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28日,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工作坊在北京举办。11位国内外知名导演、业内专家进行授课并对入选项目主创代表进行案例指导,1.5万余人参加培训,共同探索影像的创新表达和国际传播新路径。以下为创作计划导师魏克然·钱纳的授课内容精编,以飨读者。
△魏克然在工作坊授课
拥抱数字时代:为Z世代观众创新内容
生活在21世纪的数字时代,年轻一代的社交互动、信息获取和内容消费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而是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即时获取并分享信息。这种跨越国界的联系让他们对内容的期待更加多元和开放。
今天的年轻受众更容易受到社交媒体和数字文化的影响,积极参与在线内容创作,而非仅仅作为被动消费者。他们好奇、勇于冒险、乐于探索多元文化,因此在进行内容创作时需要加入更年轻、更开放、更多元、更创新的元素,从而打破传统形式,反映这些观众的新鲜视角和不断变化的偏好。
△户外探索纪实节目《探索新境》
以《探索新境》为例,该节目在王一博的带领下,将惊险探索与个人成长融合,通过真实可信的人物和真实故事,结合快节奏、视觉上动态的交错剪辑风格,吸引年轻观众。在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和极端环境的旅行中,观众跟随着王一博的旅程,看到了自己的挣扎和不确定性。此外,节目还强调环境意识和心理韧性等价值观,与年轻人对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关注相一致。
△魏克然在工作坊授课
中国内容出海:本土化引航,驶向深海
面对如何将中国内容本土化以吸引海外年轻观众这一“挑战”。首先,我们必须创作植根于独特文化背景的故事,同时突出普遍相关的主题。以《龙游石窟:无尽之洞》为例,节目通过说唱音乐的加入,将复杂的历史洞见转化为更容易联系和记忆的节奏叙事,让人们对历史的学习感觉像是一次旅行,而不是一堂课。节目创新利用说唱音乐的锋刃和即时性,将历史洞见转化为节奏叙事,让历史变得新鲜、有共鸣、有吸引力,从而弥合传统历史与现代表达之间的鸿沟。
△纪录片《龙游石窟:无尽之洞》
其次,需进一步探索科技与创新主题的“创新”讲述。科技是年轻观众非常感兴趣的领域,例如《制造的原理:中国智造》节目,不仅展示了产品,还深入探讨了创新产品背后的复杂流程。通过关注机器人、自动化和智能系统的现实应用,节目与重视效率、可持续性和现代性的一代人建立了联系。特别是让女主持人主持这一通常男性主导的话题,使观众感到更加触手可及、亲近、个人化。
△首届创作计划成果作品
第三,通过与青年影像创作者进行深度合作,理解Z世代观众,发掘他们的本能,从而共同塑造叙事。“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为专业影视创作者与新锐创作者之间建立了对话平台。在首届创作计划扶持的作品中,部分创作主题如“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得以有机展示。例如,《点亮阿里》通过“日记”形式,以年轻工程师的视角讲述他们挑战生命极限、在雪域高原建设电网联网工程的故事,温馨而又平易近人;《回到土地》则讲述了一对现代农民父女鼓励回归有机农业的故事,通过女儿的视角面向年轻观众和国际观众,并融入了印度类似故事的对比,增添了行为导向性结局。
△首届创作计划成果作品《回到土地》
为今天的年轻观众创造内容时,我们迎合的是以前所未有的全球互联为标志的一代人。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观点之间的共同点远超前辈,因此我们的内容必须在更广泛、普遍的层面上产生共鸣。
为此,影像创作者们需根植于理解这些转变,并进行创新,以满足年轻观众的独特期望。在内容创作上通过融合传统叙事与流行文化元素,融入沉浸式节目形态和交互媒体,从而保持叙事的新鲜感、吸引力、相关性和影响力,触及世界各地渴望分享、讨论和联系的年轻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