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宪与女儿吴姗儒(Sandy)近期针对黄子佼复出问题展开激烈抵制,并与公开支持黄子佼复出的徐乃麟、曾国城形成舆论对立。这一事件涉及多方立场冲突!
一、吴宗宪父女的强硬抵制立场
公开谴责与行动威胁
吴宗宪多次以激烈言辞抨击黄子佼,称其为“王八蛋”,甚至表示若黄子佼复出将退出娱乐圈。他更扬言若涉及未成年性影像的“创意私房”论坛共犯未被抓捕,将“上街革命”。其女吴姗儒虽未直接公开发言,但父女立场一致,形成家庭联动态势。
旧怨与利益冲突
吴宗宪与黄子佼的矛盾由来已久,从早年主持节目资源争夺,到2023年黄子佼性骚扰丑闻爆发后互揭隐私(如黄子佼指控吴宗宪感情混乱、欠债,吴宗宪反指黄子佼曾要求16岁女孩脱衣验身)。此次抵制既是道德表态,也夹杂着长期积怨。
二、徐乃麟、曾国城的支持立场
“给人留活路”的行业逻辑
徐乃麟强调“犯错者需被鼓励回归社会”,认为法律已判决后应允许黄子佼复出谋生,并称其为“电视公务员”肯定其过往贡献。曾国城附和称黄子佼被舆论过度挞伐,对其复出持开放态度。
争议性言论的舆论反弹
两人表态引发公众强烈批评,被质疑纵容犯罪行为(黄子佼涉及购买未成年性影像、性骚扰等)。徐乃麟的“更生人”论调尤其引发争议,因其未直接回应黄子佼案件中对未成年受害者的具体伤害。
三、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
黄子佼的罪行升级
黄子佼不仅被控性骚扰,更被查出是未成年性影像论坛高级会员,2024年案件二次开庭时曝光其持有小学生受害者的不雅视频。这些情节加剧公众对其复出的抵制情绪。
行业生态与道德标准之争
吴宗宪代表“零容忍”派,认为演艺圈需清除劣迹艺人;徐乃麟、曾国城则体现部分从业者对行业“人情逻辑”的维护。双方分歧映射娱乐圈对职业伦理与商业利益的矛盾认知。
四、舆论影响与社会反应
公众声浪:多数网民支持吴宗宪立场,认为徐、曾的宽容言论忽视受害者权益,甚至被指“共犯结构”。
行业连锁效应:黄子佼原定2023年复工的计划因舆论压力多次搁浅,节目主持资格被取消,其妻孟耿如也于2025年宣布退圈。
这场论战实质是娱乐圈对“道德红线”界定权的争夺,同时暴露行业内部对性犯罪问题的处理分歧。吴宗宪的激烈姿态既出于个人恩怨,也借势公众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强烈诉求;而徐、曾的言论则显示出行业传统中对“同行互助”潜规则的惯性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