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老牌电视台停播,38年辉煌走到尽头,时代变了谁还在看电视?

内地明星 1 0

文|小天

编辑|小天

“又一家老牌电视台停播,38年的光辉岁月就此落幕。”

2024年11月1日,吉林吉化电视台宣布停播。这家成立于1986年的电视台,历经38年,曾是观众们获取信息、享受娱乐的主要来源。然而,随着自媒体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电视台在新科技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观众。如今,电视不再是客厅的“必备品”,而像吉化电视台这样的传统媒体,也不得不低头告别这个属于它们的时代。

近年来,电视行业的衰退几乎成了不可逆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手机获取资讯、观看节目,短视频和社交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试想一下,如今有多少家庭还会围坐在电视前观看同一档节目?答案或许令人失望。对于许多观众来说,手机那小小的屏幕足以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而电视台的节奏、内容和形式逐渐难以满足年轻观众的喜好。

不仅如此,智能电视和繁琐的操作也让许多老年人望而却步。过去,打开电视就是看节目,但现在,智能电视需要一遍遍的账号登录、安装应用,有时甚至需要支付额外的会员费用。对于很多年长的观众来说,这样的“科技进步”反而增加了使用难度。一位老观众无奈地表示,“买了新电视,可开机等半天,看个节目还得花钱,哪还有以前的感觉。”智能电视越来越复杂,让电视这一传统媒介对老年人逐渐“不友好”。

广告泛滥和复杂的收费制度更是让人不胜其烦。如今,很多电视台将广告插播在黄金时间,观众想看节目却被广告淹没,几分钟的广告让人难以忍受。而想跳过广告?得买VIP会员!而且还分不同等级的会员,有些节目还要SVIP才能看全。这种分级的付费制度,让观众越来越觉得“被收割”,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电视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娱乐工具,而成了“收费套餐”。

内容质量的下滑也是电视行业逐渐被抛弃的原因之一。过去,电视台是观众获取最新资讯的主要途径,但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早已超越了传统电视的节奏。电视内容缺乏创新,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缺乏吸引力,更难留住年轻观众。大部分电视台并没有在内容上积极创新升级,而是陷入固守传统的困境,失去了竞争优势。

事实上,电视的衰落不仅仅是因为自媒体的崛起,更是因为电视行业自身的落后和僵化。智能手机普及后,很多电视台没有迅速跟上技术的发展,反而选择沿袭旧有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拉开了与观众的距离。当年逢年过节,家家户户会购买电视报,安排节目时间;而如今,电视台早已不再是决定观众“时间表”的存在了。观众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想看的内容,电视的地位从曾经的“主角”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从全球范围来看,传统电视行业的挑战并非孤例。英国广播公司(BBC)通过建立流媒体平台BBC iPlayer成功转型,证明了在数字化时代的突围之道。湖南卫视通过创新节目内容,如《声生不息》,在自媒体竞争中打出一片天,获得了数十亿次播放量。这些成功的例子表明,只要愿意接受创新,传统电视台依然可以在激烈的市场中找到生存之道。

所以,问题的关键并非电视不再有用,而是行业的僵化让其变得不再吸引人。传统电视台并非没有能力改变现状,而是因为缺乏创新的勇气,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去吸引观众。想要适应当今快节奏、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电视行业需要的是内容创新、数字化升级,甚至需要和流媒体平台合作,而不是一味地守着旧观念“自娱自乐”。

老一辈观众对电视台停播自然有些唏嘘和不舍,但若电视台不寻求改变,这一趋势只会愈演愈烈。在未来,电视或许会逐渐被新媒介所替代,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行业会彻底消亡。只有在内容和服务上紧跟观众需求,传统媒体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生。

电视行业的变化正是时代的缩影。科技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而不变的则是观众对优质内容的渴求。未来的电视台可能不再是传统的模样,而是以更加数字化、多样化的方式存在于观众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