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与前夫珠联璧合 也爱写作 为什么会离婚?

港台明星 5 0

琼瑶前夫叫庆筠,比琼瑶大了六岁。琼瑶当初21,他27。是台大外文系的高材生,也爱写作。多好的一对,要是当初不离婚。那两个人的人生会与现在截然不同。琼瑶也不会遭到这么多非议。(仍然在,93岁。)

可是他们的婚姻只持续了五年。

在作者看来主要的原因是庆筠没有跳出大多数男人的胸襟……被虚荣心缠绕,

嫉妒心泛滥……

看看他们当初是怎么认识的?琼瑶经历了什么?

琼瑶第一任丈夫究竟是什么样的品性?

他考上了知名大学,进入当时看好的机电系。发现自己痴迷于文学,果断转到外文系重新学习。因此,大学一共读了7年。

他的祖籍是浙江。

他还是个孤儿。

因为寻亲随父母去台湾途中走失了。那时已经高中毕业。几经努力终也没找到父母。

他失去了父母的关爱,缺失了家庭的温暖。更是没有了生活来源。

他知道要活下去,全靠自己拼搏努力。

他顽强、不怕苦,什么活都去干,积少成多攒着生活费。硬是靠自己供自己读完大学。这在当时也是了不起的。

他痴迷文学、爱好历史,到了疯狂地步。他心心念念要想完成一部有分量的历史小说。可是始终找不到方向。有一天他来到琼瑶家里,想向琼瑶父亲请教。

【琼瑶的母亲出身名门,也曾是才女。那时是一位优秀的中学老师;父亲陈致平是一位著名的大学教授】

那天父亲不在家,两度没有考上大学的琼瑶正和弟弟玩牌,三缺一,庆筠加入其中。

聊天中,发现琼瑶也爱文学,这使庆筠喜出望外。他们两个似乎都有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越聊越感觉情投意合……

于是他们成了朋友。庆筠有空就会过来和琼瑶聊写作。

那时的庆筠已经在各大报纸发表过不少作品,加起来有厚厚一摞。

他自豪地告诉琼瑶,自己就是用这些稿费为自己付学费,生活的开支也全仗着稿费。

在琼瑶眼里里,庆筠是自己创作的前辈。有才又有理想,还很能吃苦。

琼瑶后来也有文字评价过他:“胸怀大志,使我不能不刮目相看。”

当时琼瑶正焦虑于投稿无望,遇到如此优秀的庆筠,内心钦佩不已。

庆筠的一举一动常常让琼瑶震惊。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宏伟创作目标,竟然放弃那些优渥体面的工作(不利于创作)。以至于让自己一贫如洗。

他却毫不在乎。

那时庆筠在台大服兵役。他发誓:“等服完兵役,我要全心投入,去写一些真正有血有肉有生命有价值的作品!”

庆筠他看不上琼瑶写的内容,对琼瑶的文章意见很多。他说你那纯粹就是故事,你总写故事,还会有进步吗?

庆筠写作总是要先规划,搭架子,立大纲……他对自己要求极高。开始不满意就不断的否定自己。

他说自己已经发表的作品也没有任何价值,都是用来骗稿费的。

琼瑶不同,她想到就写,不停的写,没有那么多规矩、套套。

琼瑶当时面临家庭的压力很大,母亲始终认为她应该考大学。不然我们整个家族都没有颜面。一再反复叮咛,你应该把所有时间用在复习功课上。

这时候,庆筠提醒琼瑶:“志在写作的话,读不读大学都一样。与其浪费时间考大学,不如现在就去写。”

【这句话让琼瑶有了一直写下去的决心和勇气。】

后来他找到一个教会学校当老师,每天只有两节课,其余时间就用来写作了。

学校见庆筠无住地,腾出杂物间给他住,几块木板架起一张床。那破败的房间,几乎要坍塌。

房间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张床、一把竹椅和一张小木桌。

庆筠不在乎,他说:“有桌椅有纸笔就够了,有决心就够了!”

他们两个相识7个月,就结婚了。

庆筠的求婚宣言是这样的:“与其分在两处,各人孤独地写作,不如聚在一起,结伴写作!”

他们都穷,但是他们都心怀大志,心心相印。创作、投稿、出版,是他们的美好的愿望。

他们相互扶持、鼓励和安慰,成为艰难困苦时光中的调味剂。

结婚后的庆筠,仍然白天赶去上班,下午或晚上坚持写作。

在创作的路上,庆筠虽然勤奋。也在不断写,但是他对自己要求太高,摇头耸肩,总是不断否定自己。常常是一边写,一边就撕扯掉,边上的纸篓满了就按一下,满了就按一下……撕扯完了,常常人也就倒下。跟着就唉声叹气。

一天下来,废纸一大堆,总也出不来成果。

两个人的生活捉襟见肘。

琼瑶开始研究报纸“副刊”,写一些“小小说”,“投其所好”。偶有文章能发表,稿费用来补贴家用。

早出晚归的日子里,庆筠仍然坚持将晚上的时间用来写作。

除了上班,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了。

他们两个都是全身心投入创作。但都不是很顺利。琼瑶偶尔还是有一两篇发表,庆筠却付出很多,投稿很多,终未见成果。

后来琼瑶怀孕,即将生产的时候,庆筠被选中公派出国。

庆筠不时写信给琼瑶,请求经济支援。琼瑶这个时候是寄宿在娘家。琼瑶那阵是够艰辛了,一边带孩子一边奋笔疾书写短篇,然后把换取的稿费寄给庆筠。

庆筠不在家的日子里,琼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情人谷》等作品。这些作品让琼瑶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谁曾想却变成了他们婚姻破裂的导火索。

外出结束,庆筠回到台湾,继续那白天上班,晚上写作的生活。

庆筠已经没有了当初静心创作的状态,加上孩子哭闹,庆筠的写作常常一无收获。

他总是有新的想法,总是有新的高度,永远不满意。只在为纸篓制造废纸。

日子飞快的过去,庆筠回到台湾继续着前面的日子,一直不停的写,又不停的撕扯。成了他的写作常态。

琼瑶的《窗外》成了他们离婚的导火索。

后来,琼瑶和丈夫的关系紧张起来。他表面上沉闷压抑,其实内心还是充斥着嫉妒?

有一天,庆筠在琼瑶面前发泄了:

我给了你创作条件,你给了我什么?事实上,你是在阻碍我。你害了我……

庆筠开始自暴自弃……彷徨、疑惑,被失落感包围。

他下班不再回家,人没有了写作的状态。

跟同事打牌赌博,晚归成了常态。

他看到妻子勤奋的样子,就想发火。因为这时候,琼瑶投递的作品,大部分都能发表。

庆筠陷入了长期抑郁和被挫败感砸伤的心理状态中。

自己曾是高材生啊!比琼瑶厉害一百倍……

他内心焦灼痛苦,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潭中。

如今自己哪里都不如她……

他无法忍受同事的眼光。内心怎么也也找不到平衡。

庆筠始终认为是琼瑶害了他,泯灭了他的写作才华。

他的自我期待值太高了,才会感觉自己跌入了深渊。

琼瑶和丈夫之间的摩擦多了起来。他说的最多的总是你害了我。

“那我们离婚吧!我不能成为你创作的障碍。”琼瑶果断提出了离婚。

离婚后,

琼瑶忍痛把孩子送到托管班,利用上午的时间,用决心和意志强迫自己完成写3000字文稿。

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恒心,写了不少中篇,如《寻梦园》、《黑茧》、《幸运草》。

如此不停产出,得到了编辑的认可,并收到编辑约稿长篇的来信。

离婚后,庆筠走上另一条路。

他没有全身心写作,没有去清水。而是回归铝业公司继续做公务员,直到退休。

庆筠的经历,琼瑶的状态,告诉热爱写作的人们,要想更好的创作。创作者必须保持什么样的姿势。

果戈理曾说:“写作的人像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

标签: 写作 离婚 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