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明|扁豆面

内地明星 4 0

扁豆面

吴晓明

故乡水田少,所以小扁豆种在旱地里。小麦下地的时候,扁豆也就跟着一并下地了。每家种得不多,有几分地就够了。

故乡的旱田都是靠苍天喂养,如果是春天雨水多的年头,扁豆也在小麦吐绿的时候探出她的小小的娇嫩的叶子。刚出土的叶子只有两片,是对生的,像是一对一对的清澈的眼睛打量着春天的原野,很诗意很清新。

几场雨过后,扁豆的枝叶就开始蓬蓬勃勃生长了。茎生长的过程中,叶子也跟着长。叶子是互生的,叶子不大,栖息在茎上面,很轻盈。

到了四五月份,当小麦开始扬花的时候,扁豆的主茎上早就旁逸斜出长出了很多茎,像是一棵很葱茏的小树了。它个子不高,大约有十几公分,只要有茎的地方就有叶子,只要是茎和叶子亲密拥抱的地方自然打上了小小的嫩嫩的花苞。花苞很密集,从远处看,它的苍翠远远超过了小麦。

到了小麦吐穗的季节,扁豆开始开花了。它开的花很小,白的、粉的、紫的,和其他豆类的花相比,它的眉眼就显得格外秀气。像是一只只小小的各色蝴蝶诗意地栖居在那些茂密的枝头。那时候,应该是扁豆的花样年华,青葱的枝叶纵横交错,繁茂的花开得密密匝匝。从远处看,清新的绿色中透出淡雅的星星点点的白。一株扁豆就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小树。那时候,它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到了六七月份,这时候的扁豆花在不经意间就凋谢了。开花早的自然结果实也早,小小的豆角已经偷偷探出了头。花开得有条不紊,果结得也按部就班,很有秩序,很和谐。

等所有的花都落了的时候,你就会看到枝丫上已经结满了小小的豆角,那也许是豆科里面最精致的一种豆角了,它不像黄豆的豆角那么修长,也不像大豆的豆角那么开阔,每一个豆角里面大多只有两三个果实,甚至很多里面就安详地躺着一个。如果雨水充足的时候,最多也就结上三四个。

到了庄稼成熟的季节,扁豆也慢慢发黄了,这时候,叶子也凋谢了,扁豆看上去就疏疏落落的,显得有点单薄了,可是果实一目了然了,像是秋天的树上挂满了果实。一阵风吹来,它们互相碰撞,发出很美的声音,似乎就是秋天的一首赞歌。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扁豆也成熟了,可是庄稼人一定是先收割麦子。这时候,下面的小豆角都黄了,上面的还绿着,似乎春天和秋天都在它的身上逗留,绿得依旧不骄,黄得当然也不躁。

等麦子收割完了,人们会抽空把扁豆拔回家,拔回家就晒到自家院子里,它们禁不起阳光的热情,甚至主动就会解开它们那单薄的黄色的外衣,你可以听到它们开裂的声音。

等完全晒干了,人们会用一根棒子,一阵子就会敲打出它们的果实,然后用簸箕一簸,精致的果实就一览无余了。

扁豆果实很小,呈扁圆形,这也许就是叫扁豆的原因了。表面是淡淡的黄色又透出浅浅的褐色,那是它的皮,内里是白色的。这时候,农人们会把它们装在一个小袋子里,点缀那些清淡的光阴。

故乡人在平时喜欢吃扁豆面。这样的饭一点也不麻烦,先把面和好,面要和得硬一点,反复搓揉好之后让它醒着,女人就开始择扁豆,把里面的杂物择干净之后,过一下水,去掉上面的灰尘,然后在铁锅里放一点植物油,就开始炒。这时候,扁豆和油亲密拥抱之后,光亮而又润泽,等快炒熟了之后,放点碱,然后就加上水。这时候,女人们就开始擀面了,等面擀好了,扁豆也就笑开了口。这时候,汤也成了一种褐色了,然后就开始下面。扁豆面擀得很薄,一般要切成菱形,故乡人叫作“面旗子”,等清稠适宜之后,就加上盐、花椒粉等佐料,最后再放点韭菜和葱花。这时候,菱形的面棋子是润白的,汤是褐色的,小小的扁豆已经找不到了。翠绿的韭菜在上面俏皮点缀,很好看,当然吃起来更是美了。那是纯粹的豆香、麦香、菜香都原生态地融合在一起,那种滋味是绵长而又醇厚的。如果再炝点故乡的羊胡子花,那简直就是锦上添花,就是童年的饕餮盛宴了。

如今,故乡人的生活好了,可是小小扁豆依然装点着他们的生活。我知道,不管走多远,不管多少年,它们小小的身影一直葱茏我的记忆。

(作者简介:吴晓明,女,甘肃民乐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甘肃省张掖市二中。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华散文》《飞天》《北方作家》《甘肃日报》《丝绸之路》《兰州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一百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