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向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长得好看的吃香,长得一般的只能打打配角。
但徐志胜偏偏打破了这个定律。今年商业价值高、话题热度烫手、接代言接到手软的男明星,居然是徐志胜——
那个有着吊梢眼、塌鼻梁、黑皮肤,额头上还有一撮只要一动就能全场爆灯大笑的“逗号刘海”、从不为容貌焦虑的徐志胜。
图源:视频平台截图如果用杨笠的话说,那就是“这么普通又这么自信”。
这不,以丑出名的徐志胜靠颜值拿下服装代言,竟然开始玩起了穿搭。
1
最近,各大商场、地铁都被徐志胜占领了。有网友在哈尔滨中央大街逛街时,突然在森马的橱窗里瞥到了一个白色的影子,禁不住脑补“贞子”的身影。
鼓起勇气走近细看,没想到在一大朵白色的羽绒中间,赫然发现徐志胜龇牙大笑的大脸。
图源:@忧郁的尺第一眼,吓死;第二眼,笑死;第三眼,越看越上头。
路过也得笑两分钟再走,很难不被注意到。
这感觉就像在白茫茫的雪山中,突然冒出了一个“雪怪”,堪比氛围感终结者,浪漫不了一点。
在羽毛的衬托下,徐志胜的脸庞像极了鸡屁股里的蛋。
合着一个徐志胜能胜过1000个鸡蛋,要是当初达芬奇参照的是徐志胜,还能少走一些成名弯路。
俊男美女代言羽绒服,徐志胜代言羽绒,这个看脸的世界真是够了。
严重怀疑森马想让徐志胜代言,又不想让徐志胜穿上自家的衣服,才想到代言原材料的折中方法。
不过,森马倒也没这么想,不仅让推荐官徐志胜穿了衣服,还穿了和代言人张新成的“同款”羽绒服。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水灵灵地穿出了卖家秀vs买家秀的区别,一下子更好笑了哈哈哈哈哈。
图源:小红书网友徐志胜代言森马服装,广告出奇的好笑,效果却出奇的好卖。
网友绝对有信心,穿上能比志胜好看,再丑也丑不过志胜。
连广告词也给想好了,“我穿都不丑,你穿会更靓”,精准拿捏消费者的心理。
问:徐志胜为啥能站C位?
答:主要起到一个对称的作用图源:小红书网友可以列入有史以来最不想要的C位,从此为内娱解决了棘手的抢C位难题,真的笑不活了。
不得不说,徐志胜爆笑勇闯时尚圈,森马这波反套路营销实在高明。
2
顺着徐志胜与森马的广告细扒发现,原来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徐志胜包围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曾经打趣“卖面或者卖膜都行,卖面膜不行”的徐志胜,成为品牌代言的“香饽饽”。
不仅能接到面膜广告,还能带货美食、服装、家居用品等等,撑起来脱口秀演员代言的半边天……
饿了么携手“抠门成性”的徐志胜,打造了一个“抠门节”,让徐志胜扮演那个被抠掉的门,带领大家抠出生活的窍门,把抽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广告一看就很徐志胜。
同样针对“抠门”人设,麦当劳找他代言“穷鬼早餐”麦满分,徐志胜端着盘子眉飞色舞地说广告词“越jue越有味儿”。
和大爷大妈在超市冲刺抢到鸡蛋的快乐别无二致,真不像装的。
除了看中契合产品定位的气质和人设,还有品牌盯上了徐志胜的脸。
去年9月份,徐志胜代言美团的“美味闭眼节”,声称把自己的小眼睛给“香到睁不开”,生动的画面感扑面而来,呼应了“美味闭眼点”的品牌主张。
图源:美团外卖在超市里,徐志胜的人形立牌“偷感十足”,像一个对上视线就会笑到停不下来的老朋友,刷足存在感。
图源:小红书网友甚至还有漫画版的徐志胜,标志性的八字眉变得凶神恶煞,是徐志胜本人也没办法cos的程度,怎么不算是“变脸”呢。
图源:小红书网友在刚结束的脱口秀节目里,徐志胜的表现不是最为突出的,金句的传播度也被一众新人狠狠碾压。
但徐志胜的商业价值异军突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代言模式,品牌吉祥物领域也被他成功打入了。
3
事实上,徐志胜的抽象广告破圈背后,折射出一个品牌代言的全新趋势:以往盛行的集美貌与流量与一体的明星代言人策略,正在逐渐失灵。
近几年来,流量明星们“三天一小塌,五天一大塌”的翻车速度,让品牌充分见识到“越迷人的越危险”。
粉丝带来的惊人流量就如同那发提前射出的子弹,在塌房的那一刻正中品牌的眉心,遭不住流量反噬对品牌形象的频频打击。
相比之下,像徐志胜这种天然带梗、路人缘又好的“胯部艺人”,在安全性与性价比层面更具有优势。
不管在综艺、影视剧还是广告中,徐志胜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人设优势,呈现出一种毫无攻击性的搞笑气质。
进能端架子起腔调,退能自嘲整活,融入广告创意中自然不突兀,适配多种形式和玩法。
图源:森马广告片段像徐志胜身上的“抠门”“不惧容貌焦虑”“心大乐呵”的性格特质,也能被品牌提炼为情感沟通符号,输出与之结合的品牌价值观,饱含说服力和感染力,让“品牌容器”产生的价值最大化。
另一方面,徐志胜也是行走的“热搜制造机”,自然话题热度。
在“审丑文化”崛起的互联网语境中,徐志胜作为“内娱丑男天花板”爆火出圈,伴随而来的是对传统审美的颠覆,引发大众关于审美的思考。
尤其在当下容貌焦虑风向盛行的时候,以段子自嘲来传递自己「容貌绝望」背后的“反容貌焦虑”,更能引起网友们的关注和共鸣,无形中提升品牌曝光度与影响力。
耍宝搞笑的徐志胜既是商场里的“别样风景”,也是广告代言的“一股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