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好莱坞的半老徐娘,称美国军人大救星 黄金时代妖女-梅·韦斯特

欧美明星 3 0

在上世纪黄金时代的好莱坞,有这样一位女星,她不高但身姿丰满妖娆,沙漏型的身材使她拥有“美国军人大救星”及可口可乐瓶型设计原型的称号;她高中没有毕业但却屡屡创作,她的作品既是票房保证又是政府重点审查内容;她被判入狱在监禁期间享受穿丝绸与监狱长每晚共餐的优待;她追求自由地爱的权利但她唯一的婚姻却是母亲包办的;她善于用低沉沙哑的嗓音说着双关语去挑战陈旧腐朽的观念;她虽拍摄的影片不多但却成了二十世纪30年代片酬最高的好莱坞女星;在她年老色衰后凭借智慧和才华保持事业长青,她就是好莱坞具有争议的女演员、编剧、歌手、剧作家及“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15名的梅·韦斯特。

梅·韦斯特

梅·韦斯特1893年8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她的父亲约翰·韦斯特是盎格鲁-爱尔兰后裔,曾经当过拳击手,但自结婚后就不再从事拳击工作,而是打好几份工养家糊口了。梅的母亲玛蒂尔达·韦斯特是德国人,因身材丰满从事内衣模特工作,梅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她是家中的长女。

梅的家庭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她的家庭氛围很好,父母很开明。他们采取的是鼓励和夸赞的教育方式,充分听取孩子的意愿,从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即便是孩子有错,父母也会耐心听取孩子的辩解并积极讨论,这也造就了梅从小独立自主思考和发展的个性特质。

梅从小就非常有艺术天赋,她常常会模仿妈妈生气时的样子,她还会学着爸爸走路,她的父母不但不生气还会开怀大笑,在梅的爸爸的支持下,妈妈有时还会带梅参加戏剧和杂耍演出,在梅5岁时她已经在教堂开始表演了,7岁时她母亲给她报了舞蹈学校让她系统学习。梅很有天赋,很快就能以“Baby May”的艺名在滑稽剧院演出了,这都为梅未来走上演艺之路打下了很好地基础。

梅过早地在剧院演出,过早地接触成人的世界,她变得很早熟,她很早就知道带有性暗示的舞蹈及歌曲比她循规蹈矩演出得到的收益高,她把这一点作为她制胜的法宝。

梅在18岁时来到了百老汇演出,她带来的第一部剧是滑稽剧《A La Broadway》,她在表演一周后离开了。她的第二部剧是《维拉·维奥莱塔》,她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观众最想看什么样的演出,为此她专门设计了可以展现她丰满身材的姿势及动作,又用一个又一个有色的段子引得观众蜂拥而至来观看她的演出,她给剧场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使她的收入由每周350美元涨到了750美元,完成了从贫穷到富裕的跨越。

梅在剧院表演歌舞、杂耍时,也形成了她特有的表演风格,她喜欢把手放在臀部或撩起自己金色的头发,同时还嘴里说着有色的双关语或段子。

1918年,梅在舞台上表演时引入了“西迷舞”。西迷舞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舞蹈动作,强调身体的摆动和节奏感,梅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风格,她常会在表演时穿上定制的8英寸的高跟鞋,以增加她的舞台形象。她的舞蹈动作不仅性感迷人,而且极具个人特色,这帮助她在演艺界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表演者。这种性感的形象与她的表演风格相结合,使她成为了好莱坞早期性感象征的代表人物。

与此同时,梅也开始用笔名简·马斯特来创作和改写剧本,以期形成自己的演绎风格。1926年,梅创作、导演并主演了自己的首部百老汇剧本《性》,当时梅已经33岁了。1926年4月26日,该剧在曼哈顿的达利剧场演出,当时纽约的报纸均拒绝为此剧刊登广告。但这部剧在百老汇引起了轰动,但随后遭到司法部门的禁演。尽管如此,《性》一剧对梅的演艺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她成为了好莱坞早期的性感象征和性解放的代表人物。

梅的这部剧作展现了她对性话题的大胆探索和对当时社会规范的挑战,这在当时的美国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前卫的。她的表演风格和剧本内容反映了她对性解放的积极态度,这不仅帮助她在演艺界建立了独特的个人品牌,也对爵士乐和摇摆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该剧演出375场次后,纽约警方关闭了此剧,梅等演职人员也被警方以“演出内容有伤风化、败坏青年道德”等罪名逮捕,梅被判在纽约福利岛(现称罗斯福岛)监禁10天。在狱中,梅被允许不用穿囚服入监,她每日穿着丝绸服装,监狱长每晚还邀请她吃饭。后来梅在服刑8天后因“表现良好”被提前释放了。

围绕梅入狱事件的媒体报道和公众讨论,使得她成为全国性的知名人物。这种关注和讨论不仅提升了她的知名度,也间接地推动了她演艺事业的发展。梅利用这一事件,将自己的形象塑造成了一个自由、独立、敢于挑战传统的女性形象,她的成功之路和名声并未因此受损,反而进一步巩固了她作为自由思想者和艺术家的地位。

梅入狱事件也是美国电影审查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促进了审查标准的制定和审查机构的建立,也对电影艺术表达的自由造成了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审查制度经历了从严格到宽松的演变过程,反映了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观的变化。

经过此事后,梅反思自己觉得当时自己还是幼稚,说话过于直白以至于被政府盯上。在总结经验后,她决定用一语双关的方式去打破困境,去挑战那些陈腐观念。就这样,梅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挑战道德底线,不断拉低道德底线,成为审核部门最为头疼的人。她总是能找到法律的空子,然后在其中大做文章,政府不得不跟在她屁股后面打补丁。梅对此非常得意,她曾经打趣说:“我相信审查制度,我从中获益匪浅。”

1927年,梅创作并主演了自己的第二部戏剧《舞会》。

因该剧本的主题涉及处理同性恋问题,这在当时的纽约引起了争议。这部剧在新泽西州的帕特森市开演,但纽约的行政官员担心这部剧会搅乱整个城市,因此禁止在纽约百老汇演出。当时,梅认为“同性恋者实际上是一个男性身体中的女性灵魂”,这与当时的主流观念即“同性恋是一种疾病”背道而驰,她被认为是那个年代同性恋和变性者群体权利的倡导者。这种超前的思想和对同性恋议题的探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被视为过于激进和不被接受,从而导致了该作品在纽约的禁演。

1928年,梅创作的“以揭露作弊的选美比赛”为主题的戏剧《邪恶的时代》在曼哈顿的达利剧院演出,但该剧仅仅演出两周后就被关闭。

同年,梅创作、出演了自己的第四部戏剧《黛蒙德·莉儿》。,该剧本在1928年于百老汇首演并获得了好评并于次年1月在全国进行了巡演。《黛蒙德·莉儿》讲述的是一个在1890年代纽约的故事,围绕着主角黛蒙德·莉儿展开,她是一个美丽而性感的女性,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机智在社会上取得成功。梅在演绎时对话经常包含性暗示和双关语,这使得这部剧在当时显得非常激进和具有争议性。由于其大胆的风格和内容,经常与审查制度发生冲突,需要不断调整以满足审查要求。

尽管《黛蒙德·莉儿》在首演时引起了争议,但它最终还是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并帮助梅巩固了她在百老汇的地位。这部剧的成功不仅展示了梅作为剧作家和演员的才华,也反映了她对女性角色和性解放的贡献,她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女演员之一。

1929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为期10年的经济大萧条。梅的演艺事业也大受影响,剧院纷纷关门,她还要应对有关“SEX”主题戏剧带来的官司。1930年,给了她很大支持的母亲去世,在悲伤之余梅做了个决定,她要到好莱坞去发展,当时她已经是39岁的“高龄”了,搞艺术年龄还是偏年长了。

梅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在那里她开始了新的演艺生活。在大萧条时期,不仅有大量人员失业,还出现了犯罪率激增的情况,人们情绪低落,看不到希望,于是人们走向影院或剧场寻求慰籍。人们一改以往喜欢娇小玲珑、笑容甜美的女星的习惯,转而喜欢上了有丰满身材的性感明星,梅刚好就长在观众的审美点上,她抓住了机会,在好莱坞站稳了脚根。

在好莱坞梅一如既往地特立独行,她坚持根据自己的理解去修改剧本、出演角色。1932年,梅与派拉蒙影业公司以每周5000美元薪酬签约,开始进入电影界。1933年由洛威·舍曼执导的美国喜剧电影《侬本多情》上映,该片由梅与加里·格兰特担任男女主角,这部电影是梅的银幕处女作,她在片中饰演了卢小姐,一个19世纪末纽约的歌手兼夜总会老板。尽管有大把男人向她赠送钻石,她的眼睛却盯上了年轻的帅哥。影片包含了悲剧和音乐元素,改编自梅1928年百老汇剧《黛蒙德·莉儿》。电影以梅的双关语和独白而闻名,尽管她并未在电影中说出最著名的台词“为什么不上来看我一下?”

电影《侬本多情》剧照

《侬本多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并获得了第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提名,这在当时拯救了濒于破产的派拉蒙影业公司,这部电影也是梅与加里·格兰特的第一次合作。《侬本多情》是梅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确立了她独特的银幕形象,她也被称为黄金时代“妖女”,并对她的后续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梅与加里·格兰特再次合作出演了由卫斯理·拉格斯导演的喜剧片《我不是天使》这部电影也非常成功,票房收入高于《侬本多情》,影评家们一致认为这是梅最好的作品,这也使梅一跃成为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女星,进一步巩固了她的明星地位。

自1934年起,好莱坞根据海斯行为准则,对电影的自我审查开始全面生效,梅的剧本受到了严格的审查和删减。

为了反击,梅在剧本中增加了双关语的使用,希望能混淆审查。她于1936年担任编剧并参演了由拉乌尔·沃尔什执导的讽刺宗教的电影《情海奇花》。

1937年,梅出演由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的喜剧电影《每天都是假日》,派拉蒙公司花费了创纪录的100万美元用在了该片制作上,但由于剧本删减等原因导致电影缺乏梅的特色,同时,梅也因为在埃德加·伯根的广播节目中的“下流并且淫荡”的言论受到美国清教徒的舆论攻击,造成本片的票房不理想,梅被列入著名的“票房毒药”名单,同时也导致梅与老东家派拉蒙影业公司分道扬镳。

1940年1月梅在与派拉蒙影业公司解约18个月后与环球影片公司签约,同喜剧演员W.C.菲尔兹合作拍摄了西部剧情喜剧片《我的小山雀》,梅在其中展现了她的喜剧才华,但梅与W.C.菲尔兹合作并不愉快,菲尔兹和梅两人都习惯于成为唯一的主角,他们使用了截然不同的喜剧技巧。菲尔兹喜欢即兴创作,而梅则善用她的双关语,他们都想用自己的剧本演出,结果就是摩擦不断。

这部电影上映后获得了票房成功,菲尔兹获得了评论家的赞扬,梅却受到了批评。梅非常愤怒,不仅拒绝再和菲尔兹一起合作,甚至拒绝和他交谈,也不允许任何人和自己谈论他。

由于梅拍摄电影《我的小山雀》的不愉快经历,梅在1943年即50岁时也考虑过从电影行当退休重返百老汇舞台,但梅的姻亲及好朋友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的导演格雷戈里·拉图弗为避免破产需要一部成功的电影来拯救自己的事业,格雷戈里恳求梅帮助他,出演喜剧电影《The Heat's On》,梅在看完剧本后曾想退出这部电影,但导演又一次说服她参演了。

梅在80分钟的电影中出现了大约25分钟,但由于电影审查的原因,梅拍摄了这部唯一一部几乎不被允许自己写对话的电影。由于电影缺乏梅的双关语,再加上电影本身脆弱的情节,在1943年11月上映时,电影几乎引发的全是负面评论。梅深受打击,自此再未拍摄电影,直到1970年才回归电影。

梅以其独特的性感魅力和机智的双关语在电影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30年代银幕上的性感偶像之一。她的表演风格和个性在当时是相当前卫的,也对后来的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都可从她参与编剧并演出的《夜以继夜》(1932年)、《去西部吧年轻人》(1936年)、《春意撩人》(1937年)、1959年出版的讲述梅的人生和演艺生涯的自传《与德性无关》及1978年音乐剧《六重奏》等体现出来。

1944年,梅重返舞台,出演戏剧《伟大的凯瑟琳大帝》,她演出了190多场。1958年,梅在电视直播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露面,与洛克·赫德森一起演唱了歌曲《Baby, It's Cold Outside》,赢得全场的起立鼓掌。她还作为受邀嘉宾,出席了1959年的《迪安·马丁秀》和1960年的《雷德·斯克尔顿秀》。

1954年,六十多岁的梅·韦斯特创立了一个夜总会并演出,以歌舞为特色演出她早期的一些舞台作品。不想早已不是风华正茂的她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该节目持续了三年之久。

1970年梅在年届80岁时重返影坛,参与了影片《迈拉·布雷肯里奇》的演出,虽然票房惨败,但又一次使梅站到了舆论最前沿,吸引了新生代群体特别是同性恋群体的追捧。

1976年,梅以83岁高龄出演了电影《老相好群英会》,在片中她饰演昔日的电影明星玛洛·曼尼。本片是导演肯·休斯和编剧赫伯特·贝克根据梅1926年的戏剧《性》改编成浪漫爱情故事拍摄的,由85岁的梅和32岁的提摩西·道尔顿出演男女主角。媒体评价配角阵容相当古怪,这是梅的最后一部电影和最令人震惊的银幕角色,是有史以来最恐怖的恐怖电影之一。

梅有过一段婚姻,但这段婚姻是包办的。她的母亲玛蒂尔达将歌舞演员弗兰克·华莱士介绍给了女儿。尽管梅并不喜欢弗兰克,但在母亲的敦促下,1911年4月未满18岁的她还是与弗兰克结婚了。婚后不久,他们就分居了。梅继续投身于她的事业,并与一些男性交往,但这些关系都未能持久。梅与弗兰克的婚姻持续到1943年,在丈夫不断索取金钱后,梅终于不愿意再忍,与弗兰克分手,继续她的单身生活。

在晚年,梅遇到了保罗·诺瓦克,保罗是梅夜总会的团员之一,他们之间的恋情虽然受到了年龄差异的争议,但保罗对梅非常关心,并陪伴她度过了人生的最后26年。在梅去世前一年,她曾表示保罗是她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并由他陪伴送她最后一程。

1980年11月22日,梅·韦斯特因中风在美国加州去世,享年87岁。

灵澈综评:梅·韦斯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性解放的积极态度而闻名,她在演艺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一个文化象征。她的个人感情生活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她始终保持着独立和自我,她的事业和才华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