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脱口秀 | 十年后,《如父如子》仍有现实意义

日本明星 4 0

是枝裕和近期陆续在中国各类场合中露面,既有媒体见面会,也有时尚秀场。电影《如父如子》月初登陆国内影院,确实需要宣传造势。十年前的作品,随着观众年龄阅历递增,愈发能从影片中看出更多意味。

两家人在医院抱错了孩子,这类极端事件可以上头条新闻,阿莫多瓦也拍过类似题材的《平行母亲》,讲起来很容易滑向奇情故事。《如父如子》并未想讲一个戏剧化的故事。是枝裕和的处理,更多是以这一事件为契机,写出一个成年男子——福山雅治饰演的父亲野野宫良多——如何真正成长为一位父亲的过程。在后来出版的《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一书中,导演称父亲的性格一开始就交代清楚,然后将压力一点点施加于他,看他如何应对困难,“是相当正统的戏剧拍法”。

没拿上岗证,也配当父母?类似追问近年来越来越多。发现病症容易,更重要的是勘察到底,以及如何治病救人。在《如父如子》里,福山雅治演的父亲就被端到无影灯下,一举一动,一笑一悲,皆被无情记录。不管有无发生后来的事故,他的一些教育观念也值得探讨,比如认为孩子性格温吞,“在现在这个时代,只会吃亏”。得知儿子并非亲生后,第一反应竟然是“果然如此”,因为不能接受孩子不像自己一样“优秀”,他永远像加足油门的列车。当然可以把责任推脱给时代与社会,但肉眼可见,下一代身上的诸多问题,与父母履行职责不力大有关系。福兮祸兮,抱错孩子一事,终于让他们有机会真正反观己身。

以事业为由,没有陪同孩子一起成长,这样的父母还是能够映射当下一些家庭的问题。得知真相后,福山雅治演的父亲摩拳擦掌开始一场战争,大不了把两个孩子都争抢过来,因为家境还算殷实。这也正常,以当时他的自私心态而言,这是最容易做出的决定。但是两个孩子、两个家庭即将面对的问题,并未解决。后来两家只得交换孩子,问题随之酝酿更至爆发。《如父如子》没有诉诸狗血桥段,而是以两个孩子来到新家庭的细微反应,道出个中艰难与无解。父亲这才不得不开始灵魂拷问,首先向自己的父亲及继母道歉,回溯成长历程,发现问题根源。

真诚的感情不容背叛,哪怕对方是一个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小孩。福山雅治演的父亲从相机里看见孩子临别前偷拍自己熟睡时的照片,开始哭泣。这一笔设置得或许过于刻意,但是没有这些照片,总会有其他生活痕迹,启发他触动他,一根导火索彻底引爆全面反省。片中另一位父亲的对白更有人味。他说当初在医院是看着亲生儿子庆太的脸起了琉晴的名字——琉晴这个名字给了抱错的那个孩子——但现在怎么看庆太这张脸,都觉得他应该就叫庆太。名字是父母赋予,但在成长中名字又与孩子血肉相融,合而为一,再难拆散。也是以这位父亲为镜,当事人才会幡然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