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老师,有名的评剧导演、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导演。
1953年的一天,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的台柱子张玮接到了一个来自中宣部文化局的命令,让她去中国评剧团、也就是后来的中国评剧院,当评剧导演。服从调动安排,对张玮来说没有问题,从头开始学导演、对从小就在戏剧舞台上泡大的张玮来说也没问题,可是她一时想不明白、组织上为什么安排自己到一个地方戏的剧团做导演。那时领导周扬是这么跟自己谈的,说中国的戏曲,北方有两个戏曲是最接近现代戏的,一个是河南的河南剧,所以河南派了一个叫杨兰春、也是中央戏曲学院的,再有一个就是北方的评剧,说你们就把评剧这个阵地好好地去发展。
由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儿“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评剧,唱词浅显易懂、生活气息浓厚,因此、在城市和乡村都拥有大量观众,只不过、由于评剧的创作大多来自民间,因此题材多局限于家长里短儿、才子佳人的范围,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使旧评剧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当时的文化部决定、选派一批优秀青年导演到评剧团,尝试着将评剧现代化,张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选中到了评剧团,但是、此时张玮对于评剧可以说仅有一眼之缘。1951年自己做演员 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也下去演戏,就到天桥,天桥是一个劳动人民的娱乐场所,大极了,很多这些小戏园儿、到了过年过节,农民都来赶集,北京的市民、小手工业者都到那儿去卖东西,所以特别热闹。当时,张玮所在的歌剧团正好和一个评剧班子在天桥的同一个小剧场演出,候场的时候、张玮在台口偷偷地看过台上的演出,当时上演的是一出评剧传统戏《李三娘打水》,一听之下、张玮立刻被评剧折服了。新凤霞声音是很甜美,听得特别美,而且感觉到漂亮,因为她是古装、扮的古装,黑的,青衣戏嘛,她一唱 观众就鼓掌,自己觉得特别迷人,自己就觉得像这样的戏、好处在哪儿呢,那个时候谁也没有麦克风,字字清楚,这个就胜于我们了,我们有时候吐字没有她新凤霞那么清楚,她是说唱戏、像说话一样的;我们是歌唱的,那个字儿就不是很清楚,所以自己觉得把我迷住了,自己说、这可不得了,唱得这么好听、又那么漂亮,自己觉得这个戏好看。再一个,观众怎么那么喜欢呢,观众喜欢评戏。1953年,正是中国评剧院的建院初期,当年剧院就上演了《刘巧儿》、《小女婿》、《小二黑结婚》等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当时评剧已经有了导演,这些导演有的来自话剧团、有的是由演员自己担当。他不光教你唱啊说啊,他还告诉你从哪儿走到哪儿、怎么出场,他都说,实际上说戏的就是导演,那时候就是没有整个全面的、综合性来规划。可那一年、张玮正式调入中国评剧院的时候,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外行,但是在此之前、她也曾有过多年的舞台经验,并受过专业的艺术训练。早在抗战时期、还在新疆上中学的张玮便活跃在戏剧舞台上,用戏剧宣传抗战,也就是在那时候、张玮便开始展露了她戏剧表演的天赋,张玮和她周围的一批进步青年在地下党和沿途军民的帮助下,一路奔波到达了河北邢台,当时北方大学刚刚在河北邢台成立,张玮机缘巧合的被安排参加了北方大学的考试。考朗诵、考表演、考音乐,什么都考,都很正式的,后来自己就到了北方大学艺术学院的表演系,自己的班主任是非常好,就是叫赵起扬、后来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党委书记,非常好的一个人,他是延安的、他是延安第一个演《白毛女》赵大爷的,我们的老师基本都是延安来的。北方大学,是由晋冀鲁豫解放区政府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创办的一所为当时的解放区培养建设人才的综合性大学,这所学校设立了包括农、工、商、文教、艺术等多个学科。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北方大学的成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新中国之后的几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都脱胎于北方大学,在这里、张玮完成了系统的表演训练。学的很正规,一方面学怎么施展你的表演、演员自我修养,都是按那个学,表演最主要的学民间的东西,民歌啊、什么的,主要是要跳秧歌,就各种秧歌,这个对自己来讲是很艰难的,因为自己没接触过咱们真正的农民、特别不好意思扭起来,这怎么扭呢,我们每个人都要创作,还有每个人拉一个乐器,自己是吹笛子的,就是一个演员都要会,多面手嘛,都要懂得这些事情,作曲、记谱、拉琴,各式各样,完了以后呢、我们还要去体验生活。
戏曲行里、管业内的外行叫“棒槌”,刚刚进入中国评剧院的张玮、便是一个典型的“棒槌导演”,虽然已经完成了现代戏剧理论学习,但对于评剧、张玮还是要从最源头学起。成兆才被称为评剧的创始人,《花为媒》、《杨三姐告状》,就出自他的手笔。张玮学评剧入手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成兆才的评剧剧本。看了十几个剧本、典型的剧本,它到底描写的什么东西,研究初步能感觉到、它的特点是有一点感觉,这都是 不是很明确的,就是感受。除了研究剧本,张玮为了参透评剧的剧种特点,第二步就是大量地看戏。我们导演没有节奏,掌握不了戏曲节奏也不行,节奏就是锣鼓、一个是声腔,这两个能决定我们戏剧的节奏,可是光会唱还是不行、你得会演,你演不好、你得懂得怎么亮相上场,怎么动作,唱和舞怎么结合,完全不知道是不行的。理论分析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于是张玮干脆直接上台演出,在舞台上、导演没有特权,要想演、你就得从跑龙套开始,就算是跑龙套,也不能在北京、天津这些地方演,因为这里的观众懂戏,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外行。那时我们几个都跑龙套,我们到外地去,自己到广东的整个半个月、跑了半个月的龙套,自己就在小白玉霜的《秦香莲》里头,打扇的那个、这样跑,再就是宫女提灯的、自己都试一下,这个非常重要,你演过、你就知道舞台的东西了,演戏、当龙套太难了,站在那儿眼睛没地方放,那个都得知道,这个真是痛苦,所以这个戏演了以后、自己就懂得一点儿,就对戏挺有兴趣了。当时,不仅戏曲舞台上规定的程式动作、复杂的音乐节奏让张玮晕头转向,还有旦角演员的头饰、也让她尝到了做演员的辛苦。贴上那个片子、戴上头饰,那重的动不了,脸上都绷起来,当时说话都困难,就沉的压得你,那很重啊、那玩意儿,那头套绷起来,给你戴了好多东西,头一天搞了以后根本上不了台了。苦学理论加上登台实践,张玮在了解了评剧的基本规律之后、有了导戏的信心,然而她毕竟演惯了话剧,导演评剧、一开始还真是摸不着门儿。薛恩厚同志他看自己排了几个戏,他跟自己讲、他说张玮啊,我希望你以后少用演员扶着门的动作,他说要不要、他说可以 他扶着门唱,你们要少用,你们要找寻他的形体动作,自己一想可不,我竟搞支点了,他身上的玩意儿就没了,是吧,你说为什么像《贵妃醉酒》就有那么多身上程式动作,喝酒她那么喝、她弯下去,她要是在那儿靠着喝酒、不是一样嘛,所以自己说、我觉得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他薛恩厚提醒以后、自己就特别注意,每回拍戏自己都请他来看。在评剧前辈老师的指导之下,经过了种种磨砺、张玮逐渐成长起来,成了一名真正懂戏的评剧导演。1956年,她的评剧导演处女作《爱甩辫子的姑娘》演出之后大获成功,这让她对自己的评剧导演之路充满了信心。
上世纪五十年代,张玮和同事们干劲儿十足,在他们看来、评剧要发展,必须改革、出新,不能只拘泥于“家长里短”,正当大家苦苦寻觅创作契机、想要推出一场声势浩大的群戏,好好打一个漂亮仗的时候,陈靖的小说《金沙江畔》出现了,陈靖是一位亲身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老红军创作红军故事、这在全国当时还是首例,作品生动地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进入藏区、消除了藏族同胞的疑虑和误会,最终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北上的故事。1959年,正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作为国庆的献礼剧目、中国评剧院决定改编这部小说、并将它搬上舞台,长达半年的筹备工作也随即开始。因为我们这个戏是长征路上民族的团结,主要写这个,藏族生活我们也不知道、不怎么知道,所以就请民族委员会的同志来给我们讲藏族的生活情况,不同阶层的礼节、民族风情给我们讲,所以我们光生活锻炼、就是一个时期天天搞这个,熟悉生活、熟悉人物,完了搞音乐,把音乐搞好了、分行当。《金沙江畔》是一部放映长征的作品,一个最大的难点是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没有扮演革命军人的经验,如何鼓励演员、用评剧手段去表现好人物,是张玮作为导演的第一大任务,当时、为了更深入地体验剧情、培养行军的感觉,演员每天从东城走到西城,有时候甚至走好几个来回,如此、持续了两个多月,演员们没有军人的基本功、那时候也没条件到部队去体验生活,于是剧院便请来民兵给演员军训。从剧本找,我们体验生活要请民兵来给我们练、军事操练,打枪、现在我们那个照片还有呢,打枪、什么站岗,什么各种步伐、各种偷袭,这都得学啊。当年,编创这样一部展现新题材、新一代人物形象的群像大戏,对中国评剧院来讲,也是一次创新和挑战,当时三十三岁的张玮作为导演之一、迅速与同事们行动起来,让有创腔能力的演员、乐手和专业音乐工作者相结合、组成创腔组,集中院里表演特别见长的演员成立技导组,专门负责设计程式及舞蹈动作,集中全院鼓师组成打击乐小组、进行打击乐的设计,要把川剧等兄弟剧种的长处都吸收学习过来、用到评剧里,集合灯光、布景、道具、人物造型、服装,组成美术小组,按照时代和人物要求展开设计。所以这个创作集体就是很强,而且所有的名演员都在一个戏里头,按照他们写戏,丑、有大丑,有小丑,你看里头最好的丑,就是陈少舫,演那个最小的小丑,那说话多好,那身体灵快极了;花脸就是魏荣元,就是跟土司的那个奴隶;老生就是我们那个老班长。小生有两种,武小生、文小生,武小生就是张德福、演连长,文小生就是马泰、演师长;女的也是,女的有青衣,小白玉霜是青衣闺门旦,新凤霞是武旦、花旦,五十多年了,现在各种演唱会还在唱、到处唱,你要听业余的戏迷他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