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云南8岁女孩溜索过江,被拍下后走红,如今怎么样了?

内地明星 22 0

2007年,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节目组来到云南怒江一农村采访,期间,摄影师拍下了一段小女孩背着书包溜索过江的视频。后来这段视频被发到了网上,一时之间,各大媒体网站纷纷转载,视频中的小女孩也彻底火了。网友们亲切地将其称为“溜索女孩”,她叫余燕恰,当时才8岁,正在上小学。因为家里和学校隔了一条河,河间又没有桥梁,余燕恰上学时就只能溜索过江。如今17年过去了,余燕恰也已经25岁了,她现在又在干什么呢?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进余燕恰的成长故事。

1999年夏天,余燕恰出生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布施村。她本人也是傈僳族,属于少数民族,人口只有76万。布施村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怒江穿村而过。

村子位于大山河流之中,风景倒是很美,但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交通不便使得这里的经济发展落后,村民们大多靠种地为生,青壮年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村里留守儿童特别多。

余燕恰

余燕恰的父母倒也没出去打工,就在家里务农,家里的年收入也一般,仅能维持一家五口人的吃喝。余燕恰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姐妹三人自小便听村里的老人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所以,小时候的贫苦对于余燕恰来说不算什么,她也迫切希望能够早早进入学校读书。

可是当时布施村就只有一个小学,而且这所小学还建在余燕恰家的对岸,中间是水势迅猛的怒江。

余燕恰

这就意味着,要想去上学,就必须要跨越怒江。

可是怒江中间又没有桥梁,也没有船只,当地村民们就在两岸架设了绳索。每次过江时需要溜索,余燕恰小时候也和父母一起溜索过江,她也知道,上学的道路艰辛,但她毫不退缩。

2006年,7岁的余燕恰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可是要想去河对岸上学,溜索就是必须要学会的技能。

在布施村,几乎每隔几户人家就有一道绳索,自打余燕恰记事起,村里人就靠溜索横渡两岸。

溜索时,村民们会将滑轮挂在溜索上,接着将尼龙绳绑在腰和大腿上。而如果是个孩子的话,还需要再给脖子上绑一道绳子,因为小孩子的腰上没劲,速度太快的话可能会直接翻过去。

小孩子溜索

为了学会滑索,余燕恰就每天缠着妈妈,从这边滑到对岸,再从对岸滑过来。

长大后,余燕恰在采访时,谈及自己第一次独自溜索过江,仍然心有余悸。

“下面水流很急,每次过江都很紧张,压根不敢低头向下看”

很快,余燕恰就可以独自溜索了,她也成为了村里年纪最小还会溜索的小孩。

学会溜索后,余燕恰也就可以去上小学了。在布腊小学里,余燕恰是年龄最小的孩子,因为其他和她一样的孩子,都因为学不会滑索而推迟上学的年龄。

余燕恰溜索

每天上学,余燕恰需要早起一个多小时,她家在山上,需要下山后,走到江边,然后再溜索到对岸的学校。每天上学路上就得花费1个多小时。

这其中,溜索对于余燕恰来说是最危险的一段路程,至于有多么危险,可以看看记者笔下的“溜索女孩”。

2007年4月,江苏省电视台记者戴玲燕和同事来到云南怒江福贡县马吉乡布施村小学进行采访工作。在采访前,戴玲燕突然听到山谷里传来刺耳的摩擦声,她转头一看,一个小女孩正在溜索过江。

记者戴玲燕

“可溜到一大半,孩子停了下来,像一片风雨飘摇的树叶,凶猛的江水几乎要触到她的脚尖。原来,因为体重太轻,她只能依靠惯性溜到这儿,剩下的一段,双手不断攀爬这才抵达终点。”

没错,溜索过江并不简单,年幼的余燕恰每次溜索过江时也只能利用惯性完成3分之2的路程。剩下三分之一的路程,需要自己徒手一步一步攀爬。

看到这一幕的记者戴玲燕非常心疼,她让摄影师同事拍下了余燕恰溜索过江的整个过程。之后回到南京后,戴玲燕将这段视频整理后发布到了网上。

一时之间,无数媒体纷纷转发,视频中的溜索女孩余燕恰火遍全国,无数网友心疼这个年幼的女孩,感叹上学路太难,她的求学意志也感动了无数人。

余燕恰

视频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后,在戴玲燕的牵头下,江苏台联合其他20多家媒体发起了募捐活动,希望能筹集到修建爱心桥的费用。

而此后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筹集到了140万元爱心款。

2007年10月份,其中一座爱心桥在布腊小学的江边破土动工,直到2008年3月,爱心桥终于建成。建成当天,溜索女孩余燕恰还被邀请第一个登上人马桥过江。

爱心桥建成

也是从这天起,经历了两年溜索过江的余燕恰终于可以走路过江了,她无比地激动。与此同时,这座爱心桥也给更多的布施村男女老少提供了便利。

2008年暑假,一些爱心人士带着余燕恰走出了大山,这是9岁的余燕恰第一次走出大山,外面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余燕恰走到哪里都充满了好奇。她去了北京,到了故宫和长城。无数爱心人士都鼓励余燕恰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走出大山。

余燕恰去北京

从外面回来后,关注越来越少,余燕恰一家也回归了普通的生活。可突如其来的一场意外差点改变了余燕恰的一生。

2010年的一天,余燕恰的父亲外出时出了车祸,在医院抢救数天后仍然失去了生命。家里一下子失去了唯一的收入来源。当时10岁的余燕恰已经懂事,她也想着为家里减轻负担, 主动退学,但母亲却坚持要让她上学,就连曾经采访她的记者戴玲燕也鼓励余燕恰一定要上学。

2015年,余燕恰进入福贡一中,读高中后,余燕恰就梦想着将来要成为一名医生,她努力学习一直朝这个目标前进。可是因为自己的英语成绩太差,高二时,余燕恰一度非常迷茫。还是戴玲燕,她为了帮助余燕恰,还特意买了一些英语资料来到布施村探望余燕恰,两人聊了很久,也让余燕恰重拾信心。

余燕恰和戴玲燕

2016年夏天,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下,余燕恰家也从山上搬到了山下的两层楼房里。

余燕恰新家

2017年,当地也在怒江两岸又修建了一座汽车可以通行的吊桥。

2018年夏天,余燕恰参加了高考,最终她以568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昆明医科大学。在选择专业时,她也毫不犹疑地选择了临床医学,那一刻,她终于圆梦,走上了学医救人的道路。

余燕恰考上大学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布施村,因为余燕恰是村子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村民们都为余燕恰高兴,母亲也摆了几桌宴席,来捧场的人不下数百人。

在大学里,余燕恰申请了国家助学金贷款,与此同时,她学习成绩也非常突出,每年都能获得奖学金,所以上大学期间,余燕恰几乎从不问家里要钱。

2022年6月,余燕恰大学毕业,当人们都以为余燕恰会留在昆明的时候,她却做出了一个让人们意外的决定。

余燕恰大学毕业

原来她早在大四时就和家乡的怒江州人民医院签订合同,毕业后就会回到怒江,成为怒江州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

很多人想不通,努力学习不就是为了走出大山吗?为什么余燕恰还要回到家乡呢?

对此,余燕恰解释道:“许多热心人帮我走出了大山,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回馈家乡,家乡医疗资源不充足,从事医疗工作一直是我的梦想”。

2022年7月6日,余燕恰来到怒江州人民医院的检验科报到,她也成为了科室里最年轻的医务人员。

成为医生的余燕恰

很快,“溜索女孩”大学毕业回归大山的消息在网上传开,无数媒体争相采访了余燕恰。面对记者的询问,余燕恰回忆起小时候溜索上学时,娓娓道来:“至今,我仍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耳边是呼啸而急促的风声,身下是汹涌而咆哮的江水声,还有我剧烈的心跳声……”

2024年2月8日,云南电视台记者再度找到了已经工作1年多的溜索女孩余燕恰。视频里的余燕恰干活麻利且熟练,在同事和领导眼里,余燕恰好学勤奋,人也很谦虚,干活从不出错。

余燕恰接受采访

面对采访,余燕恰说道:“就觉得这么多年,走过这么多的路,后面有一个这么好的收获,一切都是值得的。”

与此同时,记者再次来到了布施村,这里的爱心桥仍然存在。记者还采访了余燕恰的妈妈,对于这座爱心桥,余母说道:“爱心桥是有作用的,她从小就在过溜索,来采访她以后,他们帮忙资助才修建的桥,建成以后她方便了,后来的小孩子上学也方便了。”

是呀,即便现在经济发达了,周边也修建了很多座可以通车的大桥,但这座爱心桥仍然是附近村民步行过桥的最佳选择。

溜索女孩的成长史像极了中国的扶贫史。

新中国的成立相当不易,在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后,一些贫困地区后来赶上,村民们逐渐摆脱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

余燕恰近照

如今,25岁的余燕恰已经工作快两年了,小姑娘长得挺不错,就是没有对象,也希望她能早点找到另一半,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标签: 云南 戴玲 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