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江城,樱花如雪。昔日“武大校花”吴倩,重返武汉大学的烂漫樱花里!
十年前那个樱花纷飞的下午,艺术系新生吴倩抱着课本穿过老斋舍,摄影师随手抓拍的侧影意外定格了时光。
照片里的少女素面朝天,白衬衫领口别着校徽,飘落的花瓣恰好停在翻开的书页上。
这组"武大樱花女神"照片在人人网疯狂转发时,武汉全城只有42处赏樱点,东湖樱园还只是本地大爷大妈晨练的去处。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这个被网友戏称"长着会讲故事的眼睛"的姑娘。
在《何以笙箫默》剧组试镜时,用武汉人特有的飒爽笑容征服了导演:"小默笙就该是这个味儿!"
当"吴倩同款樱花打卡路线"开始出现在旅游攻略时,武汉的文旅产业正经历着破茧成蝶。
2020年春天,空荡荡的樱花大道登上央视新闻,吴倩在微博晒出五年前后对比照,素颜对镜微笑的模样让百万网友泪目。
转年市政府启动"樱花城市"计划,将221处赏樱点串珠成链。2024年《时尚芭莎》那封刷屏的"樱花情书"里,
吴倩写下:"每片花瓣都记得热干面的香气,每根枝桠都听过长江的波涛。"
彼时的武汉,樱花主题灯光秀已点亮黄鹤楼,樱花酥日均卖出8万盒,连出租车司机都能用三句半介绍樱花品种。
2025年清明前夕,34岁的吴倩穿着汉服站在樱花树下,无人机镜头扫过她发髻间的银钗——那是用武大老图书馆拆下的窗棂熔铸的纪念品。
东湖樱园当日入园人数突破12万,文创集市里,印着她经典剧照的樱花团扇刚上架就售罄。
有细心的粉丝发现,她佩戴的"樱花手链"正是十年前走红时戴过的旧物。
当被问及为何坚持每年赴约,她指着远处正在直播的汉服少女笑道:"你看那些举着自拍杆的姑娘,多像当年的我们?"
樱花开了十五载,把少女的眼眸酿成了琥珀,将城市的伤疤绘成了图腾。
如今站在樱花雨中的吴倩,眼角笑纹里藏着武大老教授板书时的笃定,抬手拂花的姿态带着热干面摊主捞面的利落。
这座把"不服输"刻进骨血的城市,把它的江湖气与书卷味都揉进了年年盛放的樱花里。
当江汉关的钟声与珞珈山的书声再次在春风里相遇,或许我们终于读懂:最浪漫的奔赴,从不是单向追逐,而是像樱花与春风的纠缠,年复一年,把时光酿成彼此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