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波
编辑|江
1934年,钱浩梁出生于梨园世家,家中祖上几代皆是京剧行家。他的父亲钱祖荫是当年著名的老生行当,堪称一代宗师。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钱浩梁自小就开始接受戏曲的熏陶。
6岁那年,钱祖荫开始亲自教导浩梁京剧的门路,从最基本的身段走位到台词表演,一点一滴地将梨园绝学传授给儿子。浩梁自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学艺勤奋,让父亲对他寄予厚望。
10岁时,钱家在上海已盘桓多年。为了给浩梁更好的学习环境,钱祖荫毅然将他送入当地一所私立戏曲学校深造。虽然学费不菲,但为了培养这个家学渊源的传人,他们仍是拼尽全力。
1949年,钱家随其他剧团一起南下,来到了这片热土。1954年,15岁的钱浩梁考入中国戏曲学校,从此开启了他戏曲事业的新篇章。
在中国戏曲学校读书期间,钱浩梁受益于一众京剧大师的悉心教导,包括刘月明、裘盛戎、张云路等。他勤奋好学,对老师言传身教都孜孜不倦,从不马虎。
学习期间,钱浩梁尤其在打扮和表演功夫上颇有建树,常常获得老师们的嘉许。他不仅学有专精,对戏曲艺术的认知也日益深入。钱浩梁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打造出个人风格。
1956年,钱浩梁从中国戏曲学校毕业,成绩优异,遂被留在校内实验京剧团任演员一职。首次登台亮相,他的表演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这个年轻人实力了得,将来定能成为一代宗师。
1959年,23岁的钱浩梁在经典剧目《伐子都》中出演子都一角,技惊四座。当晚的演出轰动京城,观众无不对这位少年新秀叹为观止,被捧为京剧界的新星。
1962年,梅兰芳领导的中国京剧院高度重视培养青年演员,特意将钱浩梁等人选拔加入。梅兰芳更是亲自将钱浩梁视为掌上明珠,托孤予当家学生李少春传授内功。
1963年,中国京剧院着手改编思想戏《红灯记》为现代京剧,钱浩梁被指定担任李玉和一角的接班人。初时他只是担任李少春的替补B角,但一个多月的排练下来,钱浩梁对这一角色已渐入佳境,将其完全诠释别出新意。
1964年,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中,钱浩梁频频亮相《红灯记》剧目,每每获得现场观众的热烈喝彩。导演们从中看到了钱浩梁身上这个角色的无限潜力,于是渐渐地,他几乎完全取代了老一辈的李少春,成为《红灯记》的绝对主角。
文G狂澜196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文G"彻底改变了钱浩梁的命运。作为青年一代的代表人物,他遭到诬蔑谩骂,一度被贴上"黑苗子"的帽子。
但好景不长,随着《红灯记》被列为"G命样板戏"之一,钱浩梁的处境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这出戏的主角之一,他从被斥骂中解脱出来,却也陷入了更大的漩涡中。
在上层的布置下,钱浩梁不得不连同其他剧组演员,在全国各地巡回公演这出"G命样板戏"。1967年,他更是组建了自己的"红灯记Z斗兵团",成为宣传的先锋。
狂热的年代里,钱浩梁的名气渐渐无人不晓。1970年,电影版《红灯记》公映后,他的形象家喻户晓。当局将他视为"宝贵财富",予以频频提拔重用,1975年更任命他为文化部部长一职。"没有哪一个戏子,像我这样曾被捧到如此高的位置。"钱浩梁后来这样感慨。
重蹈覆辙可就在钱浩梁升迁到权力的最高点时,江河却将行将掉头向下。1976年,被捕后,他立即遭到秋后算帐般的审查,被定为"犯有严重错误"。
接下来的5年里,钱浩梁经历了有生以来最黑暗的一段岁月。他被单独隔离,受尽冷嘲热讽,甚至一度被剥夺了最基本的生活自由。直到1981年,终于被免于起诉"。
重新回到社会的钱浩梁,却已经形单影只,再难重拾往日的艺术辉煌。1983年,高占祥出面将他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任教,算是给了他一个"落脚"的去处。
在这个似乎被"贬谪"的岗位上,钱浩梁倒也慢慢找回了些许乐趣。他沉浸在教书育人的生活中,将自己这一生对戏曲的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
华丽重生1988年,中国戏曲学院为庆祝建院60周年,特意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了大型京剧义演。钱浩梁受邀在现场表演,重返舞台演出。这成为了他人生新的转折点,为他重拾戏路开启了大门。
从1988年开始,时年54岁的钱浩梁几乎每年都要在全国各地频繁巡回演出。虽然因为年事渐高,他已难以完全驾驭年轻时代那些武生角色,但观众们依旧对这位老戏骨爱戴有加。
1992年1月9日,68岁高龄的钱浩梁在济南一次演出中突然晕倒,原来是他长年累月的脑溢血病又发作了。经急救后虽暂时脱离危险,但钱浩梁瘫痪在床,一度失去了语言能力,生活完全无法自理。
就在这个危急关头,钱浩梁的妻子曲素英挺身而出,一边精心照料起居,一边四处寻访良方,终于渐渐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女儿钱红南也从美国归来,全家人同心协力护理钱浩梁。
虽然经过数年的治疗,钱浩梁始终未能完全康复,但他从未放弃过重返舞台的希望。1998年,这位64岁的老者终于再一次站上了舞台,接下来的几年间,他先后在北京、杭州、上海、长春等地访问演出一些生旦净丑剧目。每次现场,观众们无不动容,久久不能平复心情。
直到2001年,钱浩梁才彻底从舞台上告别,享年67岁。这位京剧大师用执着和毅力,在事业生命的最后时光,书写了他艺术生涯中最为精彩的一笔。
不朽传奇如今距离钱浩梁离世已经过去20多年,但他对戏曲艺术的贡献却是永垂不朽的。钱浩梁一生可谓坎坷跌宕,但他从未被命运打败。从小就背负着家族梨园之重,到后来一度被推向权力的顶峰,再遭遇生命的巨大打击,最后依然恪守着对舞台的热爱和坚持。
他对于京剧"G命样板戏"《红灯记》角色李玉和的独特诠释,绝对是戏曲经典之作。虽然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他的拿手绝活,但钱浩梁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他更喜欢早年的《伐子都》子都一角,视其为展现真实风格和功力的代表作。
无论如何,钱浩梁已经成为永垂不朽的京剧巨匠,被后世同行和观众所敬重。他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戏剧即人生,人生亦戏剧"的至理名言。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不屈不挠的毅力,将永远折射在剧场的灯火之中。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自网络,仅用于传播积极正能量,不存在任何低俗或不当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物形象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对于可能存在争议的部分,我们也会在接到反馈后迅速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