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脱口秀引进国内的黄西,为什么得不到大家的认可?

内地明星 2 0

2021年的《脱口秀大会》舞台上,黄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谁能想到这位曾经在白宫晚宴上让拜登笑得合不拢嘴的男人,如今却要和年轻选手同台竞技?

更讽刺的是他还遭遇了主持人李诞略带嘲讽的"温馨提醒"——"老师已经选择退出比赛了,或许家里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吧"。

这个曾让整个白宫都为之倾倒的华裔喜剧人,为什么偏偏在自己的祖国水土不服?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办

说起黄西在美国的辉煌时期,那可真是开挂的人生巅峰啊!

2009年他带着一张普普通通的东方面孔,硬是闯进了美国人心中的春晚——《莱特曼秀》。

台上的黄西看起来平平无奇,一身老式眼镜配传统西装,活脱脱一副理工男的标配。

但当他开口的那一刻,全场的气氛瞬间就不一样了。

他用独特的幽默感和智慧魅力,让整个演播厅笑声此起彼伏。

更绝的是当他准备谦虚地退场时,一位工作人员激动地朝他使眼色:"快回来!回到你的位置上!"

这一炮打响后他就像开了挂一样,哈佛、耶鲁这些顶级学府的大门都向他敞开。

那些平时高冷的常春藤学子,见了他就像追星一样激动:"黄老师,您就是我们的偶像啊!"

要说最惊艳的表现,还得是2010年的白宫之夜。

穿着一身笔挺西装的他,面对美国总统拜登,愣是做到了"调侃不失礼,幽默有分寸"。

"尊敬的总统先生,我读过您的自传,今天见到真人发现书里写的远不如您本人精彩。"

这番既谦逊又带着东方式幽默的开场白,直接让拜登笑得合不拢嘴。

台下掌声雷动拜登更是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说:"太棒了!实在是太棒了!"

这次演出简直就是神助攻,直接把他送上了《纽约时报》的头条。

他的名字竟然和诺贝尔奖得主、知名音乐家这些大佬并列,成为了最杰出的华裔移民代表之一。

从此这个来自中国的理工男,摇身一变成为了美国喜剧圈里的一匹黑马。

一个能在白宫舞台上让美国政要捧腹大笑的华人,这在美国喜剧史上可是开了先河啊!

谁能想到这个在白宫光芒四射的喜剧大师,竟有着这样一段"凤凰男"的励志故事。

1970年黄西出生在吉林长白山边境,那地方离传说中有水怪出没的天池,也就隔着几个村子。

但小黄家哪有心思去看什么水怪,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他们的贫困。

一面破破烂烂的土墙,一间摇摇欲坠的草屋,再加上一头年老体衰连奶都挤不出的老母牛,就是他们全部的家当了。

更让父母头疼的是,这个小子从小就是个刺头,上课画画写写没个正形。

遛课打架都是家常便饭,有时候甚至跑到工地上顺砖玩,没少挨街坊邻居的数落。

有一次他和高年级同学打架被揍得鼻青脸肿,对方家长还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

那家长指着他爸的鼻子放狠话:"你儿子这样,这辈子别想上大学!"

但天才这种生物就是这么神奇,某一天他突然开了窍,学习成绩简直像开挂一样疯狂上升。

最神奇的是他的学习方法,从来不搞深夜苦读那一套,晚上九点准时上床睡觉。

先看新内容再预习旧知识,这种反着来的学习方法,硬是让他杀出了一条血路。

就这样这个曾经的"问题少年"不仅考进了中科院,还选了一个最难啃的硬骨头——有机化学专业。

更厉害的是他在考试中拿下了史无前例的满分,把一众清华北大的高材生都给比下去了。

天才的奇葩之处还不止于此,你们绝对想不到他是怎么追到校花的。

那是1993年黄西遇见了来自东北财经学院的校花金研,那可是一等一的校园女神,追求者能从宿舍楼排到教学楼。

但我们的理工男可不是等闲之辈,愣是开发出了一套"笑话攻略法"。

每天晚上七点半,掐着点给金研打电话,从不告白就是聊天气、说笑话。

这一招高明啊美女每天都能被逗得眉开眼笑,还不会觉得你有什么企图。

用了一个月后黄西突然玩起了"失踪",高烧几天没打电话。

这一招更绝直接让校花坐不住了,主动发起了约会邀请。

就这样这个当年的"丑小鸭"用实力证明:颜值不行,智商来凑照样能收获一段神仙爱情。

有了爱情和事业的双丰收,2011年的黄西觉得是时候回国大展拳脚了。

毕竟在美国已经混得风生水起,回到祖国发展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儿吧?

然而现实给了他一记重重的耳光。

刚开始倒还不错,在清华、传媒大学等八所名校巡回演讲,台下掌声不断。

鲁豫、柴静这些一线主持人也都对他抛出了橄榄枝,节目效果看起来还挺不错。

但好景不长2013年,他和陈蓓蓓主持的央视节目《是真的吗?》突然就停播了。

这种"莫名其妙"的结局,让黄西有点措手不及。

更尴尬的是他后来和孟非合作的节目,居然被网友吐槽是"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嘉宾"。

这落差来得也太快了吧,前脚还在白宫风光无限,后脚就在国内被嫌弃得体无完肤。

2015年到2016年间,不信邪的黄西决定来个全国巡回演出。

他想着或许是电视节目的形式限制了发挥,现场表演总能找回在美国的感觉吧?

结果好嘛观众们看着他引以为傲的段子,愣是一脸"你在说啥"的困惑表情。

那些在美国能让总统都开怀大笑的包袱,到了国内却频频踩空。

就像一个厨师端出了自己最拿手的菜,却发现食客们完全不买账。

最让他郁闷的是,在美国随便一个话题都能聊出包袱。

可到了国内能说的话题少得可怜,好像除了自嘲就没啥可说的了。

那种束手束脚的感觉,就像穿了一双尺码不对的鞋,走哪儿都别扭。

这种从99%的话题自由度,直接跌到只能在小圈子里打转的落差,简直让人窒息。

经过这一连串"水土不服"的经历,问题的本质终于浮出水面了。

不是黄西的幽默感出了问题,而是他的笑点和国内观众压根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这就像是用筷子的高手去了刀叉的国度,结果学会了刀叉回来,却发现家里人更习惯看你用筷子。

在美国他可以肆无忌惮地调侃总统,观众会为这种冒险精神喝彩。

可在国内这种尺度就像是辣椒面撒多了,呛得观众直咳嗽。

黄西这个深谙哲学的理工男,在美国如鱼得水,却在国内寸步难行。

他就像一个被夹在中美文化夹缝中的"文化杂交品种"。

在美国他靠着东方式的智慧和幽默杀出重围。

回到国内他的美式幽默却显得格格不入,仿佛一个误入宫廷的街头艺人。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古话。

同样的幽默却因为土壤的不同,结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果实。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这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差异依然像一堵无形的墙,让人望而却步。

也许黄西的故事告诉我们:幽默这朵花,开在哪里都得先适应那里的土壤。

不过话说回来也许我们更该反思:是我们的笑点真的高到天上去了,还是我们的包容度还停留在地上?

标签: 脱口秀 国内 黄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