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大师刘广宁:提前退休有无奈,丈夫因误诊去世!

内地明星 1 0

在现今社会中,各种娱乐活动和社交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剥夺了我们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然而,一些人在离开这个世界时,依然保持着对人际关系的向往和热爱。

这位配音大师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中,没有选择家人或朋友陪伴在身侧,更没有选择在医院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相反,他选择在自己的工作室中默默离开这世界。

在工作室的中间,有一张他最喜欢的椅子,他常常坐在上面,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一边为电影配音。他的工作室里充满了他的回忆和作品,他的声音在这里回荡,仿佛他从未离开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应该珍惜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间,同时也要学会享受孤独。这位配音大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了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度过,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2020年的端午节,上海的一处普通居所里一片寂静。在这个本该合家团聚的节日里,曾经用声音打动无数观众的配音艺术家刘广宁独自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这位被誉为"银幕后的公主"的配音大师未能见到远在香港和日本的两个儿子最后一面。

疫情严重之际,这个81岁的老人选择一个人在上海生活。动过一次手术后,她的身体状况变得更差。住院期间,医生建议她吸氧,但她担心身体会产生依赖,坚持不用。她是一个有性格的人,遇到困难只会咬牙挺住,绝对不会被外物所牵绊。

“妈妈在医院独自面对最后的时刻,而我们却无能为力。”两个儿子远在千里之外,只能通过电话传递他们的思念和关切。而在大洋彼岸,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老同事和潘世炎教授的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位配音界的杰出前辈送上了最后的告白。

消息传到了日本,《生死恋》的女主角栗原小卷发来唁电,表达了对刘广宁女士诚挚友情和关心的感激。我们一起,用卓越的工作交出了精彩的成绩。这两位艺术家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出了他们跨越国界的深厚情谊。

她带着如同她一生对配音事业坚守的低调离开,悄无声息,没有引起人们的注目和轰动。她的声音塑造的那些经典角色,早已深深烙印在几代观众的记忆中,就如同她的名字那般熟知且无法忘记。

许多人都很难想象这位曾为《望乡》和《魂断蓝桥》等经典电影进行配音的艺术家,最后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世间。但无论你是谁,生命的离别始终都是那么的冷酷无情,不会因为你是某个领域的大师就有任何优待。

刘广宁的配音生涯的起点,是从她在1960年写的那封改变命运的自荐信开始的。

彼时的她已经向各大艺术团体投递了上百封求职信,但均如石牛入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然而这一次,上海电影译制厂对她这个执着的女孩伸出了援手。

在一个有七个人的考场上,刘广宁通过朗诵一首诗和引用几段电影台词,成功地打动了译制导演时汉威。

然而,挑战才刚刚开始。

新人刘广宁的第一部戏是保加利亚黑白电影《第一课》,站在录音棚里,她紧张得浑身发抖,脑子一片空白。

那时录制录音用的胶片都需要外汇购买,非常昂贵。一句话说错,整部戏都得重录。等到配音结束,她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这种压力反而让她对配音艺术产生了深深的痴迷。她会在无工作的时候搬个小板凳坐在录音棚里,整日整夜地观察和学习,就是为了磨练自己的技能。

在上译厂的录音棚里录音可不是一件舒适的差事。天气转热时,室内温度几乎能升到40度,只有两台年迈的电扇拼命呼呼转动,勉强带来一点微风。

然而,也正是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刘广宁为《天鹅湖》《苔丝》《白衣少女》等一部部经典电影注入了灵魂。

你知道吗?她有次在配《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时候,吃饭时不小心说出了“我要杀了你”这句台词,全家人都被吓了一跳。

还有一次,深夜在走廊里大声喊"着火了",把隔壁工厂的工人都叫起来救火,结果却是一个大乌龙。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刘广宁凭借在《天使的愤怒》中为詹妮弗成功的配音表演,赢得了第5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

她与李梓、赵慎之被称为配音界的"三朵金花",在经典电影《望乡》中的合作更是成就了一段难以忘怀的佳话。

但刘广宁从未满足于现状。每次接到新角色,她都会把台词带回家反复揣摩。有时角色情感起伏太大,她配音时心理和情感消耗极大,甚至因大脑缺氧差点晕倒。

这就是刘广宁,她倾力于用声音雕琢艺术,致力于把配音工作视作是一个培育角色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对口型表演。

这份执着使得她在配音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但也是最复杂的一件事。如今,离婚率一直在攀升,如何维护一段长久、稳定的婚姻成为了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其实,婚姻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首先,婚姻并不是两个人互相吸引就可以了,它需要双方的付出和努力。在一段婚姻中,两个人需要相互支持、理解和包容,而不仅仅是享受对方的优点。

就像所有的关系一样,婚姻也需要不断地沟通交流,解决问题,保持激情和新鲜感。

其次,婚姻需要双方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这也是导致离婚率升高的原因之一。

如果双方不能在某些问题上达成共识,那么婚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在选择伴侣时,我们应该考虑到双方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是否一致。

最后,婚姻需要双方有足够的信任和忠诚。在婚姻中,信任和忠诚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维系婚姻关系的基石。如果双方不能相互信任和忠诚,那么婚姻就会变得非常脆弱,容易破裂。

总之,婚姻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双方的付出和努力。在选择伴侣时,我们应该考虑到双方的价值观、生活目标和信任忠诚等因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段长久、稳定的婚姻关系。1962年,通过同事介绍,刘广宁结识了比自己大5岁的潘世炎,这一年成为了她人生的转折点。

潘世炎是个非常有故事的人。他从小便失去了父母,14岁时就参加了新四军新安旅行团,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学会了跳舞和拉小提琴。

他不论严冬酷暑都坚持在雪地或凉水中练琴,只为了对音乐的那份热忱和执着。

1963年,这对才子佳人步入婚姻殿堂。当时单位住房紧张,要不是著名歌唱家任桂珍大方让出一间房,这对新人可能都找不到婚房。

就在这个租借来的小屋里,他们过起了甜蜜的二人世界。

在那个年代,绝大部分女性会选择放弃事业,回归家庭。然而,潘世炎却不同于其他女性,她有着独到的见解,她毅然选择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

她担任着上海歌剧院管弦乐团团长的职务。

潘世炎不仅负责买菜、做饭,还要照顾孩子。每当配音完成的刘广宁回到家,劳累的她疲倦得甚至不想开口。他便无声地让妻子在沙发上休息,自己则接手了家务。

刘广宁几乎是全程亲自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因此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配音事业中。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的支持。"刘广宁经常这么说。他,一名才华出众的音乐人,以其独有的方式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厚谊。

在刘广宁的辛勤付出下,原本狭小的两居室变成了他最温暖的避风港。

在生活中,这对艺术家夫妇的恩爱让人十分羡慕,潘世炎不仅仅是刘广宁的丈夫,更是她事业上坚强的后盾,他默默的支持自己的妻子,让她能在配音界取得不凡的成就,闪耀发光。

如此美好的幸福,本该是久久难忘。可人生总是充满了无常,让人措手不及。尽管如此,至少在那些快乐而充实的时光里,他们共同经历着生活的起起落落,一起分享并承受着一切。

1992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回顾1992年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南巡讲话: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谈话强调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他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南巡讲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南方谈话: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谈话强调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总之,1992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92年,刘广宁已经53岁了,站在了人生的转折点。

这一年,原本和谐的上海电影译制厂的环境因为老厂长陈叙一的退休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此时,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已经开始逐渐影响到这个曾经宁静的地方。

本来录音棚墙上的标语“翻译剧本要有味,配音演员要有神”依然在,但人心已与昔日不同。

现在一些人的私心开始膨胀起来,他们无法容忍别人的存在。曾经那种为了艺术而奋斗的纯粹氛围逐渐被功利思想所侵蚀。

刘广宁对此感到十分痛心。

"要不我们去香港吧?"这个想法不是突如其来的。刘广宁在香港有很多亲戚,两个儿子也想去那里求学。权衡再三之后,她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意外的决定:提前办理退休,举家移居香港。

从配音界的"金花"转型为普通话老师的刘广宁,生活开启了新的篇章。她在香港教授律师、政府官员和演员说普通话,每天在电车旁的咖啡馆里匆忙吃午餐和晚餐。

她的生活方式可能很忙碌,但她的内心充满了活力和愉悦。

此外,她还为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录制了大量教学录像带,还承担了《现代汉语词典》词条的录音工作。

潘世炎一直是她最坚如磐石的后盾,他在香港教授小提琴的同时,还要兼顾起两个儿子的生活琐事。虽然过着忙碌却充实的日子,但是他们的生活一直都处于平淡而安稳的状态。

2008年,16年过去了,刘广宁的两个儿子已经各自成家立业。大儿子在香港创立了一家公司,小儿子则在日本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

在老同事苏秀、曹雷、赵慎之的劝说下,夫妻俩决定重返魂牵梦萦的上海。

谁能想到命运会开这样一个残酷的玩笑,就在潘世炎回沪不久,因为医院的一次误诊,仅仅三个月后他的生命就画上了句号。

刘广宁的伴侣突然离世,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曾经幸福的小家只剩下她一个人。

人生充满未知,不知道下一个转角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在那16年的香港岁月里,他们互相扶持,共同谱写了人生的乐章。

标签: 配音 误诊 刘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