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史上首位亚裔女星 形象被刻在美国硬币上的华人女性—黄柳霜

欧美明星 2 0

说起好莱坞华裔女星,影迷们可能大多会脱口说出刘玉玲、杨紫琼等女星的名字,但今天灵澈要跟大家介绍一下好莱坞首位华裔女星、首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星的华人演员——黄柳霜。

黄柳霜

黄柳霜,女,1905年1月3日出生于美国洛杉矶唐人街北面的花街,她是第三代美籍华人,黄柳霜是家中7个孩子中的老二。她的祖父作为第一代美籍华人于1853年从广东台山来到美国加州普莱瑟县密歇根山淘金矿区淘金,后因抓住了商机开了两家商铺而在美国扎根。

黄柳霜的父亲黄善兴年轻时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他在中国娶了一位妻子并于1890年生了一个儿子,后来为了赚钱,19世纪90年代末,黄善兴回到了美国,但他的妻儿因不愿意跟到美国而留在了国内。黄柳霜是黄善兴在美国结婚娶妻后生的女儿,他们于1901年结婚,黄柳霜的妈妈在美国出生,会说英语,但她不愿意和白人接触,喜欢在家里用台州话聊天。

黄柳霜的父母在洛杉矶开了一家洗衣铺子维持生计。1910年,黄家搬到了与唐人街隔着两座山的费古洛街,她家是该街区唯一的一户中国家庭,周围邻居大多为墨西哥人及东欧人,由于生活环境较为单一,黄柳霜和姐姐很快融入到美国文化中,变成了真正的美国女孩。

黄柳霜和她姐姐最初是在附近的公立学校就读,虽然姐妹俩努力融入,学着白人说话打扮,但由于当时的种族歧视非常严重,姐妹俩经常受同学的欺负,黄柳霜甚至天天被坐在身后的白人同学用针扎,原因是他认为黄柳霜是华人,没有痛觉,而黄柳霜穿6层衣服仍无法抵御针的穿刺!为了减少伤害,黄柳霜的父母就将她们转学到了中国长老会学校。学校的授课方式仍为全英文授课,老师都为白人,学校除讲授算数及英文外还教授基督教的一些价值观念。除此之外,为了学习中文,黄柳霜还会在每天下午和周天的时间去中文学校学习。

当时恰逢美国的电影产业从美国的东岸西迁至洛杉矶一带,经常会有一些拍电影的剧组去黄柳霜家附近取外景,受此影响,黄柳霜很快迷上了看电影,有一次她给客户送洗好的衣服,客户给了她一笔小费,她毫不犹豫地买了张电影票去看了电影。后来她常常伪造请假条逃课,用省下的午饭钱花5美分去看电影。黄柳霜每次看完电影回家,都会躲在屋子里模仿演员的动作和表情,时而流泪时而欢喜,她父亲对她这一爱好非常不满,认为耽误了学业,还经常为此拿竹棍打她,但黄柳霜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从事电影行业。1921年,在洛杉矶中学念书的黄柳霜受了情伤无心上学,决定为理想放弃学业,立志成为一名演员。

黄柳霜9岁时,常常恳求在她家附近的导演给她电影中的一个小角色,为此她还获得了“c.c.c”的绰号,这是“好奇的中国娃娃”的英文首字母。在黄柳霜14岁时,黄柳霜用自己的英文名和中文姓氏取了艺名:Anna May Wong,她瞒着父亲参与了电影《红灯笼》的演出,在片中扮演一个提着灯笼的小女孩。自此,作为最最少数族裔的女演员,黄柳霜所扮演的所有角色几乎均为这类角色,在电影学上被统称为“蝴蝶夫人”。

在19世纪、20世纪初期的美国,充斥着对少数族裔的歧视,美国接连出台了多部种族歧视法令,好莱坞的荧幕上充斥着所谓的“东方主义”,即白人男性拯救了受苦受难的东方女性,这些东方女性总是无怨无悔地付出,她们顺从、天真等等。

1922年,黄柳霜参演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海逝》就是这种题材的电影,这也是美国首部彩色电影。在剧中黄柳霜扮演一个爱上白人男人又惨遭抛弃的华人女孩莲花,她含辛茹苦把白人男人与她所生的孩子带大,几年后男人回来了,她以为男人幡然醒悟来接她,但没想到男人已然结婚并带着妻子回来,女人伤心不已,忍痛托孤后投海自尽。影片充斥着与白人恋爱的东方女性最后都没有好下场的基调。

该片的成功引起了美国电影之父大卫·格里菲斯的关注,他与黄柳霜签了约,而黄柳霜自此也成为进军好莱坞的首位华人影星。

电影《海逝》剧照

在那个时代的美国,还充满了对华人的偏见及误会,在他们的文化中,龙(Dragon)通常被描绘成一种邪恶的生物,是长有翅膀、尖角、四肢带刺且能够喷火的怪物,全身布满了坚硬的鳞片。它们常常与邪恶联系在一起,被视为恶魔撒旦的化身,是英雄们必须战胜的对象。在荧幕中,华人也常常以邪恶、狡诈、凶狠的形象被展现。

1924年,黄柳霜在D.范朋克主演的神话片《巴格达窃贼》(又译《月宫宝盒》)中扮演蒙古奴隶,在与道格拉斯·范朋克等巨星同台竞技中,虽然在片中黄柳霜扮演的不是主要角色,但片中她成功地扮演了背叛主人、阴险、狡诈又狠毒的女奴,这给她带来了很高的赞誉。片中黄柳霜穿着暴露,人物形象负面,这也引发了黄柳霜家人对她的不满。在国人心目中,戏子本身就无地位,况且还是扮演这种损害形象的角色。很长一段时间她与家人一直处于不睦状态,她搬离了自小长大的家庭,开始独居生活。

电影《巴格达窃贼》剧照

虽然黄柳霜的演技得到了认可,但美国在1850年通过的《反异族通婚法》成为了黄柳霜演艺生涯的重大障碍。根据该法,她无法在荧幕上与任何欧美男演员接吻。而当时默片时代美国唯一稍有名气的亚裔男演员只有早川雪洲。彼时东方角色通常由白人饰演,因此,除非能有与之搭档的亚裔男主角,否则黄柳霜绝无可能出演女主角。

1926年,黄柳霜与诺玛·塔尔梅奇参加了好莱坞中国剧院的动土典礼,她为该剧院安上了第一颗铆钉。但她始终未曾获得在剧院水泥地上留下手印脚印的殊荣。

在《巴格达窃贼》成功之后的好几年里,黄柳霜出演的角色无非就是一成不变的,天真且自我奉献的“蝴蝶女”或是诱人而危险的“龙女”。

1927年,黄柳霜参演了电影《旧金山往事》,无一例外地又扮演了华人妓女。此时,黄柳霜感到她在好莱坞电影里演出的角色不是女仆就是妓女,这全都是按西方人观念塑造的“中国娃娃”形象:艳丽、暴露、软弱、屈从于男人的淫威。为了寻求角色上的突破,黄柳霜决心前往欧洲。

1933年黄柳霜在接受来自《电影周报》的记者采访时,诉说了心中对于自己那些曾经在好莱坞所扮演角色的不满。她说“他们只让我演那些角色,我真是烦透了。”谈到自己的东方脸,她说:“好莱坞似乎容不下我,因为制片人宁可让来自匈牙利、墨西哥的演员,还有美洲印第安人而非真正的中国人来扮演那些中国角色。”

黄柳霜于1928年移居伦敦,开始在英国的电影和戏剧舞台上发展。她在英国拍摄了多部电影,其中最为有名的是1929年拍摄的电影《唐人街繁华梦》,这部电影也是她出演的最后一部默片。在这部电影中,她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展示了她在舞蹈和表演方面的才华,也使她获得了国际声誉。

1929年,伦敦的制片人罗勒·迪安买下了电影《灰阑记》的版权,他安排黄柳霜与劳伦斯·奥立佛共同出演。这部电影是根据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同名戏剧改编的,讲述了一个关于母亲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悲剧故事,这次合作不仅展示了黄柳霜的才华,也体现了当时欧洲电影界对于多元文化背景演员的接纳和欣赏。

旅欧三年,黄柳霜认真学习英式英语、德语和法语,她对所扮演的角色细致入微的把握给她带来了很高的评价。华人面孔的黄柳霜在欧洲刮起了一阵旋风,她的写真集登在法国著名杂志《名利场》上,英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等国报纸都刊登了关于她的大量报道,英国王室也曾约见她,黄柳霜引发了“东方效应”。

在德国的日子里,黄柳霜和演员莱妮·里芬斯塔尔成了形影不离的挚友。在她一生中所拥有几个女性朋友中,有玛琳·黛德丽和塞西尔坎宁安,她因此而传出了有损她公众名声的同性恋绯闻。尤其是人们臆测的她与黛德丽的关系的流言,使得一直极力反对她的演艺生涯的家人相当难堪,因为在当时,演员根本不是什么光彩的职业。

1930年,随着黄柳霜在欧洲的声名鹊起,好莱坞的派拉蒙影业邀请她重回好莱坞,主演电影《龙女》,但这一次她的银幕形象也没能突破多少,在片中黄柳霜饰演的是辱华角色傅满洲的女儿龙女。她的角色性格复杂,既有美丽妖艳的一面,也有阴险狠毒的一面。她以美色诱惑男人,在白人世界兴风作浪,对白种男人而言,她既充满了诱惑,却又极度危险,她所扮演的傅满洲的女儿,是“黄祸”的拟人化身,反映了当时西方对东方的恐惧和偏见。

1932年,黄柳霜与玛琳·黛德丽共同主演了热播影片《上海快车》,她与黛德丽的角色都是“茶花女”一样的交际花,虽角色轻重差不多,但两人的片酬却差距很大,黄柳霜在该片中的片酬仅为6000美元,而玛琳·黛德丽的片酬则高达78166美元,反映了当时好莱坞对华裔演员的不公平待遇和种族偏见。

电影《上海快车》剧照

1936年,赛珍珠描写中国故事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大地》筹拍,身为华裔的黄柳霜积极参与女主角阿兰的选角,可由于好莱坞固有的文化偏见,最后竟选择了奥地利女演员路易丝·赖纳演出正直善良、勤劳勇敢的中国农村妇女阿兰,好莱坞给了黄柳霜一个反派角色,黄柳霜选择了拒绝。

这一事件令黄柳霜深受打击,在事业的瓶颈期她决定开启回国寻根之旅。临行前她认真拜读了林语堂英文版的《吾土吾民》,《赫斯特时报》特地派出专职摄影师黄海升随行,为黄柳霜拍下了大量寻访中国文化的照片和纪录片。此时,由于中国人传统的落叶归根的想法,黄柳霜的父亲也已回到了广东台州。

1936年2月9日,从未踏足过中国的黄柳霜抵达上海,并在游轮舞厅举行了记者会。船尚未靠岸,记者们便坐着舢板开始抢先访问,前来欢迎这位国际华人明星的,除了当时的上海电影界及新闻人外,还有林语堂与顾维钧大使等社会名流。

黄柳霜在上海

针对黄柳霜在美国电影中的银幕形象,上海记者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责问她为何大量出演女仆、妓女等底层角色,黄柳霜镇定地回答说:“美国的排华潮中,白人视华人为劣等民族,好莱坞影片中的华人角色均为负面形象,而且大部分由白人饰演,她若不接片,则更没有机会维护和展示华人起码的形象。”

黄柳霜理性的解释和从容的态度,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渴望,渐渐改变了国人对她的态度。黄柳霜回国九个月,前往北京、南京、天津、山东多地游历,认真学习了京剧,并获北京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还与梅兰芳、蝴蝶等名家成了朋友。后来她还前往台州,见到了父亲及家人,并在那里居住了十天有余,缓解了与家人的关系。

重回美国后,1937年,黄柳霜与克拉克·盖博主演了《好莱坞派对》,并在片中展示了几件中国旗袍,还在台词中加了不少提升中国文化正面形象的内容。九一八事变后,黄柳霜表现出强烈的爱国心。她在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时,感到非常愤怒,并写了一篇文章专门抨击日本侵略者。

黄柳霜的这一行为体现了她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日本侵略行为的坚决反对。尽管她在美国好莱坞的演艺生涯中面临种种困难和种族歧视,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国根源,并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的形象和正义发声。

抗日爆发后,黄柳霜多次为中国募款,1942年,她出演的反日宣传电影《缅甸炸弹》和《重庆夫人》播出,黄柳霜将两部电影的片酬全部捐赠给了中国联合救济会。

1942年到1943年,为寻求美国对抗日战争的支持,第一夫人宋美龄在美国巡回访问并发表演讲,引起轰动,在好莱坞,宋美龄面对三万听众用英文演讲,众多明星簇拥在她身边,而唯一的华人明星黄柳霜却未被邀请,据宋美龄所说,黄柳霜演绎的华人形象代表了洗衣店、鸦片馆、黑帮、苦力那一类的旧中国人,显得很不高大上。

这次“封杀”对黄柳霜打击更大,在她看来,这是对她电影事业的全面否定,黄柳霜因此息影隐居,直到晚年才出演了两部电视剧。

1960年,随着好莱坞种族偏见的消除,黄柳霜终于接拍了电影《花鼓歌》及《苏丝黄的世界》的女主角,并作为首位华人明星,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的落成典礼上留星纪念。

黄柳霜的初恋对象是电影制片人米歇尔·尼兰,两人于1920年相识,当时黄柳霜接拍了米歇尔·尼兰执导的电影《小丁》,并得到了一笔相对丰厚的酬金。一直以来家人都反对她踏上影坛,这一次她终于得到了家人的认可。而导演马歇尔也因此成了她心中的伯乐,她对他充满了感激。

第二年,马歇尔·尼兰再一次邀请黄柳霜在他执导的影片《人生》中出任角色,并担纲主演。马歇尔是好莱坞圈子中著名的花花公子,已婚但风流成性,女友众多。他经常给女友们买礼物,开派对,巧言令色,极力周旋。他对涉世未深的黄柳霜百般关心,黄柳霜怎么能是这种情场老手的对手,她以为这就是传说中的爱情。未过多久,她就义无反顾地投入了与马歇尔的热恋之中。

然而,彼时美国法律是禁止美国人与华人结婚的。他们之间横亘着法律的鸿沟,更隔着一份马歇尔的花心,马歇尔在与黄柳霜的一段浓情蜜意后,突然对黄柳霜冷淡了下来,更有甚者他与妻子离婚转头娶了别的女人,留下黄柳霜暗自神伤,失恋的痛苦使她难以自拔,她无心学习,在退学后完全转入演艺圈发展。后来,她凭借一己之力支撑了家中的生活及7个兄弟姐妹的教育支出。

1923年,黄柳霜因影片《漂流》又迎来了自己第二次爱情。由于之前她在影片中塑造的角色的成功,引起了好莱坞 金牌导演托德·布朗宁的关注,他亲自前去拜访她,希望她在自己的新作《漂流》中担任主演。这部影片播出后,有杂志评价说,整部影片空洞乏味,他的精彩镜头“是由华人小姑娘黄柳霜展现的,她赢得所有的荣誉,让死气沉沉的《漂流》焕发生机”。黄柳霜不仅让这个乏味的影片生动了起来,也让这个早已被不睦婚姻困扰已久的托德心动了起来。

年轻漂亮又个性独立的黄柳霜,让在婚姻中痛苦挣扎的托德仿佛看到了一抹绚丽的彩霞,顿时让他的心明亮了起来,他热烈地追求黄柳霜,在演技上聪明绝顶的黄柳霜,在爱情上却是白痴,这一次她又成了飞蛾扑火的傻子,结果就是身心受伤。

1927年,黄柳霜先后参演了《正直先生巴格斯》《逐出家门》《为什么女孩们喜欢海军》等影片。虽然都是小角色,但是她却找到了新的快乐,这就是她与影片的摄影师查尔斯.罗塞尔恋爱了。

罗塞尔比黄柳霜年长20多岁,当时已经跻身好莱坞最具创造力的摄影师之列。他们二人相遇时,罗塞尔正在拍摄《日出》。这部经典影片为他赢得第一个奥斯卡奖,也让他收获了一个绝代佳人——黄柳霜。

然而,他们终究不是一路人。由于不同的国籍,和当时国际上对华人的歧视等诸多原因,他们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不同的是,这一次终于不再是黄柳霜纯粹的单方面感情付出了。也许是多次的伤害让她成熟了,她不再傻傻地只知道付出,而是懂得从中获利。她付出了感情,同时也获取了一部分资源,为她今后的影视生涯又开拓了一条新路。

1930年冬天,因好友维克滕的引荐,黄柳霜结识了纽约城中一个由多才多艺、家境殷实的都市化人群组成的圈子。这个圈子中的人没有种族偏见,也不畏惧异国爱情,就像欧洲流行的自由派沙龙。在一次派对上,黄柳霜遇到了英国广播公司《广播时报》的节目制作人埃里克·马施威茨。

埃里克对黄柳霜一见钟情,回到伦敦后,黄柳霜的一颦一笑犹如生了根般在他心中疯长,他无法忘记她。当时,他与妻子赫米奥娜·金戈尔德的婚姻早已出现裂痕,摇摇欲坠。于是在纠结挣扎后,他再次飞往洛杉矶,去见他心中的女神。此时的黄柳霜正在英国伦敦,得知埃里克要来美国,她马上结束伦敦的行程,赶回美国。

埃里克避开了米高梅制片公司的接机人员,悄悄与黄柳霜会面。黄柳霜为他找了一家设施很好的酒店,他们像一对新婚夫妇一样,在那里度过了几个月的浪漫时光。当所有人都以为,黄柳霜终于找到了爱情的时候,现实又给了黄柳霜重重一击,生于英国长于英国的埃里克终究不属于这里,一次次浪漫激情过后,他想回家了,他想回到妻子身边。

他们在之后的数年里,打了无数的越洋电话,写了无数封信,但千山万水的距离和战争让他们余生再未相见。这个黄柳霜口中“生命中的挚爱”,就这样在她的生命里消逝了,只留下她孤独地走完余生。

1961年2月2日,黄柳霜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56岁。2022年,美国造币厂发行了印有黄柳霜头像的25美分硬币,她成为被刻上美国硬币的首位华人女性。这枚硬币属于“美国女性铸币项目”,该项目旨在纪念那些对美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女性。

印有黄柳霜头像的25美分硬币

灵澈综语:在好莱坞,黄柳霜是独特的存在,她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和时尚感在20世纪初期的电影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以一己之力挑战种族歧视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她努力突破限制,尝试突破好莱坞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她是真正意义上的“拓荒者”,为后来的华裔演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的黄柳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