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瑜钱浩梁,台上演红灯记父女,台下水火不容,晚年才知是误会

内地明星 1 0

20世纪60年代,一部改编自泸剧《红灯酒》的现代京剧《红灯记》应运而生。这部剧以其新颖的题材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引起了上层的关注。

为了确保剧目的质量,选角工作格外慎重。

钱浩梁作为一位出身梨园世家,技艺精湛的京剧演员,凭借高大端正的外形,毫无悬念地获得了男主角“李玉和”的角色。只是不一样的是,女主角“李铁梅”的选角却一波三折。

最初,剧组考虑了多位候选人,各有千秋,难以抉择。就在这时,刘长瑜的出现,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她身着红色戏服,举手投足间流露着青春活力,唱腔更是婉转动人,将李铁梅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刘长瑜的出色表现征服了剧组,最终赢得了这个角色。

只是刘长瑜复杂的家庭背景还是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她演艺道路上的障碍。一些领导对她心存顾虑,担心她的出身会带来负面影响。

他们明确表示,如果能找到更合适的演员,随时可以替换刘长瑜。剧组不敢怠慢,四处寻找替代人选,但最终都未能找到比刘长瑜更合适的演员。无奈之下,领导只得同意由刘长瑜出演“李铁梅”。

刘长瑜虽然成功的得到了这个角色,但内心的压力却无处诉说。父辈的政治背景如同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在她的心头。

刘长瑜对京剧的热爱,源于家庭的熏陶。她的父亲周大文,曾是张作霖的部下,还曾经担任过北平市市长。

尽管身处政治漩涡,周大文却对京剧艺术情有独钟,家中时常飘荡着婉转的唱腔。他与京剧名角王瑶卿、程砚秋等都有着不错的交情,几个人成为京剧圈里的名票,甚至闲暇时也会亲自为孩子们哼唱几段。

在这样的环境下,年幼的刘长瑜耳濡目染,对京剧有着极为特殊的情感,一颗戏曲的种子在她心中悄然萌芽。

九岁那年,刘长瑜考入了中国戏曲学校,这所学校汇聚了众多名师,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代京剧人才。

刘长瑜在这里得到了系统的训练,饰演旦角足足八年十年,技艺日益精进。然而,命运的转折也悄然而至。

1952年新中国颁布《婚姻法》,禁止一夫多妻。周大文与刘长瑜的母亲刘氏也就因为这件事离了婚,刘氏被迫带着三个孩子离开了周大文。从此,刘长瑜与父亲的联系逐渐减少,父亲的形象在她心中也变得模糊。

1960年,刘长瑜申请加入戏曲剧团。然而,她父亲的政治背景成为了她演艺道路上的绊脚石。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团长的建议下,她跟随着母亲改姓“刘”,从此以“刘长瑜”的名字活跃在京剧舞台上。改名换姓的背后,是刘长瑜对艺术的执着,以及对未来人生的期许。

在剧团里,刘长瑜的才华十分耀眼,备受瞩目。她参演了许多重要的京剧,甚至还有了去领导人面前演出的机会,赢得了无数赞誉。

《红灯记》的排练过程中,刘长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的出身问题被反复提及,一些领导借题发挥,对她百般刁难,还故意借着斥责她来指桑骂槐编剧。

单纯的刘长瑜并未察觉到其中的深意,反而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默默承受着一切。

随着排练的深入,刘长瑜渐渐感受到周围人的疏离。就连平日里对她关怀备至的钱浩梁,也开始对她表现出不耐烦。

钱浩梁,作为剧院领导和刘长瑜的师兄,本应对她多加照顾。然而,面对刘长瑜的出色表现,他却心生芥蒂。

或许是出于嫉妒,钱浩梁开始在公开场合批评刘长瑜的表演,甚至用尖酸刻薄的语言攻击她。

一次排练后的总结会上,钱浩梁当众指责刘长瑜,说她的表演是在破坏样板戏,甚至将她比作“内部敌人”。

刘长瑜百口莫辩,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她不明白,为什么曾经关爱她的师兄会如此对待她。剧组中渐渐形成了一种孤立刘长瑜的氛围。人们在背后议论纷纷,将她视为异类。

在舞台上,刘长瑜和钱浩梁扮演着父女,演绎着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然而,台下的他们却形同陌路,几乎没有交流。

在需要眼神交流的对手戏中,他们甚至刻意回避,一人看天,一人看地,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钱浩梁甚至利用职权对刘长瑜进行打压,试图将她换掉,但由于刘长瑜的出色表演和观众的喜爱,最终未能得逞。

即便如此,钱浩梁依然没有放弃对刘长瑜的刁难,让她在剧团里饱受委屈。

面对种种不公,刘长瑜几近崩溃。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默默承受,将所有的痛苦都转化为对自己的磨炼。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刘长瑜和钱浩梁的恩怨纠葛,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尘封。

刘长瑜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才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京剧名角,而钱浩梁也凭借《红灯记》中的“李玉和”一角,确立了他在京剧界的地位。只是,两人之间的隔阂却始终未能消除。

直到多年以后,一位知情者的出现,才揭开了当年真相的神秘面纱。原来,钱浩梁对刘长瑜的打压并非出于个人恩怨,而是为了保护她免受更大的政治迫害。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刘长瑜的家庭背景让她成为了被攻击的目标。钱浩梁深知这一点,为了保护她,他不得不扮演一个“恶人”的角色,用严厉的批评和刻意的疏远,将她推离政治漩涡的中心。

得知真相后,刘长瑜如遭雷击,她终于明白,当年钱浩梁的“欺负”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份深沉的关爱和保护。

当两位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再次相遇时,所有的恩怨都已烟消云散。刘长瑜哽咽着向钱浩梁道歉,表达了多年的悔恨和感激。

钱浩梁也早已释怀,他理解刘长瑜当年的委屈和误解。两位艺术家在岁月的长河中,终于达成了和解,曾经的隔阂也随之消散。

他们重新携手,再次登上了《红灯记》的舞台。这一次,他们的表演更加默契,更加感人。

以上信息均来源于光明网-2024-01-14-「人民需要这样的文艺家㉞」刘长瑜:演尽世间美好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