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保他?出轨男艺人荣获“德艺双馨”,评论区才叫我大开眼界

内地明星 2 0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德艺双馨”,一个本该代表着行业最高荣誉的称号,如今却像一颗惊雷,在娱乐圈掀起了轩然大波。事件的主角,正是那位曾深陷桃色漩涡,被负面新闻缠身的流量小生——于适。

谁能想到,在经历了舆论的狂风暴雨,甚至一度被央视“冷处理”后,于适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逆风翻盘,获得了“德艺双馨”的荣誉称号。

消息一出,网络舆论瞬间炸开了锅。网友们纷纷化身“键盘侠”,质疑声、嘲讽声此起彼伏,#于适德艺双馨#的词条更是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

“这年头,‘德艺双馨’的门槛都这么低了吗?”、“只要长得帅,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这是对那些真正德才兼备的艺术家的侮辱!”……类似的评论充斥着各大社交平台,人们的愤怒和失望溢于言表

于适究竟做了什么,会引发如此巨大的争议?这还得从几年前的那场“张雨绮事件”说起。彼时,于适与当红女星张雨绮的绯闻传得沸沸扬扬,两人不仅被拍到亲密同框的照片,甚至还有知情人爆料称他们已经发展到了同居的地步。

然而,这段恋情还没等官宣,就以一种极其不体面的方式收场。张雨绮在参加一档脱口秀节目时,公开吐槽前男友“不忠”,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结合种种细节,网友们还是将矛头指向了于适。

张雨绮的爆料如同引线一般,彻底点燃了舆论的炸药桶。一时间,关于于适的黑料层出不穷,被包养、私生活混乱、甚至连取向问题都被摆到了台面上。

面对排山倒海般的质疑,于适及其工作室采取了标准的“危机公关”手段——发布声明否认一切指控,并表示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然而,这套早已被无数“劣迹艺人”用烂的“老套路”,显然已经无法平息公众的怒火。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这场风波中,央视的态度也十分微妙。先是将原定参加中秋晚会的于适撤下名单,随后,由其参演的多部影视作品也遭遇了撤档、停工等问题。尽管官方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于适的演艺事业已经受到了实质性的影响。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于适会就此“凉凉”的时候,“德艺双馨”的荣誉称号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公众的脸上。

讽刺的是,在获得这一荣誉后,于适及其团队似乎完全忘记了之前的“塌房”事件,开始高调宣传,营造出一副“问心无愧”的姿态。工作室发布微博,大肆赞扬于适“尊老敬贤”、“热心公益”,粉丝们也纷纷留言“哥哥最棒”、“我们永远相信你”,仿佛之前的一切都只是“捕风捉影”的谣言。

然而,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网友们自发扒出于适过去的种种劣迹,并将其与“德艺双馨”的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除了外形条件尚可之外,于适几乎没有任何一项符合“德艺双馨”的评判标准。

这场闹剧,不仅将娱乐圈的虚伪和荒诞暴露无遗,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德艺双馨”标准的深刻反思。

在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资本的力量可以轻易地将一个毫无演技、品行败坏的“小鲜肉”包装成万众瞩目的偶像明星。他们可以斥巨资控制舆论,可以买通各种奖项,可以操控粉丝为其摇旗呐喊。而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德”与“艺”早已被抛诸脑后。

于适事件之所以引发如此巨大的争议,除了他自身的“黑历史”之外,更值得深思的是,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生态中,那些本应肩负起社会责任的群体,却集体选择了沉默。

首先是粉丝群体。在“粉丝经济”的驱动下,部分粉丝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和价值观,他们将偶像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为了维护偶像的形象,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做出攻击他人、造谣诽谤等违法行为。

在“于适事件”中,不少粉丝选择性地忽略了偶像的“黑历史”,并将所有质疑的声音都视为“黑粉”的攻击。他们疯狂地在各大平台刷屏控评,试图用“哥哥最棒”、“我们永远支持你”之类的口号掩盖事实真相,这种盲目追星的行为,无疑为“劣迹艺人”的复出提供了温床。

其次是媒体平台。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往往会选择性地报道新闻,甚至不惜制造话题、炒作热点。

“于适事件”发酵后,一些媒体平台为了博取眼球,刻意放大事件的争议性,将焦点集中在于适的私生活和绯闻八卦上,而忽略了事件本身所反映出的行业乱象和社会问题。这种“娱乐至死”的报道方式,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焦虑,助长不良风气。

最后是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作为维护行业秩序、引导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本应在“于适事件”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然而,面对公众的质疑和声讨,无论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还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都没有对此事做出正面回应。这种“选择性失语”的态度,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公众的distrust感,损害行业的公信力。

“于适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娱乐圈的种种弊病,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德艺双馨”标准的深刻反思。

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守护“德艺双馨”的底线?首先,需要重塑行业价值观,将“德”放在“艺”之前。

“德艺双馨”中的“德”字当头,可见其重要性。一个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其次,要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惩戒机制。

行业协会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业标准,对艺人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对违反行业规范的艺人进行严肃处理,甚至将其列入“黑名单”,禁止其在一定时间内从事演艺活动。

最后,要引导粉丝理性追星,提升公众审美水平。媒体平台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客观、理性地报道新闻,引导粉丝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盲目追星。同时,也要加强文化建设,丰富公众精神生活,提升公众审美水平,让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品和艺术家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于适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娱乐圈的乱象亟待治理。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重建行业价值体系,推动娱乐圈健康发展,让“德艺双馨”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于适事件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莫过于“德艺双馨”这个充满讽刺意味的标签。这个本应代表着行业最高荣誉的称号,是如何被轻易地戴在一个劣迹斑斑的艺人头上,甚至成为其“洗白”工具的呢?

一部分原因或许在于评选机制的不透明。公众对于“德艺双馨”的评选标准、流程等知之甚少,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为暗箱操作、利益输送提供了空间。一些人脉资源丰富的艺人,即使业务能力平平,甚至存在道德瑕疵,也能通过各种手段获得荣誉加持,从而达到“镀金”的目的。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流量至上”的价值扭曲。在资本的操控下,流量明星成为了一种“快消品”,他们只需要拥有靓丽的外表、庞大的粉丝群体,就能为资本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至于作品质量、道德修养等,则被视为无关紧要的“附加值”。

在这种情况下,“德艺双馨”等荣誉称号,也逐渐沦为一种“装饰品”,被资本用来包装艺人形象,提升其商业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于适及其团队在获得“德艺双馨”称号后的一系列操作,更是将这种“洗白”意图暴露无遗。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大肆宣传,刻意突出“尊老敬贤”、“热心公益”等正面形象,试图用这些“光环”掩盖之前的负面新闻。

更令人不齿的是,一些粉丝也积极配合偶像的“洗白”行动,他们不仅对质疑的声音进行攻击和谩骂,甚至还编造各种“证据”,试图为偶像“洗清罪名”。

这种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做法,不仅是对“德艺双馨”称号的亵渎,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践踏。

于适事件所暴露出的娱乐圈乱象,并非个例,而是整个行业长期积累的顽疾。要根治这些顽疾,需要一场“刮骨疗毒”式的整顿。

首先,要打破“流量至上”的畸形价值观,将关注点回归到作品质量和艺德修养上来。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影视作品内容的审核,鼓励创作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对那些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作品进行限制和打击。同时,要建立健全行业评价体系,将艺德作为评价艺人的重要标准,让那些真正德才兼备的艺术家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其次,要加强对粉丝群体的引导和管理,杜绝非理性追星行为。

粉丝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粉丝,缺乏成熟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操控。相关部门和互联网平台应该加强对粉丝群体的引导和管理,普及法律法规和网络文明知识,引导粉丝理性追星,不盲目崇拜偶像,不为偶像的错误行为辩解。

最后,要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行业协会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对艺人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对违反行业规范的艺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要加强行业内部的监督和管理,对那些包庇纵容“劣迹艺人”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行业的公平正义。

“德艺双馨”是一个沉甸甸的称号,它代表着行业的认可和社会的期望。只有那些真正具备高尚品德和精湛艺术造诣的艺术家,才配得上这份荣誉。

于适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娱乐圈的乱象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娱乐圈能够告别“流量至上”的时代,回归艺术的本质,让“德艺双馨”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成为每一位文艺工作者毕生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