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一个午后,德高望重的相声大师马三立在一次相声界聚会上,突然指着李伯祥说出了一句令在场人都惊讶的话:"文字辈李伯祥算是总门长,这一辈他说了算。"此话一出,现场顿时议论纷纷。要知道,在相声界,文字辈向来有"双门长"之说,赵心敏、苏文茂两位前辈才是公认的领军人物。那么,马三立为何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坚持认定李伯祥是文字辈的门长呢?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相声界的门长制度
在民国初年,北京城里的茶馆说相声的地方不下百处,相声艺人们为了维护这份口头艺术的传承,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规矩。这些规矩不成文,却代代相传,被称为"江湖规矩"。
1923年的一天,北京广和楼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位刚出科的艺人在台上学了马六德的活,却没有提及师承。马六德得知此事后大为光火,正要上台理论,德字辈的裕德隆出面调停了这场风波。这件事让相声界意识到需要有人主持公道,于是"门长制度"应运而生。
裕德隆成为了德字辈第一位被推选出来的门长。当时的规矩是这样的:每一辈分中,最早拜师的人便是这一辈的大师兄,也就是门长。门长不仅要艺业精湛,还要懂得为艺人排解纷争。
1925年冬天,北京天桥发生了一件趣事。寿字辈的张寿臣在一场春节联欢会上,看到几个年轻艺人争抢演出顺序,当场就拍了桌子。他说:"大过年的,怎么还争个先后?按辈分排!"这句话后来成了相声界的不成文规定。
到了1930年代,相声界的门长制度更加完善。每一辈的门长都有专门的职责:调解纷争、安排演出次序、主持拜师仪式。特别是在新艺人"挂箱"(首次登台)时,必须先得到门长的认可。
1935年,在天津卫,一位叫张山虎的艺人,没经过门长同意就自立门户收徒。当时的宝字辈门长赵佩茹知道后,立即召集同辈艺人商议,最终做出决定:不承认张山虎收的徒弟,这些徒弟要想在相声界立足,必须重新拜师。
到了1940年代,各个辈分都有了自己的门长。德字辈的裕德隆、寿字辈的张寿臣、宝字辈的赵佩茹,这些人在相声界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他们不仅要管理本辈分的事务,还要处理跨辈分之间的矛盾。
1947年春节,天桥一带的相声演员办了一场团年饭。饭桌上,几位门长商定:以后每年都要聚一次,共同商议相声界的大事。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门长们还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把关相声的传承。每当有新艺人要"报码"(正式拜师),门长都要先考察对方的品行和天分。考察通过后,还要请同辈艺人见证,这才算"过了明路"。
这套规矩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随着时代变迁,一些老规矩逐渐淡化,但门长制度作为相声界的传统,依然受到艺人们的尊重。正是这些看似繁琐的规矩,让相声这门艺术在动荡的年代里得以延续和发展。
二、赵佩茹与李家的渊源
在1930年代的北京,提起相声界的"铁哥们",赵佩茹和李洁尘这对搭档可谓是人尽皆知。每逢周末,天桥的广和楼总是座无虚席,台上二人一个捧哏一个逗哏,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1932年的一个下午,广和楼来了一群外地客人,他们慕名而来就为听赵佩茹和李洁尘的相声。那天,二人说了一段《打灯谜》,台下掌声雷动。演出结束后,这群外地客人专门留下来向他们请教相声技艺。
这种默契不是一天形成的。1928年,赵佩茹初到北京时,正赶上李洁尘在天桥一带说相声。当时的李洁尘已经小有名气,专门说一些京韵大鼓的段子。两人在一次演出中相识,此后便开始合作说相声。
李洁尘虽然比赵佩茹年长几岁,但在相声界的辈分却要低一辈。不过这并不影响两人的交情,台上台下都以师兄弟相称。1933年春节,李洁尘特意邀请赵佩茹到家里吃团年饭,席间两人商定要把这门艺术好好传承下去。
就在那年,李洁尘的妻子怀上了身孕。按照老北京的规矩,孩子未出世就要找个有福气的长辈当干爹。李洁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赵佩茹。当时的赵佩茹已经是宝字辈的门长,在相声界德高望重。
1934年农历二月,赵佩茹正在后台准备上场,李洁尘急匆匆跑来报喜:"佩茹哥,家里添了个大胖小子!"赵佩茹一听,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计,跟着李洁尘去看望产妇和婴儿。
孩子取名李伯祥,这个"伯"字就带着几分特殊的意味。在那个年代,艺人之间讲究辈分,"伯"字正好显示出对赵佩茹的尊重。虽然李伯祥还在襁褓之中,但赵佩茹已经开始考虑这个孩子的艺术前途。
193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赵佩茹和李洁尘在茶馆聊天时说:"等伯祥大些,我收他当徒弟。"李洁尘连声道谢,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要知道,赵佩茹收徒极其严格,能拜在他门下的人屈指可数。
就这样,李伯祥还没出世就已经有了一位相声界的名师。这在当时的相声界可是头一遭,也为日后马三立说李伯祥是文字辈门长埋下了伏笔。
赵佩茹对李家可谓是照顾有加。1936年,北平相声界举办义演,赵佩茹特意安排李洁尘压轴出场。1937年,赵佩茹还帮李洁尘介绍了不少演出机会,使得李家的生活越发殷实。
三、争议中的"双门长"之说
1943年的北平城,相声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天桥的一处茶馆里,苏文茂正式拜师了。这天来了不少相声界的前辈,大家见证着这位年轻人磕了整整一个时辰的头。从师父到师爷,再到各路师叔伯,一个都不能落下。
就在同年,赵心敏也举行了拜师仪式。这场拜师同样排场不小,光是要磕头的长辈就有几十位。当时的老艺人们都说,这两位小伙子能在一年里拜师,也算是相声界的一段佳话了。
1944年春节,北平相声界举办了一场新年联欢会。会上,前辈艺人们特意安排苏文茂和赵心敏同台说相声。两人一个说《报菜名》,一个说《数字论》,当场就得到了在座老艺人的认可。
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两位年轻人的拜师时间竟成了日后相声界争论的焦点。有人说苏文茂拜师在前,可也有人坚持赵心敏更早。由于当时没有详细的记录,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一个谜。
1945年,赵心敏在天桥一带已经小有名气。他善说京韵大鼓,嗓音条件极好。那年夏天,他在广德楼连说了七天的《三节会》,每天都是爆满。就连一些老艺人也来捧场,都说这年轻人了不得。
苏文茂的发展也不慢。他在1946年就开始带徒弟了,教出来的徒弟个个都能独当一面。当时的相声界都说:文字辈出了两个好苗子,一个善唱一个会教,真是相得益彰。
到了1947年,两人的名气更大了。那年中秋节,北平城里最大的茶馆举办了一场擂台赛。赵心敏和苏文茂分别带着自己的徒弟参加,结果两边都表现出色,评委们愣是分不出高下。
这种情况在相声界很少见。按理说,一个辈分就该有一个门长,可文字辈偏偏出了两位实力相当的人物。老艺人们商议后决定:干脆就叫"双门长"吧!
1948年,相声界的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召开了一次会议,专门讨论这个问题。最后达成的共识是:既然两人都德才兼备,那就让他们一起管理文字辈的事务。这个决定得到了大多数艺人的支持。
就这样,相声界第一次出现了"双门长"的特殊情况。赵心敏主要负责艺术创新和传承,苏文茂则专注于管理和协调同辈艺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在当时的相声界开创了先河。
从1949年开始,每逢相声界有重要活动,赵心敏和苏文茂都会一起出面主持。无论是拜师仪式还是矛盾调解,两人都配合默契。这种独特的"双门长"制度,一直延续到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
四、李伯祥的独特成长之路
1938年春,北平城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寿星"。这位刚出生的婴儿就是李伯祥,他的到来让整个相声界都热闹了一番。要知道,他可是李洁尘的儿子,更是赵佩茹的徒弟,还没出生就已经在相声界有了一席之地。
1944年,六岁的李伯祥第一次登台。那是在天桥的一家小茶馆里,他站在一张方桌上,学着大人的样子说了一段《小甜枣》。台下的观众都没想到,这个小不点竟然能把相声说得有模有样。
李伯祥从小就跟着父亲李洁尘满北平城跑。别的孩子在学校读书写字,他却在后台听相声,看着各路名家表演。1945年冬天,他甚至能模仿出十几位名艺人的说话腔调,连那些老艺人听了都连连称赞。
1946年,一件趣事在相声界传开了。那天,李伯祥跟着父亲去演出,碰巧遇到一位南方来的客人想学相声。这位客人说着一口浓重的南方口音,李伯祥当场就学了个惟妙惟肖,逗得满屋子人大笑。
到了1947年,九岁的李伯祥已经能独立登台演出了。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传统功夫,还创新了不少段子。比如他把《数字论》改编成了儿童版,专门说给小观众听,一时间成了北平城里的新鲜事。
1948年,李伯祥开始跟着干爹赵佩茹学习更深的功夫。赵佩茹教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说相声要懂规矩。"于是,小小年纪的李伯祥就开始学习相声界的各种规矩和礼节。
这一年,文字辈的两位门长赵心敏和苏文茂也经常来指导李伯祥。他们都说这孩子聪明,一教就会。特别是在说书方面,李伯祥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十岁就能说一段完整的《三节会》。
1949年,李伯祥正式拜师。这次拜师仪式可热闹了,相声界的老中青三代艺人都来捧场。当时有位老艺人说:"这孩子可真是打娘胎里就注定要说相声的。"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那些年里,李伯祥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他不仅继承了传统相声的精髓,还在创新上下足了功夫。比如他改编的《夸住宅》,就把现代生活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了传统段子中。
和其他文字辈的艺人相比,李伯祥有一个独特的优势:他从小就在相声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对这门艺术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加上他有良好的家学传承,又得到了赵佩茹等前辈的悉心指导,这些都为他日后在相声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马三立力挺的深层原因
1992年那个让人意外的场合之前,马三立其实早在1975年就表达过类似的观点。那是在一次相声界的内部交流会上,马三立特意提到了李伯祥未出世就已拜师的特殊情况。
回溯到1938年,李伯祥刚出生时,他就已经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赵佩茹的入室弟子。这在相声界可谓是独一无二的。当时的艺人们还开玩笑说:"这娃娃倒是好,还没出世就先把师父找好了。"
1978年春节,在北京举办的一场相声晚会上,马三立当众说起了一件往事。那是1937年冬天,赵佩茹和李洁尘在后台闲聊时,赵佩茹就已经说定了要收李家未出世的孩子为徒。这番话被马三立听在耳里,也成了他日后力挺李伯祥的重要依据。
在相声界,口盟拜师是一种特殊的传统。1980年,马三立在一次采访中解释道:"口盟拜师虽然没有行拜师礼,但在咱们相声界,这份情谊比拜师礼还重要。"这番话道出了他坚持认定李伯祥地位的关键所在。
马三立与李家的渊源也颇深。1950年代初,马三立经常去看李伯祥的演出。在一次演出后,马三立专门找到李伯祥说:"你小子有出息,不光继承了你爸的本事,还把赵佩茹老师的功夫都学到了。"
1985年,相声界举办了一场老艺人追思会。会上,马三立特意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40年代,赵佩茹曾把一本珍贵的手抄本交给了李伯祥。这本手抄本记载了许多相声的绝活,这个举动也证明了赵佩茹对李伯祥的器重。
到了1990年代,相声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老规矩在逐渐淡化,但马三立始终坚持着对传统的尊重。1991年,他在一次茶话会上说:"咱们相声界的规矩,不能丢,更不能忘了老艺人的这些情分。"
1992年那场著名的聚会前,马三立曾对身边的人说过这样一番话:"按理说,赵心敏、苏文茂都是好艺人,可要论资排辈,还得从口盟拜师算起。"这句话道出了他坚持己见的根本原因。
在相声界,辈分大小不仅关系到艺术传承,更体现着人情世故。马三立作为德高望重的前辈,他的每一句话都有其深层考虑。他看重的不仅是拜师的先后,更看重的是相声界这门艺术背后的人情和规矩。
这种坚持,与其说是为了确立谁是门长,不如说是为了维护相声界的传统。在马三立看来,李伯祥的特殊身份,正体现了相声界独特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不仅包含技艺的传授,更包含了深厚的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