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四大须生”杨宝森:结过两次婚,生前清贫潦倒死后红
刷到国家大剧院发的消息——5月16号到19号要办杨宝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演出,八家院团的杨派传人扎堆儿唱《伍子胥》《失空斩》,连80岁的老艺术家都出山复排全本戏。我盯着手机屏幕直犯堵:当年穷得连女儿要块桃酥都掏不出钱的角儿,现在被当宝供着;生前在剧场唱《奇冤报
舞台霜叶似红花
家父1949年坐科河北霸县(今霸州市)李桂春(李少春之父)京剧班,1954年由李桂春恩师带到北京,由其挚友李洪春先生全班收入李金声京剧团(后更名北京燕声京剧团、北京朝阳京剧团)工作,应工武花兼架子花脸,继续向恩师李桂春先生学戏,为李金声团长配演红生“老爷戏”、
建国后“创立”的5个京剧流派,您认可哪几个?
建国之后,京剧舞台犹如春日里绽放的百花,竞相斗艳,许多京剧名家不仅继承了京剧的传统精髓,更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为京剧艺术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以下五位京剧名伶创立的新的艺术流派、形成的新的艺术风格,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程门五老”李蔷华:曾拒绝厉慧良的纠缠,一生三次婚姻有爱有痛
李蔷华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程派青衣。她与新艳秋、王吟秋、赵荣琛、李世济,并称“程门五老”。
63年马志明对刘奎珍说:您管我爸喊三叔是应该的,咱爷俩单论
各位相声迷们!今天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带劲又特别感人的相声界故事。你们能想象不?在相声这个特别看重辈分的圈子里,有个人竟然放下了自己的辈分,去拜一个比自己父亲还大两岁的人当师父,这在当时那可真是让好多人都惊得张大了嘴巴!想知道这人是谁不?为啥他要这么干呢?别急,
京剧“厉派”创始人厉慧良:在监狱服刑15年,他离婚又再婚
厉慧良是京剧武生“厉派”的创始人,是一代京剧大家。他汲取各家所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当年天津京剧团也曾红极一时,但后来厉慧良、杨宝森二位大师不和
上世纪五十年代各地开始组建京剧院团,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京剧演员逐渐开始从挑班单干变成了体制内的文艺工作者,当时剧院团的组建主要是以几个大码头为主,并且由一些十分有影响力的京剧名角牵头。
厉慧良十绝武技;“猴王”小盛春能演全部猴戏;杨荣环挨冻练哆嗦
厉慧良(1923-1995),是当代京剧界著名的武生演员。他起初专攻武生角色,后因嗓音变化,又兼擅老生,早年便以“厉家神童”之美誉闻名。厉慧良最初在南京、上海崭露头角,上世纪五十年代转战北方,私下深受杨小楼武生艺术的影响,其表演在京津两地引起了巨大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