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闹越大!BBC和纽约时报都力挺杨笠,称其为中国女性的时代偶像

内地明星 10 0

还记得《脱口秀大会》中,杨笠以一句“他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引发了男同胞们的众怒。

这之后,无论是海澜之家找她做代言,还是奔驰汽车找她做宣传,都无一例外遭到了炮轰。

原本有了“前车之鉴”,就在近日,京东却在这一次的双十一促销节当中,选中了杨笠做代表,一时间又引发了网友们的声讨,重压之下,京东这才出面道歉。

不仅如此,就连BBC与纽约时报都站在她身后,将她称为“新时代女性代表”。

这一系列的连环操作,将人们都看呆了,外媒如此大张旗鼓的夸赞一个中国女性,将其视为“先锋”级的人物,还是少有的事情。

实际上,看似令人捉摸不透的操作,背后却潜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时代在进步,新一代女性们也在觉醒,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自然衍生出了一些敢于挑战传统,敢于说真话的女性,杨笠恰巧就是这样的存在。

从2019年开始,杨笠便以脱口秀选手的身份,出现在《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

她的演讲方式与他人有很大不同,既不是从社会百态出发,也不是针对职场上吐槽,而是一个颇为新奇的赛道——怼男。

这里所谓的怼男,不是无故开腔说坏话,是针对男性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

像是她最为出名的一句:“你知道,男人不光美好,还特别神秘,就是你永远也猜不透,他那小脑瓜里,到底在想一些什么,就是他明明为什么看起来那么普通,但是他却可以那么自信。”

相比其他的选手,她说话的方式更为大胆点,给人一种直戳人肺管子的感觉。

正是因为这样的说话方式,使她得罪了不少男同胞,支持她的人认为她说话一针见血,是难得的总结大师,反对她的人则觉得她过于犀利,让一些人感到不悦。

奇怪的是,历经多次炮轰的杨笠,不但没有消失在大众的眼中,反倒越混越好。

某些不安好心的人,正是挑中了她这一点,将她推上了“女性标杆”的宝座。

今年十月,京东方面放出消息,表示将把这一次的双十一代言人,让给杨笠来做。

这消息一出,可谓是十分的炸裂,要知道杨笠的过往称得上是“锈迹斑斑”,光是她因犀利语言导致客户不满的次数,一只手都数不过来,不少人纳闷京东怎么敢的。

果不其然,这则消息流出之后,有大批量的男性用户表示要求退货,更有甚者还喊出了“抵制京东”的口号。

为了保住销量,京东连夜做出了改变,对感到不满的男性用户做出了道歉声明。

经此一事后可想而知,杨笠这一次的代言人活动,也就自然而然的泡汤了。

偏巧不巧的是,这事后没多久,BBC与纽约时报就相继发声,为杨笠经坚守后方。

看似是在大张旗鼓的支持杨笠,实际上外媒是别有用心,想借着这一招挑起男女对立,继而加深男性同胞对所谓“女拳”的不满,营造出越来越复杂的仇恨。

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某些评论区当中,经常能看到两方吵得不可开交。

很多时候明明是因为一件小事,就上升到了男女对立方面,实属让人无奈。

这一类策略,与所谓的“文化入侵”颇为相似,用一种别样的手段,触发一场毫无硝烟的战争,双方没有动用一枪一炮,却从实质上造成了一定的仇恨与侮辱。

只能说,这样的挑拨手段实在是高,自己没有损失,还导致对方的社会结构分崩离析,从而造成了内讧。

从“性别对立”产生之初,到现如今的愈演愈烈,不少人对此都表示无法理解,难道保持和平不好吗?

不单单如此,外媒所谓的迷惑操作,使我们真正忽略了应当尊敬的“女性标杆”。

像是前段时间上映的《山花烂漫时》中的原型张桂梅校长,就是女性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她将自己几十万元的积蓄都捐给了学校,建立了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

教书育人的这十几年间,她得上了多种基础病,却为了给孩子们上课,坚持给手关节上贴膏药,哪怕是再大的痛苦,她都能咬咬牙坚持,这等精神令人钦佩。

除了教育领域,还有我们熟知的屠呦呦,她为医学事业奉献一生,提取出了青蒿素,为患疟疾一类的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

与她一样伟大的人,还有研制出SARS预防药物“重组人干扰素ω”的陈薇。

她在非典疫情、新冠疫情当中,为人们研制出了预防病毒的疫苗,开启了人类生存希望的新篇章。

再比如说“北斗女神”徐颖,80后出身的她,竟参与了北斗系统的设计工作。

类似的优秀女性先辈还有许多,难道她们不值得我们牢记吗?显然不是的。

正是因为外媒的煽动,我们才忘记了最初的初心,忘记了最应该感谢的人。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规避矛盾发生,保持和平的理念呢?

当一些煽动男女对立的言论出现时,不论男女生,不应当盲目跟风,偏执的认为一方有错,亦或是觉得自身高人一等等等,越是这样想,越是中了外媒的套路。

我们作为中国人,首先要做到一致对外的团结,拒绝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在群众里。

事件呈现在眼前时,无论是怎样的矛盾与冲突,应当寻找问题发生的起源,分辨出谁是始作俑者,谁是无辜者,再对其进行点评与建议,要带有中立性的语感。

只有从自身做起,我们才能早日结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否则只会愈闹愈烈。

像是杨笠一类人的存在,既然她能被部分人认可,那就有她存在的意义与必要。

只不过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做不到赞同时,不做评价也是一种好选择。

标签: 偶像 纽约时报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