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杀、没市场、没片约,这5位老戏骨的“消失”,是娱乐圈的悲哀

内地明星 12 0

演员这一职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神圣感,既能为观众带来欢乐,又能传递正面的社会意义。

然而在当下的环境中,资本在流量之后的位置显著,演员似乎变成了“赚钱”的象征。许多演技平平、但拥有极高流量的艺人,借此机会获得了天价的片酬。

反观那些毕生奉献于艺术的老戏骨们,却无用武之地。无戏可拍,他们只能退居幕后,甚至有人因此彻底退出了演艺圈。

在这种畸形的影视圈现象下,这些老戏骨由于种种原因逐渐从台前消失。

冯远征

或许许多朋友对冯远征这个名字并不太熟悉,但如果提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角色安嘉和,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深刻的印象。

他在剧中扮演的“家暴男”角色,成为了许多人童年的阴影。他巧妙地“欺骗”了全国观众,使大家都相信他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男人。

这种结果的背后,无疑是他对角色的深刻投入。正因为他的卓越演技,使得安嘉和这个名字几乎成为了“家暴男”的代名词,差点毁掉了他自己的人生。

这部剧播出后,冯远征只要一出门,迎接他的必定是一波接一波的辱骂声,甚至有人会向他扔鸡蛋。

即使是丈母娘也频频打电话给他的妻子,关心地询问女儿是否在家里受到了委屈。

冯远征作为一名演员,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此外,除了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出色表现之外,他在其他影视剧中的表演同样值得称赞。尽管他饰演的多为普通角色,甚至包括太监之类的特殊角色,但他总能通过寥寥几句台词,精准地传达出角色的精髓。

然而,这样一位曾以教科书般的演技奉献出精彩表现的优秀演员,如今却逐渐在荧幕前消失,甚至面临无戏可拍的境地,实在令人感叹娱乐圈的悲哀。

除了受到追求流量的资本干扰,冯远征的决定也是他个人的选择,因为他对这个圈子已经彻底失望。

有一次拍戏时,片场原本气氛和谐,但几位年轻演员却因意见不合,当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无论其他人如何劝解,他们就是不愿意平息争端。

在冯远征等老艺术家的心中,片场是神圣的,需要怀有敬畏之情,毕竟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

但年轻演员的表现实在令他费解。

正因为如此,如今他已经开办了一所艺术培训班,专门为那些真正对演戏心存敬畏的年轻演员提供培养机会,并且完全免费。

为了整顿演员行业,我愿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陈道明

2021年北京电影节闭幕式上,陈道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请导演们不仅关注年轻演员,也给我们这些资深演员一些表现的机会。”

他之所以这样说,实际上是在暗示当下的流量时代几乎将所有的拍摄资源都倾斜给了年轻的流量明星,这也导致了真正具备演技的老戏骨被冷落。

那时葛大爷还顺势附和道,只要能有表演的机会,自己什么角色都愿意接,什么事情都愿意做。

回顾陈道明的演艺生涯,无论是早期的《末代皇帝》和《康熙王朝》,还是后来的《唐山大地震》与《庆余年》,他都凭借出色的表演,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

尤其是那部《围城》,陈道明将“方鸿”这个角色演绎得如此真实,以至于深深地烙印在观众的心中。他的表演过于契合原作中的人物形象,甚至因此与作者钱钟书先生结为至交。

多年来,陈道明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蕴含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不仅起到了引导社会正风的作用,还起到了警醒世人的效果。

然而,当下的影视剧似乎更偏向于快餐文化,年轻演员参演的作品要么充斥着情情爱爱,要么毫无深度,这让不少网友直言:“真是俗不可耐。”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戏骨,陈道明始终坚持一套基于演员底线的原则。

第一点是绝不参与传播负面情绪的拍摄,只参与能够引导观众向善的作品。

第二条要求选择那些符合现实和真实历史的剧本,对于过于夸张的剧本,一律不予接受。

第三条是只与认真投入的制作方合作,绝不与那些敷衍剧情、仅为敛财的制作方同流合污。

其实,说到底,几乎每位老戏骨都有这样的“三原则”。然而,正是这份尊严和正义感,迫使他们被逐渐排挤到市场的边缘。

不可否认,真正为戏剧奉献一生的老戏骨,如今竟沦落到如此境地,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李保田

同样作为资深演员的李保田,也是一个对戏剧充满责任感的优秀表演者。

有一次拍戏快要杀青时,片方竟然临时通知他剧集将延长3集,这一举动出乎意料地激怒了李保田,让许多人感到不解。

既然每多演一集演员就能多赚一份报酬,李保田应该是乐得不行,怎么可能会生气,甚至把片方告上法庭呢?

李保田曾对借用延长剧集以圈钱的做法深感厌恶,认为这是一种对戏剧的不尊重。

当他胜诉后,观众们纷纷叫好。然而,对于李保田而言,却悄然遭到多家媒体的封杀,最终导致他逐渐无戏可演。

在他拍摄《宰相刘罗锅》时,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由于第一部一播出便迅速赢得了高收视率,片方决定再次邀请几位主演,以便借助这股热度筹备第二部的拍摄。

王刚和张国立得知此事后,立即表示同意,毕竟不赚这个钱才是傻。然而,就在大家都为拍摄续集做好准备时,偏偏冒出了一个“傻子”,这个人正是李保田。

至于他拒绝的理由,他这样说道:“我认为拍摄一部影片已经足够了,刘罗锅的一生已经被完全概括,多拍几部是没有意义的。”

难以想象,当时李保田的片酬并不丰厚,但他仍然能够义正辞严地说出这番话,并果断拒绝了与剧组联手捞钱的提议。

李保田从业多年,演绎了无数经典之作,其中《闯江湖》和《菊豆》至今依然令人难以忘怀,他也凭借这些作品获得了诸多奖项。

尽管李保田拥有出色的演技,但最终也难以抵挡资本的冲击,不得不选择隐退于戏剧之路。

王志文

提到王志文,许多人会说他“狂妄”,因为他从年轻时就向大众表明,他只希望观众通过他的作品了解并尊敬他,而不是通过媒体的炒作让自己被记住。

不可否认,王志文确实具有远见卓识。毕竟,当下的演员们无一不在竭力通过媒体为自己造势,反而减少了提升演技的时间。

王志文堪称一个戏剧狂热者,他为了演戏不惜付出一切。

当时拍摄《过把瘾》中的一场撞玻璃戏时,为了追求真实性,王志文拒绝了剧组提供道具的提议,选择用自己的头真实地撞破了玻璃。

此外,任何涉及打斗的场景,他不仅亲自上阵,甚至会要求对方真实地打击自己,从不依赖拍摄技巧来草率处理。

无论是生活为人,还是事业演戏,王志文始终秉持着一条原则:“能少说话就少说话,但一旦开口,就一定要讲真话。”

由此可见,王志文始终保持着真诚的本性,这样一个真诚的人,自然能够拍出令人称赞的好戏。

他力求保持真实,因此几乎不参与任何活动。在如今演艺圈中,大家都在努力争取曝光,他却完全是一股与时代脱节的“清流”。

然而,这正是王志文的风格——他现身的唯一目的,仅仅是为了塑造角色,而非通过话题吸引观众,进而利用热度获取高额片酬。

要成为优秀的演员,必须保持严谨的态度,才能始终如一。

如今,年近花甲的王志文由于坚持自己的原则,从不参与那些粗制滥造的“圈钱戏”,因此剧组也不再找他,他只能在家赋闲。

魏宗万

“我每月四千块钱,生活已足够了,要那么多钱做什么?”这是魏宗万在采访中坦率表达的观点。

这正是多年来魏宗万保持清廉演艺风格的真实写照。

在他看来,演戏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角色,以及这部戏是否值得去演。他从不将赚钱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始终希望自己能够无愧于演员这一职业。

魏宗万年少时便展现出极大的诚恳之心。

一段时间里,他一直没有接到新的戏约,朋友们劝他多在私下与导演交流感情。对此,魏宗万立刻反驳道:“我靠的是实力,不玩那些虚假的手段。”

此外,许多人都因当年那部《三毛从军记》而记住了这位出色的演员,但实际上,他险些与这部剧无缘。

当时编剧带着剧本找到他,没想到他看完后却坚持认为自己不适合扮演其中的老兵角色。直到编剧单膝跪地请求,他才不得不谦逊地接受了这个角色。

尽管最初表示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角色,但在接下剧本后,魏宗万却全力以赴,最终凭借这部作品斩获最佳配角奖。

然而,这样一位敬业的老戏骨,却在当今流量主导的娱乐圈中难以获得优质资源。

竟然连同为老戏骨的濮存昕也在采访中无奈地吐露:

“我出演的作品无人问津,娱乐圈里确实没有我的立足之地。”

其实,许多老戏骨都经历了与他们相似的境遇,这难道不是演艺圈的一种悲哀吗?

结语

有演技的人反而没戏可拍,而那些没有演技的人却争着抢戏。虽然这话刺耳,却是当今演艺圈的真实写照。

对于观众来说,导演挑选知名艺人是可以理解的,但至少应当尊重戏剧行业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不能忽视演技的重要性。

如果所有的台词都用“1234”来代替,打戏完全依靠替身,这不仅是不负责任地对待观众,更是对演艺事业的亵渎。

希望导演们能够更多地倾听资深演员的声音,同时也期盼他们重拾最初的热情,全心投入到每一部作品的导演工作中。希望他们在挑选演员时能够更加慎重,为老戏骨们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

同时,我也希望观众能够实事求是,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快餐式影视作品,而应尊重戏剧的本质,理性推动演艺圈生态的改善,使那些真正优秀的演员能够有机会参与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