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深处,80 年代的春晚,是过年时最期待的盛事。小时候,除夕那头从早忙到晚,但是天黑了,点灯了,上供了,但是父母还是觉得事情还没有做完。
可是我不那么想,觉得终于天黑了。如果小伙伴来找,我们就换了新衣服出去玩,如果没人来找,我就盼着春晚开始。
一到晚上 7 点,心情就变得急切起来,总觉得距离 7 点 55 分春晚开播的时间无比漫长。电视里播放着各地过年习俗的集锦和拜年广告,我觉得没意思,满心盼着的,只有春晚开场。
那时的春晚,在我看来,是新年到来的标志。我出生还不懂事,等我懂事了,正好家里买了黑白电视,但是已经到了九十年代。
所以,春晚最开始那几年的我都是多年后,在网上看的,的确经常。但是最开始,它好像是一场大型茶话会。
应该是后来逐渐演变成正规的晚会,节目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节目、歌曲、小品,满满都是过年的喜庆氛围。
那时候的歌曲,不像现在的口水歌,传唱度却极高。尤其是当港澳台的流行歌曲加入后,更是为春晚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不管是内地还是港澳台的歌曲,只要在春晚舞台上唱响,便能在民间传唱一整年甚至好几年 。
我在网上搜索了几首,比如这些:
1990 年:鞠敬伟《走在大街上》、杭天琪《黑头发飘起来》、韦唯《一二三四五六七》、李玲玉《牧野情歌》、宋祖英《小背篓》、张晓梅《好大一棵树》
1991 年:甄妮《鲁冰花》、谭咏麟《水中花》、姜育恒《再回首》、潘美辰《我想有个家》、杭天琪、甄妮《同一首歌》
1992 年:庾澄庆《让我一次爱个够》、小虎队《新年快乐》
1993 年:梁雁翎《像雾像雨又像风》、毛宁《涛声依旧》
1994 年:宋祖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995 年:毛宁《梦在他乡》、解晓东《今儿个高兴》、杨钰莹《轻轻地告诉你》、孟庭苇《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那英《雾里看花》、高林生《牵挂你的人是我》、谢东《笑脸》、老狼《同桌的你》、孙浩《中华民谣》、刘德华《忘情水》
1996 年:叶倩文《我的爱对你说》
1997 年:董文华《春天的故事》
1998 年:王菲、那英《相约 98》
1999 年:任贤齐《对面的女孩看过来》、陈红、蔡国庆、江涛、张迈《常回家看看》。
你看是吧,哪首都是耳熟能详,不用听歌也能唱上几句。
而小品,赵本山、宋丹丹、蔡明等老一辈艺术家的节目,无疑是春晚的台柱子。他们的表演诙谐幽默,贴近生活,总是能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其中,赵本山的小品更是我的最爱,每年都盼着能在春晚看到他的精彩演绎。
包括后来赵本山的贺岁片,农村题材的,戏剧的。当然都离不开老百姓,看着那些年代的电视剧,现在看还是觉得非常精彩。
还有相声,冯巩在我印象里,就是相声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风趣又富有内涵,给大家带来了无数欢乐。
另外,戏曲大联唱也是春晚的经典环节,各个地方的戏曲汇聚一堂,虽然我那时不太懂,但父母总是看得津津有味。杂技、魔术等节目,同样让人眼前一亮,为春晚增添了不少惊喜。
说了这些演出,还没有提主此人,可能在大众眼里,最国民的搭档就是倪萍和赵忠祥,不知道你是否认可。现在他们两个一个已故,一个走进暮年。说真,我始终还是不相信,觉得他们应该还是年轻的模样。
大年初一,春晚的回放我们也不会错过,上午看完下午接着看,出去玩一会儿就赶紧回家接着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可如今,春晚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魅力。我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满心期待,看完后也多是吐槽。真怀念 80 年代的春晚,那些充满欢乐和温馨的时光,成为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
#2025年俗闹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