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自热锅的沉浮史:曾经10分钟卖半个亿,如今却惨遭撤资封杀

内地明星 3 0

今天要说的这个行业,它的发展绝对是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微商出身却混得风生水起,巅峰时创造百亿市场拿到多轮融资;不仅有明星们轮番站台,还有各大综艺强强联手。

正当大家以为这个行业将成为下金蛋的老母鸡时,其产品却屡屡暴雷,甚至被高铁拒之门外。从10分钟卖半个亿,到股权冻结官司缠身,就连其中的头部品牌都落到了泥菩萨过河的悲惨境地。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红自热锅到底犯了什么错?点个赞,咱们一起来聊聊背后的故事。

说起它的走红史,那可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部拉满。从各路电商平台到社交圈,自热锅整整站了5年的c位。就连一向泾渭分明的明星界和网红们,都不约而同的成为了自热火锅的种草官。

谢娜、张雨绮和林更新等,都争先恐后的在自己的账号中分享了自热锅的“食用指南”,还有李佳琦和小杨哥等带货主播,更是不遗余力的为它们卖力宣传。光是2018年的双十一,自热产品就创造出了450万件的辉煌销量。

到了2019年,这个行业更是占尽了风光。当年的双十二大促,辛巴的直播间里“10分钟卖出半个亿”。不仅让整个电商行业为之震动,就连资本市场都闻风而动,用真金白银将它捧上了天。

曾经默默无闻的自热食品,一时间成为了人气最旺的当红炸子鸡,大有一种“谁都不看好我,偏偏我最争气的即视感”。毕竟这玩意在刚出现的时候,还遭受过网友们的群嘲,谁成想几年过去,居然还真的实现了翻身农奴把歌唱?

2015年,微商们的朋友圈里突然出现了首批自热锅的身影。它们打出了高科技速食的广告,将这玩意捧上了天。什么足不出户吃火锅,三分钟吃上热乎菜等噱头信手拈来,让不少猎奇的消费者蠢蠢欲动。然而当第一波人品尝完之后,大家才发现这玩意真没有想象中神奇。

所谓的自热,就是在饭盒外面放上了一个生石灰制作的加热包。遇水后自然升温,就能将上面的食材加热,如此一碗热气腾腾的美食就迅速诞生。别说是高科技了,这原理就连小学生都能讲清楚。而且微商们也不是什么发明家,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种技术就已经在军粮中广泛使用。如今的再度翻红,不过是热剩饭而已。

正当大家准备把智商税等名号送给自热锅时,各大食品生产者却嗅到了其中的商机。莫小仙、自嗨锅和饭乎闻风而动,先后推出了各个种类的自热产品。这下子,行业直接摘掉了不入流的帽子,瞬间成为了当时最红火的赛道之一。

一开始,自热锅还算守规矩,一直在速食圈里摸爬滚打。和它一起竞争的,还是泡面和火腿肠等出差神器。然而让大家万万没想到的是,另一个行业却非要进场来抢饭吃。结果更是出人意料,不仅没让原本的品牌吃瘪,反而还让自热产品的东风越刮越大,直接让它成为了食品行业的顶流。

海底捞、大龙燚、小龙坎,这些做火锅的餐饮品牌也快速入驻。靠着在食客中的影响力和口碑,他们推出的自热火锅一炮而红。曾经以自热米饭为明星产品的时代悄然过去。懒人火锅成为了一颗冉冉新星,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也吸引了大家慷慨解囊。

可惜花无百日红,红的越快死的越透,仿佛已经成为了一条铁律,就连网红自热锅也难以逃脱。2022年双十一,产品的销量就已经下幅度降低,从原来的几百万件下降至25万件。到了2023年就更悲惨,业绩直接蒸发掉了90%。

就连线下商超,都难以看见此类商品的身影。要知道在3年之前,这玩意还能在超市中占据c位。现在却只能孤零零的呆在角落里,被大众消费者们集体遗忘。有人说,自热锅的没落是因为疫情时代宣告结束。当民众不再被强制居家,这玩意也就成为了餐桌上的鸡肋。

大家都觉得堂食和外卖回归之后,自热食品自然要退居二线。这种说法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恐怕不尽然。高雷同度、低性价比,才是自热火锅不再热乎的重要原因。

但凡是有点名气的品牌,一份自热火锅就要卖到20块以上。要是还能有点荤菜,就得再加上十几块。而且口味如出一辙,重麻重辣重盐。就连其中的配菜都仿佛是各大厂商商量好的一样:土豆、海带、粉条,全都是不值钱但顶饱的品类。

有人曾经将知名品牌的自热火锅拆开了算成本,其中的食材不过五六块钱,即便是加上加热包、包装等耗材,也很难迈过10元大关。然而仅仅是挂着自热产品的名号,就敢堂而皇之的迈入30元大关。

同样的花销,完全可以在外卖平台上选择一份热乎饭菜,还能足不出户送货上门。而且口味任选,菜品随便挑。当一份需要自己加水、加热,口味雷同的自热锅和同样价格的外卖放在一起,大家应该都会选择后者。如今已经失去了消费者欢心的网红锅们,究竟还能在市场上走多远?

你有多久没吃过自热锅了?这玩意可是曾经的顶流。明星代言、网红直播,就连资本市场都把它当作亲儿子使劲儿宠。没想到如今却成为消费者的弃子,曾经的头部品牌还深陷官司漩涡。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转折?咱们继续往下看。

说起自嗨锅这个品牌,它绝对不是第一个做自热锅的,却凭借一己之力,把行业的水搅到最浑。2018年,创始人蔡红亮带着产品强势登陆。说自己和团队研发了一年多,才从上百个口味中精心挑选出了各个口味的自嗨锅。

随后,他更是不计成本的在各大途径发布广告。上至都市热播剧,下到各平台的选秀节目,只要是有流量的地方就有自嗨锅的身影。在这种不计成本的宣传模式下,品牌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也让品牌的销量直线上升。

在品牌诞生的第二年,蔡红亮就做出了高达9亿的营收额。看着如此满分的销售答卷,不少投资者蠢蠢欲动。在之后的三年里,自嗨锅完成了多轮融资,直接拿到了超过5个亿的投资额。

凭借着一个小小的自热锅,蔡红亮带着团队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巅峰时期,光是自嗨锅这三个字就价值75个亿,这在当时的食品行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甚至还一度从大陆火到了海外,包括热播韩剧《文森佐》,其中都有自嗨锅的广告植入。

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何品牌要在海外投放广告,难道是为了开辟更大的市场?但是企业又没有相关的推广目标,仿佛只是为了做广告而做广告。难道对于蔡红亮来说,真的要不计成本的上演一出“流量为王”?

更夸张的是,某财经杂志还爆出了自嗨锅的推广模式,其豪横程度,足以让人惊掉下巴。它们居然给自己的推广部门设立了花钱kpi,每年至少要在广告花费上投入3个亿。如果这笔钱到年底用不完,还要追究推广部门的责任,甚至要扣掉年终奖。

这样看来,有钱任性四个字都不足以形容自嗨锅和蔡红亮。坊间甚至传闻他要靠着炒作来套现上市,但是此时的蔡老板却在无人处微微一笑,上市这条路太累,山人自有妙计,不仅省事儿的多,而且还能高调收割!

前脚把品牌做到75亿,后脚就被冻结了600多万股权。曾经把好想你和百事都哄的团团转的人,居然会败在莲花味精的手里?这位既当过螳螂和黄雀,又当过蝉的创业者,就是自嗨锅的创始人--蔡红亮。

2016年,蔡红亮凭借着“中国零食电商并购第一案”,成为了所有创业者的奋斗目标。2003年,他凭借一己之力做出了零食品牌百草味,专心琢磨大学生群体的零食需求。靠着简约的包装和不俗的口味,品牌迅速拿捏住了年轻消费者的心,开业两个月就卖到了30万销量。

仅仅三年之后,蔡红亮就看到了电商行业的前景,他果断抓住了东风,让自己的百草味成为了第一批入驻天猫的零食品牌。然而就在大家以为蔡总要依靠网络订单突出重围之时,他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选择。

巅峰时期,他执意将品牌卖给了好想你集团,售价9.6个亿。然而不到4年,好想你转手一卖,就给百草味找到了百事当新靠山,售价更是高达50个亿。正当大家觉得好想你是白捡了30多亿的漏时,蔡红亮本人更是适时出现表态,一边拍大腿,一边说自己卖早了。

但实际上百草味在卖出前已经出现颓势,论网络影响力干不过三只松鼠;线下门店又拼不过良品铺子。之后的四年里,是好想你赔本赚吆喝,贴了无数营销费用才力挽狂澜。外人看着是有利可图,蔡红亮心里却跟明镜一样。

如今,他又依法泡制出了新品牌自嗨锅,准备炒热之后高价卖掉。没想到这次的受害者莲花味精多了一个心眼,没有一口气吃下蔡总画的饼。再加上有关部门的交易警告,这场外人看来轰轰烈烈的并购案宣告流产。自嗨锅也成为了一个甩不掉的大麻烦,彻底烂在了蔡总自家的碗里。

说实话,近几年的网红产品都是昙花一现,能够细水长流的很少。但是像自嗨锅这种想要把消费者、资本、友商同步收割的,也确实不多见。如今的自嗨锅,不但品牌成了烫手山芋,甚至还官司缠身。像这样只有套路,没有诚意的创业品牌,还能有翻身的一天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答案。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