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挤兑”?
“营销鬼才”翻车?
“性别对立”?
这届网友的瓜,真是越吃越离谱。
事情还要从脱口秀演员杨笠说起。这位凭借犀利言论出圈的“带货女王”,最近却成了众矢之的,原因是她接了个“烫手山芋”——京东双十一代言。
你可能好奇,京东作为电商巨头,请个明星代言本是常规操作,怎么就成“品牌炸弹”了?这还得从杨笠过往的“黑历史”说起。
作为脱口秀舞台上为数不多的女性,杨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辛辣的语言风格迅速走红。然而,成名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伴随掌声而来的,还有铺天盖地的质疑和谩骂。
“男人为什么看起来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如果我有罪,请让法律制裁我,而不是让我怀孕带孩子。”
这些在男性群体看来“冒犯性”极强的言论,犹如一把利刃,撕开了性别对立的口子,将杨笠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支持者将她视为独立女性的代表,反对者则给她贴上了“性别歧视”、“挑起性别对立”的标签。
而这一次,战火蔓延到了商业领域,京东成了这场“性别战争”的牺牲品。
消息一出,大批男性用户在社交平台表达不满,声称要“用脚投票”,抵制杨笠代言的一切产品。京东客服电话被打爆,退订plus会员、注销账号、卸载APP的抗议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其中不乏消费数十万的“氪金大佬”。
要知道,京东plus会员和普通用户不同,他们每年支付高额会员费,享受着平台提供的各种优惠和特权,是京东最忠实的用户群体。如今,这群“金主爸爸”集体“叛变”,对京东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
面对来势汹汹的舆论风暴,京东一开始选择了沉默。也许他们认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营销活动,用户的愤怒只是暂时的,过段时间就会平息。
然而,他们低估了事件的影响力。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到抵制行列。更要命的是,一些平时潜水的“金融大佬”也开始坐不住了。
京东不仅是电商平台,旗下还有金融业务——京东小金库。不少人将闲置资金存入其中,享受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然而,杨笠代言事件,让这部分用户产生了恐慌情绪。
“代言人价值观都这样了,我的钱还安全吗?”
“万一哪天平台也搞‘性别歧视’,我的钱岂不是打水漂了?”
一时间,关于“京东金融挤兑”的传闻在网络上疯传,人心惶惶。虽然京东金融官方紧急辟谣,但收效甚微。
事态发展到这一步,京东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不得不说,网友确实给刘强东上了一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代言人风波,而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危机。
2024年10月18日,在经历了一天一夜的舆论狂欢后,京东官方账号终于姗姗来迟地发布了道歉声明。
“相关脱口秀演员参加京东的促销活动,给不少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体验,京东方面表示深切歉意。”
简短的一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字字诛心,宣告了这场营销活动的彻底失败。
紧接着,京东开始了“亡羊补牢”式的补救措施:删除所有与杨笠相关的宣传内容,并承诺不再与其合作。
然而,这迟来的道歉和切割,并没有平息用户的怒火,反而引发了更多质疑。
“早干嘛去了?现在才道歉,是觉得网友好欺负吗?”
“道歉有用吗?我的会员费能退吗?我的损失谁来弥补?”
更有网友犀利指出,京东的道歉声明,避重就轻,毫无诚意可言。它只字未提代言人选择失误的问题,也没有对因此事受到伤害的用户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补偿承诺,仅仅是将责任推卸给了“相关脱口秀演员”和“不好的体验”。
事实上,京东的危机公关,从一开始就犯了致命错误。
首先,反应迟钝,错失最佳公关时机。在事件发酵初期,京东选择了沉默应对,没有及时了解用户诉求,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平息舆论。
等到事态扩大,引发金融挤兑传闻,京东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为时已晚。此时再想挽回局面,付出的代价已经百倍千倍于当初。
其次,态度敷衍,缺乏真诚的反思。京东的道歉声明,更像是迫于舆论压力做出的无奈之举,缺乏对自身错误的深刻反思,也缺少对用户的真诚道歉。
这种“甩锅”式的危机公关,不仅无法平息用户怒火,反而会进一步损害品牌形象,加剧用户流失。
最后,措施无力,无法弥补用户损失。除了道歉和切割,京东并没有拿出更多实质性的措施来弥补用户的损失。
例如,对退订会员的用户进行补偿,对受到金融挤兑传闻影响的用户进行安抚等等。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处理方式,只会让用户更加寒心,对京东的信任度进一步下降。
这场由代言人引发的“地震”,将一个更为深刻的社会议题推到了台前——性别对立。
支持杨笠的网友认为,京东此举是向“网络暴力”低头,是对女性群体的歧视。他们指出,杨笠的脱口秀言论,只是在表达女性的真实感受,并没有刻意攻击男性群体。
相反,一些男性用户对杨笠的言论反应如此激烈,恰恰反映了部分男性缺乏安全感,不愿正视自身的问题。
“凭什么男人可以开女性的玩笑,女人就不能说男人?”
“双十一是所有人的节日,凭什么要为了讨好一部分男性用户,就牺牲女性用户的感受?”
更有网友指出,京东此举,是对“她经济”的漠视。
近年来,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她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数据显示,女性消费者在电商平台的占比逐年攀升,她们的消费需求和偏好,正在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策略和产品设计。
然而,一些企业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却忽视了女性用户的感受和诉求。
他们依然抱着传统的“男性视角”进行营销,用刻板印象塑造女性形象,用低俗趣味吸引男性用户,却对女性用户的真实需求视而不见。
京东此次事件,无疑给这些企业敲响了警钟。
在“她经济”崛起的时代,企业如果依然固守“男性中心主义”的营销思维,必将失去越来越多的女性用户,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杨笠代言京东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性别观念的冲突和矛盾。
它提醒我们,性别平等,不仅仅是口号,更需要付诸实际行动。
性别平等,任重道远。
只有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跨越“性别鸿沟”,共建一个更加包容、平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