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禾
编辑|削桐作琴
别人的72岁,坐在摇椅上看着后辈子孙的玩闹,袁吉衣大爷的72岁,聚光灯下,演绎不同的角色,成为“短剧王”。
在年轻人占据新媒体的主要工作内容时,退休的袁吉衣一点都不认输,凭借着一部手机,三年拍了100多部剧,实现了日入上千元的梦想。
袁吉衣在退休之前主要的工作就是工程师,退休之后他随着自己的孩子来到了郑州。
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很快就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
每天不是下棋就是看电视、逛公园,几乎没有一刻停下来的时候。
但是袁吉衣对于自己的生活并不满足,每天都是千篇一律的生活,很容易枯燥。
直到有一天他在手机上看到了年轻人拍的短剧,内容简短但是却十分有趣,跌宕起伏,很吸引人。
当时的袁吉衣心想自己也是可以尝试着拍摄的。
想到就做,袁吉衣开始了短剧的拍摄之路。
最开始的时候,袁吉衣并没有专业的工具,拍摄全靠自己的一部手机。
而困难的是,袁吉衣在此之前并没有学习过专业的拍摄手法,只能靠着自己的一点点摸索,才弄清楚了光线和角度的一些拍摄技巧。
拍摄和剪辑都是袁吉衣一个人完成的,他为了学习剪辑的方法,直接从网上的免费课程开始学习。
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从原本的什么都不懂变成了可以剪辑一部剧的高技术人才。
袁吉衣视频中的演员都是自己的邻居和同事,前期一大群零经验的老人在拍剧这个路上吃了不少苦头。
没有演技,没有对于角色的把控,他们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拍。
幸运的是,因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他们拍摄出来的作品更真实,很容易打动人心。
日入1000元最初拍摄短剧的时候,袁吉衣只是希望让自己的退休生活变得有趣起来。
而其他的同事邻居对于袁吉衣的想法也是十分支持。
他们主要的剧本来源就是日常中的一些小事情,为了写剧本,袁吉衣经常在大街小巷中走动,观察行人,留心身边的事情。
也正是这些贴合现实的剧本,在拍摄之后就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除了日常中的剧本之外,袁吉衣也演过古装剧中的老神仙,豪门剧本中的老父亲、家主等等。
拍戏的时候,袁吉衣有时候需要在泥坑中打滚,他都是毫不犹豫,直到能够通过为止。
慢慢地,他对演艺事业有了热爱,常常跟自己的同事说,别把自己当成老人。
袁吉衣觉得自己和年轻人没什么区别,工作中也都需要勤勤恳恳,不需要特别对待。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袁吉衣的视频很快火了起来,他们的收益越来越高。
虽然说一开始的袁吉衣并没有想着靠短视频赚钱,但是对于自己收入的暴涨也是十分开心,毕竟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
如今的他平均每天的收入几乎都在1000元以上,袁吉衣感觉十分满足。
退休后再就业和袁吉衣一样在退休后再次就业的还有74岁的马文亮。
自从退休之后,马文亮就开始了摆摊卖菜,生意不好的时候,一早上也能卖个十块钱。
别看老人总是穿的十分破旧,家里面的经济比很多人都要好。
从煤矿退休之后的马文亮,每个月的退休金都有4000多,自己老伴也有退休金。
两人退休之后都闲不住,一个找了门卫的工作,月收入2000多,一个在街上卖菜,每天平均下来也有50多。
信息来源:直播德州
两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也买了3套房,仅仅是租金都够两个人吃喝。
但是两个人却一直坚持工作,让自己的退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一些。
北京海淀区的一位大爷在退休之后就换了个新的出路。
退休之前他是北京一家银行的员工,退休之后当起了厨师。
年轻的时候,大爷就十分喜欢做饭,妻子工作忙,只要需要做饭大爷都会承包了。
在单位的时候,大爷也经常有空就去食堂帮忙。
退休之后的他完全闲不住,于是给自己找了厨师的工作。
每个月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一个月的收入有五六千,加上退休金,轻松过万。
生活上没有经济压力的大爷做饭全凭自己的热爱,非常注重劳逸结合。
因为选择都是年轻人多的单位做饭,大爷也经常和年轻人打交道。
大爷对于自己的工作十分满意,毕竟他并不喜欢待在家里,反而工作让他的精神状态也变得十分好。
如今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银发一族”的再就业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
和年轻人相比,很多老年人在常年的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的济源,甚至更愿意吃苦。
退休之后的再就业对于很多的老人而言,可以换个赛道,实现自己从前的梦想,同时还避免了退休后的心理落差。
很多老人在退休之后,整个人并不适应,和从前的忙碌相比,退休后的生活是十分轻松缓慢的。
所以相比较于在家享受生活,他们更愿意在职场上继续发光发热。
信息来源:大河报
重返职场不仅可以让老人的心态有所转变,同时经常工作也是可以延缓衰老,尤其是和年轻人一起工作,可以让心态变得更年轻。
对于这些再就业的老年人而言,他们大多数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生活或者圆梦。
他们愿意为了梦想选择换个赛道,重新进行打拼,这种勇于挑战的精神也值得年轻一代人学习。
他们引领了新的就业浪潮,也给很多退休的老人创造了新的退休生活方式。
信息来源:
1.直播德州:《72岁大爷成短剧王,3年高产100多部短剧,一天收入1000多元》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