认。他甚至为此进行佐证。他说大学时最喜欢泡在图书馆看书,看了大量的历史书,但看的最多的书其实是量子物理,还有精神病学”。

回过头来再去看这段采访,事实上我们就可以发现当年明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且在精神方面可能很早就有某种征兆。只是他后来一路发展比较顺,少年成名,青年致富,中年入仕,一路顺风顺水。

而到了一个新的位置上,要么是领导高看了他要么是他高估了自己,所以工作上就产生了一些让他郁闷的事情。这个我并不是没有体会,我最早是写新闻出身的,后来给领导写材料,这完全是两个世界。

一个是外向思维,是用客观事实写给读者看,读者认同才是真的认同。一个是内向思维,要围绕领导的意志谋篇布局。很多时候你觉得你写的很好,但领导不满意那就是废纸一张,这个搞过材料的人应该都明白。

这也是我喜欢写评论的原因。评论和新闻、材料又不一样,是另外一种语言风格,而且更能彰显作者对于社会的洞察和三观。吸引的也基本是三观相近的人,否则是没有办法取得共鸣的,也就不可能赢得关注。

可能我这位兄弟向来自视清高,进入了一个新的职位后自己也有点飘,注入了自己的很多想法但并不被认可,性格又比较偏执,最终成为翰林李白自感郁郁不得志,最终诱发病因大闹一场,最终进了宛平南路600号的精神病院。

这其实是他的一种保护。如果没有明星作家这个光环,换作其它人可能也不见得能有这样的包容度。不能不说,上海在这方面确实要文明和宽容得多。不管你承不承认,上海都更接近于文明。

按照这样的时间线推理,关于当年明月的这段风波差不多也就基本明晰了。可能天才与疯子真的就在一念之间。至于说他仿照当年朱棣或唐寅的装疯卖傻,这多少就有点小爽文的味道。

真实世界里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事实上他就是病了,领导同事们也体谅甚至同情他的病情。现在他仍处于休养状态,也希望大家多一些包容理解,祝愿他早日康复。

从他的书里以及他个人的遭遇,我发现一个非常悲观的规律:无论是天纵奇才,还是天赋红颜,最终大都是悲惨结局,无一例外。

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不要羡慕任何人的才华与财富,高官与厚䘵,其实都是有代价的,命运早就标好的价格。

你会发现,有人高开低走,有人低开高走,有人平平淡淡过完一生,最终都在一个箱体里达到守恒。

自然界的能量守恒,归结起来就两字: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