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思雨漫
编辑 |李思雨漫
她是香港演艺圈的"大姐大",却始终不愿踏入婚姻的殿堂;
她是金马金像双料影后,却因脾气暴躁闻名于世;
她是TVB的当家花旦,却又以"郑九组"的工作狂形象示人。
为什么一个在演艺事业上如此成功的女性,会给外界留下如此复杂而矛盾的印象?
要解开这个谜题,也许我们得从她67年的人生轨迹中寻找答案。
1957年,郑裕玲出生在香港一个贫困的家庭。
原本新生命的降临应该给家庭带来欢乐,但在她4、5岁时,弟弟的出生却成为了压垮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生活的重担让父母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酗酒的父亲经常在醉酒后对妻子大打出手,家中的餐具、家具被砸得支离破碎。
更令人心痛的是,年幼的郑裕玲和弟弟常常成为父亲发泄怒火的对象。
"在外受气,回家打孩子"——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郑裕玲父亲的形象。
每当父亲喝得醉醺醺地回家,孩子们就会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三年,直到父母最终选择离婚。
这段童年经历在郑裕玲的心理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
她从小就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依靠,唯有自己。
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她后来会如此执着于事业和金钱,因为那是她获得安全感的唯一来源。
对于郑裕玲来说,成为演员并非出于热爱,而是现实的选择。
初中毕业后,家境贫寒的她不得不放弃成为记者的梦想。
1976年,机缘巧合下,她加入了佳艺电视台的艺人训练班。
命运似乎总是在捉弄她。
在佳艺电视台工作期间,由于相貌平平,她只能从配音和主持不起眼的节目开始。
但郑裕玲并未放弃,而是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演技,在空闲时间主动到影视部门观摩学习。
1979年,佳艺电视台破产,但这次的打击反而成为了她人生的转机。
她成功加入TVB,并在这里遇到了改变她演艺生涯的贵人——周润发。
与周润发合作的《网中人》让郑裕玲获得了演艺圈的关注。
她精湛的演技和敬业的态度,很快让她成为TVB力捧的"汪明荃接班人"。
1983年,她挑战大银幕,首次出演电影《花城》就斩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
随后的五年,她更是以惊人的速度积累作品,创下了"郑九组"的传奇——一天之内在九个不同剧组间奔波拍戏。
1988年,她凭借《月亮星星太阳》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90年,又以《表姐,你好嘢!》摘得金像奖影后桂冠。
至此,她成为首位同时获得金马奖、金像奖的演员,达到了演艺事业的巅峰。
情路坎坷:对爱情的渴望与恐惧
郑裕玲的感情经历,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1979年,她与甘国亮因合作《过埠新娘》相恋,这段感情持续了整整十年。
这段被外界称羡的"金童玉女"恋情,最终还是因为双方对亲密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告终。
1991年11月,在马来西亚的一次演出中,她邂逅了音乐人吕方。
这段跨越16年的爱情,外界议论纷纷。
有人说她"包养"吕方,但她从不在意这些闲言碎语。
她让吕方住进自己的豪宅,开自己的豪车,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2008年这段感情还是走到了尽头。
外界猜测是因为吕方想要结婚生子,而郑裕玲始终坚持不婚主义。
但或许真相更简单:她只是不愿意重蹈父母的覆辙,宁愿独自守护内心的那份平静。
在演艺圈中,郑裕玲的"暴躁"是出了名的。
最广为人知的是她与刘嘉玲在《流氓大亨》片场的冲突。
当时新人刘嘉玲因频频忘词影响拍摄进度,郑裕玲严厉地要求她"回家看完剧本再来"。
多年后在刘嘉玲的节目中,两人再次谈起这段往事时,刘嘉玲不仅没有怨言,反而感激郑裕玲当年的严格要求。
这或许说明,郑裕玲的"暴躁"背后,其实是对专业精神的坚持。
她对金钱的执着也常常招致非议。
但对于从小因贫穷而失去安全感的她来说,金钱不仅是生存的保障,更是独立的象征。
正如她曾经说过:"我不需要依靠任何人,我只需要依靠自己。"
2022年,效力TVB 44年后,郑裕玲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离开电视台,开始全新的人生篇章。
她开始在视频平台主持旅行节目和访谈节目《The Do Show》,仿佛回到了她刚入行时的主持身份,但这一次,她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在当今社会,67岁的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不婚不育,享受独处。
她不再需要证明什么,只是忠实地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从贫困的童年到演艺圈的"大姐大",从不婚主义者到享受独处的生活家,郑裕玲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从来就不需要被定义,不需要遵守所谓的固定模式。
无论外界如何评判,只要活出真实的自己,就是最好的人生。
也许,这就是对开篇问题最好的答案:郑裕玲之所以给人复杂的印象,正是因为她始终忠于自己的内心,从不屈从于世俗的期待。
在这个人人都在戴面具的时代,她的"真实"反而成为了最大的"特立独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