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创立第一所免费女高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也被搬上了荧幕。
目前有两个版本关于张桂梅的影视作品。一个是海清主演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一个是宋佳主演的央视现实主义大剧《山花烂漫时》。
不论电影,还是电视剧,讲述的主人公都是张桂梅。但是,两者的口碑却截然不同。
两个演员,同时演一个角色,差距却大的不一般。海清电影版的《我本是高山》尽管扮相十分神似张桂梅,但上映至今一直被观众诟病,舆论曾一度失控;反观宋佳扮演的张桂梅,虽然不是十分神似张桂梅本人,但是宋佳细腻传神的演绎,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亲可敬的张桂梅,一个时代洪流中的伟大女性。
宋佳主演的《山花烂漫》时,豆瓣已开分即巅峰,拿下了9.2分的好成绩。如今,电视剧已开播月余,分数仍在不停上涨,截止今天更是拿下了9.4分的好成绩,创下了近五年来国产电视剧最好的记录。
而海清主演的影版《我本是高山》至今不敢再豆瓣开分,仍被不少观众所不能接受。同样是演张桂梅,为啥差距这么大,究竟是谁错了?
海清之所以会败给宋佳,主要还是演技上的差距。
两个人在娱乐圈都以演技出名,不仅有各自的代表作,还有数不过来的经典角色。
比如宋佳,电视剧《闯广东》中侠肝义胆、重情重义的鲜儿。当年鲜儿与朱亚文饰演的传武,相爱却不能爱的悲剧,抓走了多少人的心。
电视剧《人世间》中自私的周蓉,为了爱情,离开父亲母亲;为了自己的婚姻,把自己的亲女儿抛给弟弟;等想女儿了,却狠心将女儿接走。虽然这个角色不讨喜,但却被宋佳演的很到位。
电视剧《山花烂漫》中无私奉献,热爱党和教育事业的张桂梅。不是最像的张桂梅,但却是最用心的张桂梅。张桂梅走路姿势的艰难,手上的胶带,对学生的严肃,以及偶尔的可爱,都让张桂梅这个角色十分的生动立体。
还记得高考结束后,学生们点蜡烛送别张桂梅的那场戏。当姚小山(翟子路饰)与恋人官宣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张桂梅老师,很可爱的顺手拿过一盏蜡烛,送给这对新人。这让我们看到了张桂梅老师不仅有严肃的一面,还有可爱的一面。
还有当得知女高所有学生都大线的时候,宋佳饰演的张桂梅先是不敢相信,贴着电话说不出话来。然后激动地在大街上狂跳,最后竟然难言激动之情,直接躺在了大马路上,这样生动的表演,谁看了能不共情呢》
可以说宋佳的每一个角色塑造的都很生动,代入感极强。
当然,海清的代表作也不少。电视剧《蜗居》中的白领海萍;
电视剧《小欢喜》中的性情妈妈童文洁。
尽管两个人在代表作和经典角色上不相上下,但相比之下,宋佳的戏路更广,角色更多变、演绎生动;而海清,似乎很喜欢演像童文洁那样心直口快、真性情的角色。她的每一个角色几乎都有童文洁的影子,参考《媳妇的美好时代》、《双面胶》等作品。
不同的表演风格,也就注定了海清必败的结局。
通过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宋佳和海清演这两部剧的动机似乎有些不同。
海清是在电影《隐入尘埃》后开始筹拍《我本是高山》。
关于《隐入尘埃》这部电影,争议不小。有人觉得他好,因为很真实;但也有人觉得这部剧拍的十分不真实,剧中的情节,没有客观地反映当下的农村生活。这部电影,完全是为了迎合西方的口味。
同样,在《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中,海清似乎借鉴了《隐入尘埃》的一些手法。过度地用家暴、酗酒、上网、早恋等噱头来炒作,一味地用穷来增加冲突,完全没有客观反映新时代背景下生活、科技、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取得的成绩。
不得不说,海清这是尝到了《隐入尘埃》的甜头,拿着张桂梅的故事,却得到《隐入尘埃》的回报。毕竟,《隐入尘埃》这部投入只有200万的成本,却盈利3000万,谁能不眼红?
还有一种说法是,海清之所以拍这样一部电影,就是冲着获奖去的。根本不是为了传递张桂梅老师的精神。而宋佳就不一样了。
我们从采访中不难发现,宋佳接到《山花烂漫时》的剧本时,是忐忑的,怀有敬畏之心的,十分害怕自己演不好张桂梅的伟大。
而且,宋佳演张桂梅,也不是为了获奖。完全是崇拜张桂梅老师,希望通过这样一部作品能够唤醒更多的女性,独立、自强。
海清之所以败给宋佳,主要还是选择的平台不同有关系。电影《我本是高山》是由瑞丽市谦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云南金彩视界影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出品。电视剧《山花烂漫时》是由中央电视台、企鹅影视、歆光影业、云南金彩视界影业、老有影视、银河酷娱、七印象出品。
央视作为主流媒体,有了央视的支持,就是有了质量的保障,观众买账。而《我本是高山》,随便找来几个公司就来拍电影,恐怕为的不是宣传张桂梅老师的精神。相反是看中了张桂梅老师的流量,借着张桂梅老师的由头,挣票房。
影视作品不能成为资本赚钱的工具,而应反映当下,歌颂时代的。如今娱乐圈有一股不好的风气,就是许多演员,拍戏的目的很不单纯,要么为了挣钱,要么为了获奖。更有甚者刚刚取得一点小成绩大肆营销、疯狂买通告,这股不正之风正在让娱乐圈越发散发着铜臭味。
选择了当演员,就要树立起演员的担当和责任,不能只一味冲奖和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