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剧场

内地明星 2 0

结识老董纯属有点意外,我们都在某杂志社读者群里,有一次该杂志有福利活动,仅有五张到某剧场的电影票,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到一张。

由于我赶过去有点远,便加了群里其中一位,就是老董,委托他先把我的票领出来。之所以加他,是他在群里沾沾自喜地说,俺自己也抢到一张。我们从此便结缘有了交集。

他一遍遍发微信,问我到哪里了?还把自己的电话发给了我,但说到了不要打电话,看电影会把手机调静音,又告诉我票是在几排几座。他事无巨细地关心和呵护,我由衷地想起这么一句话,“有一种朋友,叫萍水相逢。”结果我下车后慌乱中走错了方向,明明是老舍剧场,我却去了老舍茶馆,如此耽搁,当我赶到剧场,电影早已放映。

到达后我给前台说了原委,也许是电影早已放映大半,那小姑娘很通情达理地又给了我一张票。于是我对那位朋友微信留言:我进来了,不打搅你了。

为了向他表达感激之情,之后我特意邀请他来单位坐坐喝杯茶,姑且认识一下。两天后出现在我面前的老董,六十岁左右的年纪,身穿白色格子衬衫,一头白色自来卷头发,胡子也白了,整个人洋溢着天然的艺术美感。再仔细一打听,他原来在文化馆工作,早已退休,是个戏谜。我也直截了当对他说,我特喜欢看文艺片,期望以后多多提供类似的演出。

老董没有食言,每天都把各种戏剧、舞剧、话剧、音乐会、交响乐的赠票发给我,有国家剧院的、院校的、文化馆的、社区的等等,时间、地点、定位都发得一清二楚,我按图索骥即可。有的还借花献佛,把票赠送别人代看去吧。

在南锣鼓巷剧场看的北京曲剧《文天祥与忽必烈》,现在还让我大呼过瘾。该剧围绕南宋王朝瓦解,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以威逼利诱种种手段劝降文天祥,并意图借此瓦解天下抗元浪潮,埤助元朝统治。文天祥遥望故乡心怀故国誓死不屈,并作《正气歌》以明志节,壮烈成仁。演员们跨越时空的精彩演绎可圈可点,剧中的人物关系和感情戏码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觉很真实。

在三里屯爱乐汇轻音乐团,那位美女主持人兼中阮乐器的演奏者,也让我过目难忘。其主持风格注重幽默元素的融入,带动的现场气氛很是活跃,也展现了她独特的魅力和实力。她在介绍琵琶时娓娓道来,说琵琶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常常以其舒缓的节奏和柔美的曲调打动人心,随后开玩笑:“大诗人白居易都说琵琶,行!”顿时引得满堂喝彩会心一笑。当介绍最后一位出场的演员时,说他是我们演员中最老的,并马上改口说:“大家别误会,不是人最老,而是他手中的乐器最老!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汉族乐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就这样给我们普及起笛子的由来。在乐中看,看中乐,让我受益匪浅。

老董的赠票信息铺天盖地,有点儿眼花缭乱,我也有的放矢“霸道”起来:地点偏僻的,不喜欢看的,时间不凑巧的,便谢绝;当然亦会舍近取远,会争分夺秒地赶场。老董有时便很不满,说我挑三拣四难伺候。他的意思不言而喻,免费的,你不珍惜!哈哈,我一点儿不计较他说什么,只要能免费看戏,足矣。

爱人见我早出晚归频频外出看戏,不由好奇地问我,这朋友是干啥的,哪里来的如此多赠票?她让我送点茶叶给人家表示表示,于是我照办了。老董也是照收不误,喝了我的茶,提供的赠票信息量,更让我应接不暇,分身无术了!

老董一天天沉醉在戏台之下不能自拔,他走马灯般游走在各个剧场,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戏。他的微信名是“混在剧场”,这可是名不虚传。他神通广大,与各个剧场都有丝丝缕缕的关系,还是几个群的群主,每个群都人满为患。还有群规:凡是乱发广告的,凡是接龙抢到票占用名额不去的,都会被踢出群。

据不完全统计,这座城市共有300余家影剧院,其中电影院200余家,剧院近100家,而小的更多如牛毛,有的闻所未闻,有的不曾去过。虽然去看演出,我费时费力跑了好多路,却犹如打开一个新世界,成为我生命中一个新的起点,给我打开另一番新天地。原先周末我大部分是泡在图书馆里,如今从书里走出来到剧场,是它们实实在在神还原了书中的故事。

不知不觉中,我也混在剧场里了,爱上了那传统戏曲的婉转唱腔与现代舞台的绚丽光芒,还爱上了光与影的浪漫,爱上声和乐的旋律,更重要的是很享受这种免费带来的快感,生命也因此更加丰盈和精彩。不过我有时也很疑惑,那些在剧场里看演出的各位观众朋友,是否和我们一样都是“滥竽充数”的啊。

人生如戏,有些人醉心演戏,有心人喜欢看戏。戏剧是生活的浓缩,舞台上演绎的是人间悲欢离合,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我或许与老董一样都是在戏剧中忘掉自己,又找到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