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出一代天后的他,后来去哪了?

港台明星 15 0
作者 | 阿乐
来源 | 很音乐(ID:musiclore)陈慧娴 36 年前发行的一首《傻女》,让她当时的音乐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度。歌曲推出的时候,陈慧娴不过 24 岁,翌年她便潇洒地宣布暂别歌坛留学去了,留下了一段传世佳话。才 25 岁就走越过人生巅峰,留下数不清的传唱作品,放眼华语乐坛,寥寥无几。说到陈慧娴的成功,不免会让人想起她入行的领路人,安格斯。19 岁入行的陈慧娴,出道第一首歌《逝去的诺言》便一炮而红,个人专辑主打歌《玻璃窗的爱》也入选《劲歌金曲》季选金曲,陈慧娴还获得十大中文金曲年度“最有前途新人奖”。这两首歌曲的词、曲、编都是安格斯。陈慧娴曾说自己刚出道时,很难排上电视通告,能红主要靠歌曲本身。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安格斯,就不会有今天的陈慧娴。安格斯留下来的个人资料非常少,虽然在陈慧娴之后,他又成功挖掘出黎瑞恩,但自 1990 年代末,他已经“失踪”二十多年了。

少女杂志的诞生1983 年,陈慧娴以三人女子组合少女杂志成员身份出道,另外两位成员是陈乐敏和黎芷珊。黎芷珊后来回忆说,她们都是因为经常学校里的演出而被发掘的,她和陈乐敏还是好朋友,彼此却不知道都去试音了。而那个时候的陈慧娴,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黎芷珊自言自己当时已是陈慧娴的小迷妹。少女杂志这个组合,由一家叫法安利制作公司推出。法安利并不是什么大公司,四位创始人当时都是音乐行业菜鸟。安格斯和赵润勤来自广告行业、赵伟健做服装生意、自小移民国外的李振权则是一位“游客”,本来以为回香港玩玩就回去了,没想到偶然在一家广告公司里认识了同样热爱音乐的安格斯。四个人一拍脑门就组建了法安利。安格斯负责创作、李振权负责录音制作、赵润勤负责营销、赵伟健管行政。赵润勤曾说,法安利本来并没有想要做少女杂志,因为觉得当时的香港乐坛没有什么青春歌手,萌生了签青春歌手的念头。“思想和衣着都很青春的那种。”为了找到合适的歌手,法安利曾经跑过好些香港酒吧,但觉得不合适,他们想要签一些“懂事的乖的和有健康生活圈子的”年轻人,于是他们把目标瞄准的校园,先后挑选了一百多人,最后选定了陈慧娴、陈乐敏和黎芷珊。少女杂志:陈慧娴、陈乐敏和黎芷珊多年后,黎芷珊坦言,她跟陈乐敏一开始就知道公司要力捧陈慧娴,而陈慧娴在少女杂志发完第一张专辑后很快就单飞了。1984 年,陈慧娴发行首张专辑《故事的感觉》,安格斯包办词、曲、编。

不喜欢墨守常规安格斯原名叫麦伟珍,“安格斯”来自他的英文名 Angus Mak,出生日期不详,但为少女杂志做专辑的时候只有 23 岁。安格斯从小学习音乐,7岁开始弹钢琴,有古典音乐的底子,在顾家辉的指导下开始尝试创作。左起:安格斯、陈慧娴、俞琤他的主业是给广告公司做广告音乐、副业在夜总会里弹琴。因为夜总会演出需要制服,安格斯因此认识了做服装买卖的赵伟健,赵伟健常常跟着安格斯去夜总会里看演出,他一开始觉得很闷,但后来开始欣赏安格斯的热爱。安格斯认识李振权和赵润勤,都是因为广告公司。安格斯从小就很有个性,不爱墨守常规,古典音乐只学乐理,不学教法,弹琴也常常随心所欲。“通利的人常叮嘱我小心弹他的新琴”。( 通利是香港老牌琴行)做广告音乐时,安格斯经常跟甲方闹矛盾,因为他觉得甲方不懂音乐,老提一些无理的要求,而且,他不甘心只做广告音乐。后来碰到李振权,两人志同道合,就开始琢磨着搞个音乐制作公司。在那个时候,乐队 AC/DC 很火,主音吉他和创作者叫安格斯·扬(Angus Young),考虑到麦伟珍那么爱玩乐队,“安格斯”这个名字可能是因 为AC/DC,当然,这是一种猜测。但法安利的失败跟安格斯想玩乐队可能有关系,赵润勤曾说法安利的初衷是一个大目标,这个大目标可能是进军乐队市场。1985 年,安格斯和李振权组建过一支叫“皇妃”的乐队,因过于前卫而夭折。随后,法安利改组,制作公司变经纪公司,陈慧娴的唱片约改签宝丽金,经纪人还是赵润勤,安格斯选择离开。李振权后来去中国台湾发展,成了大名鼎鼎的 Jim Lee,为周华健、莫文蔚、陈奕迅、林忆莲等歌手制作过多张经典专辑,拿过金曲奖最佳唱片制作人奖。Jim Lee(李振权)

少女伯乐离开法安利之后,安格斯又从学校里挖出了新人黎瑞恩。黎瑞恩是陈慧娴的粉丝,跟她偶像一样,读书时参加过很多校园演出和歌唱比赛,家里原本安排她出国读书,安格斯说服她家人让 17 岁的黎瑞恩签约唱片公司做歌手。1991 年,黎瑞恩发行专辑《我从这里开始》,安格斯再一次包办了大多数作品的创作和编曲。

其中《发誓》和《莫失莫忘》有一点听众缘,而且还有人说唱得像陈慧娴。但黎瑞恩真正唱红是两年后的事情了。

这成了安格斯事业最后的亮点,尽管在 1996 年,安格斯再从学校里挖到新人罗敏庄,罗敏庄也不惜停学出唱片,但事业表现平平,只发行了两张专辑后就转行当主持人。罗敏庄首张专辑《一生也在等……》里安格斯创作了两首歌,但专辑最大的亮点却是当时势头正劲的新锐音乐人雷颂德。罗敏庄之后,安格斯再无新作问世,就此从乐坛消失。香港资深乐评人黄志华曾在文章中提到,自九十年代碰过面后,就再无音讯。尽管以创作为主,但安格斯并不是一位高产的创作者,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陈慧娴和黎瑞恩早期的专辑里,加上罗敏庄、少女杂志(包括陈乐敏和黎芷珊的个人作品)和开心少女组,安格斯因此被称为“少女伯乐”。除了自家歌手,安格斯很少帮其他歌手写歌,只有个别作品见于太极乐队和汤宝如等的唱片。安格斯的音乐理念跟主流市场有些格格不入,他曾经批评香港流行音乐过于套路化:“配乐就是钢琴加弦乐加吉他加中乐,用小调或五声音阶,便一定好听,于是人人争相照做。如此每一歌都是另一歌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