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奎像
张二奎(1814—1864)原名张士元,字子英,衡水县(今衡水市桃城区)武家庄人。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为京剧早期老生三杰之一,与京剧名家程长庚、余三胜齐名,号称京剧三鼎甲,京剧老生最早的三大流派创始人之一,是京派(亦称奎派)京剧领袖。
对张二奎卒年有各种说法,一是《辞海》(1980年8月版)认为张二奎“卒于清同治二年(1863)以后”。二是《中国大百科全书》(1983年8月出版)的《戏曲曲艺卷》提出张二奎卒于清同治三年(1864)。三是1920年代的说法是卒于咸丰十年(1860)。
张二奎出生地历来说法不一。在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一些梨园资料上,就已经有一说是北京人,一说是天津人,还有一说是浙江人,但大部分人认为他是直隶衡水人。
张二奎生在书香门第,随先辈经商到北京,家世业儒,其兄张大奎以诸生任某部录事。张二奎幼入私塾,然其心不在学而在戏,“凡剧中之状况情节,善于记忆,别具慧心”。随着年龄渐大,他又发展到背着家里经常到位于大栅栏的广和大戏楼去看戏,戏散后,对剧中人物心驰神往,便在台下模仿剧中人演唱,还常邀来小伙伴们欣赏,自得其乐,毫无顾忌。
20多岁时,他在清道光时工部都水清吏司做过叫做经承的小吏,都水司是掌管河渠舟航、道路关梁、公私水事、伐冰纳窑的一个衙门,平时较清闲,这为酷爱戏曲的张二奎学戏创造了条件。有一次他去看戏,勾起幼时嗜好,不觉心痒,便往后台走动,因此他偷偷去学习演唱,不久便成了票友,以后经常在戏班里客串角色,以过戏瘾。终于越陷越深,不能自已。由于二奎酷爱京剧并亲自粉墨登场,连演《取成都》、《捉放曹》、《打金枝》三剧,深得广大观众的赞赏,“博得非常之好评!”张二奎对《取成都》和《打金枝》二剧尤喜,后来成为二奎的代表作。二奎体貌轩昂,仪表英伟,面美如冠玉,更兼有一副天赋奇高的好嗓,能高入云,"字字坚实,颠扑不破"。他的这些优势在演出中充分呈露,其艺术水平已不是寻常职业演员所能比拟。尤其没能想到的是,二奎这一次带有游戏性质的演出引起内外行的关注,受到观众异乎寻常的、甚至是令职业演员嫉羡的热烈欢迎。
程长庚(1811.11.22-1880.1.24),安徽省潜山市人。
其时,在“四大徽班”的另外三班中,程长庚主三庆班,名满京都,四喜、春台班也各有其挑大梁之名角,独和春班没有出色的演员,收入颇差,更谈不上与以上三班竞争了。班主亲见张二奎“具有非常之才能”,认为欲挽和春之劣势,重新振作本班,张二奎是最佳人选,于是,他多次恳请张二奎“下海”,作和春班的领衔主演,做一名专职演员。张二奎感到自己虽然一炮而红,得到观众的赞许,但世代书香,长兄又在朝供职,这种情况下“下海”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因此,他拒绝了班主的劝请。然而,班主却求贤之心愈切,屡次恳请,最后张二奎不得已答应了班主的请求,但提出必须隐名客串。为挽救和春班的危局,张二奎以宣南名票(因其曾居石头胡同,故称为宣南名票)的身份再次出现在和春班的戏台上,于是又引起了轰动,不到十天的演出,已使张二奎之名誉满京师。当时张二奎仍无“下海”之心,可是,一场大祸悄然而至。其兄大奎的同僚,有好事者,把这一“丑闻”以触犯“凡在朝廷任职者,不得粉墨演剧”的条文为由密报给上司,连累得大奎以家中出了不肖子弟的缘故而丢官罢职。对此,张二奎深感内疚,同时,大奎的去职也使家中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家境本不宽裕,今后一家人生活将面临困境,“然事已至此,无可奈何,遂下决心,投身剧界,以赡养一家”。于是张二奎正式在和春班挂牌公演,成为和春班台柱老生,并取艺名"张二奎"。后来,和春班班主病逝,班内演职员公推张二奎为班主。与三庆、四喜、春台同是京剧诞生未久的最有影响的班社。其间,他还应邀参加过四喜班的演出。
他气宇轩昂,举止庄重,颇有书卷气,扮相雍容端庄,擅演王帽戏,具有“非常之艺,又复而美如冠玉,气象堂堂,举止庄重,扮为帝王,堪称古今独步”,兼演武生戏。他起步虽晚,但成名很快,有“年少争传张二奎”之誉。
道光末年,张二奎首次搭四大徽班之一的和春班正式演出,领衔主演《取成都》(饰刘备),由于他身材魁梧,面相雍容,加上天性聪颖,对身段、做工都认真地下功夫琢磨,一登场便气势不凡,大有帝王之风,极受观众注目。那次在广和大戏楼演出时,观众出人意料地全场爆满,终场后,张二奎多次谢幕,痴迷的观众仍不肯散去。张二奎极为感动,几欲泪下。有人评论他这次演出"演剧者神动天随,观剧者心倾满意"。
张二奎的加入,使和春班票房日进斗金,其它剧班也都争相高薪聘请他加入,因此,二奎搭和春班的时间并不长,后出于种种原因又改搭四喜班为首席老生演员。1845年,张二奎加入四大徽班之一的四喜班,不久便成了班里的主演和领班人,曾为该班班主。在四喜班六年的演出生涯里,张二奎的演技日渐成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咸丰初年,张二奎又离开四喜班,与大奎官(刘万义)共组成立自己的"双奎戏班",他擅演王帽戏,兼演武生戏,还聘请了当时以唱小生闻名的徐小香、唱青衣闻名的胡喜禄等名伶加入,在京城轰动一时。二奎最后自立的"双奎班",与时久名盛的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分庭抗礼,成为京剧形成初期最重要的班社之一。张二奎"下海"后即成名角,和与他势均力敌的余三胜、程长庚各标一帜,鼎足而三。而名列"四大徽班"之一的和春班,在二奎离开不久就报散了。
余三胜(1802—1866),湖北罗田县九资河镇人,“余派”创始人余叔岩的祖父。
由于张二奎在京城戏剧界的威望声誉一度还曾超过余、程,有"剧界状元"之号,并在程长庚之前领袖剧坛,他被推选为半官半民的梨园界行会性组织精忠庙会首(精忠庙就是京城梨园行会组织,管理戏班的各种事务)。当时曾有显官在堂会时要求余、张、程合作,他们合演《取成都》,程饰刘璋、张饰刘备、余饰马超,"三巨头"同台,成为一段菊苑佳话。王公贵族宴请宾客,争相请"双奎戏班"去唱戏。
张二奎的唱功平稳宽亮,噪音高亢激越,朴实无华,大开大合,大气磅礴,揉进京韵京音,吐字清晰,咬字坚实,平正大方,自成一格。其《打金枝》“金乌东升”一段,俨然“九天间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气概。盖仪表既英伟,而喉音嘹亮,又复高唱入云。张在剧中用西皮调为多,板眼极迟缓,宗之者曰为奎派。迄今五六十年,奎派犹相沿不绝,可谓能自辟风气者。特别是《上天台》的大段二黄快三眼唱词,有别于他人,唱江阳辙。由于他的演唱夹以京音,时称“京派”或“奎派”。其演唱中不仅以唱工见长,而且十分注重作功气派,时人咏之:“四喜一句“把王催’,三庆长庚也皱眉,怜他春台余三胜,《捉放》完时饶《碰碑》。”张二奎从演唱到剧目都具备雄厚实力,叫座儿能力冠于一时,当时京城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反映了张二奎受戏迷欢迎的程度,"四喜来个张二奎,三庆长庚皱皱眉,和春段二不上座,急得三胜唱两回。"从诗中可见二奎"下海"后对梨园的冲击程度。
张二奎自幼入学,天资聪敏,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被迫“下海”后,他充分运用这一有利条件,亲自编写了连台本戏《彭公案》、清装戏《永庆升平》,又将昆曲《问樵闹府》改编成皮黄本,流传至今,成为京剧谭派等流派的看家戏。针对四喜班红极一时的拿手戏《雁门关》,二奎自编自演了奎派剧目《四郎探母》,时至今日,久演不衰,成为逢节必演、名家合作、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经典剧目。
咸丰皇帝酷爱看戏,自他登基后,太平天国的战火燃遍了东南半壁江山,国家的内忧外患,使他心中烦闷,所以他经常靠看戏来排遣。一天,他把在京城最负盛名的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召来,让他们同台演出,三人演出的剧目是《战成都》,余三胜演马超,张二奎演刘备,程长庚演刘璋。三人精彩的表演使咸丰皇帝忘记了烦恼,对他们大加赏赐,并御封他们为"老生三杰"。这次演出,咸丰帝对演刘备的张二奎印象极深,得知他是精忠庙会首,就赏赐他四品顶戴。这个热爱戏剧事业,并因它而丢官,又因它而获得巨大荣耀的衡水人,此时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时刻。
张二奎的舞台生涯并不算长。咸丰十年(1860年)的秋天,正当张二奎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的母亲病故了。这位老人在生前一直为儿子丢官下海唱戏一事抑郁不展,二奎亦常为此负疚伤怀,所以他把自己的寓所叫做"忠恕堂"。母亲病故后,他拿出积蓄,为老人办了个热闹排场的葬礼,为其母大办丧事,出殡之日在沿街路口支搭路祭棚多处。不料又被小人告发"以优伶潜用官宦排场举动"惊动官府而获罪。被判发配边庭。途中路经通州,又被当地官员逼迫唱戏,郁愤难舒,戏演完后即一病不起,约同治三年(1864)在通州故去。一代菊坛英才就此壮年早殁。
张二奎死后,程长庚独立鳌头,成为菊坛的一面旗帜,他接替了张二奎精忠庙会首的职务,也被赐给四品顶戴。
张二奎擅演的王帽戏有《金水桥》中的李世民,《打金枝》中的郭子仪,《取荥阳》、《大登殿》、《回笼鸽》(《回龙阁》)中的薛平贵,《五雷阵》及《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等,武生戏以《施公案》及连台本戏《彭公案》和《永庆升平》中的短打戏最佳,在《恶虎村》中扮演黄天霸。他在《牧羊卷》、《捉放曹》(饰演陈宫)、《桑园会》等戏中的表演也颇为精彩。
《大登殿》杨月楼饰薛平贵(中)、王瑶卿饰王宝钏(右二)、杨小朵饰代战公主(左二)、刘赶三饰马达(右一)、罗寿山饰江海(左一)
张二奎成名之后,曾迁居到北京永定门内大街路东忠恕里,其堂号“忠恕堂”即由此得名。张二奎的弟子中,以杨月楼、俞菊笙最为著名。有“忠恕堂文武双璧”之誉。杨月楼10岁时,在天桥打把式卖艺,被二奎看中。他体态魁梧,身手灵活,聪明刻苦,张二奎倾其艺相授。杨月楼全面继承了“奎派”,又深得程长庚的赏识,他兼学“程派”,继任三庆班班主,毕生报答大老板的“知遇之恩”,位列《同光十三绝》。
俞菊笙《长坂坡》剧照
俞菊笙则开创了京剧武生中的“俞派”,名振京师。俞派讲究稳、准、狠和剽悍勇猛,对武生行颇多贡献。武生唱大轴,自俞菊笙始。与梅兰芳、余叔岩并列为京剧“三大贤”的武生宗师杨小楼(杨月楼之子)就是俞菊笙的传人。
由清人沈容圃绘制的《同光十三绝》的名画中,老生名家共计四位,除大老板程长庚之外,张胜奎、卢胜奎、杨月楼均艺宗“奎派”,可见,张二奎亲创的“奎派”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此外,在唱法上私淑“奎派”者还有许荫棠、韦九峰、周春奎、刘景然等。
张二奎身后萧条,有一子一女,女儿许配著名京剧艺人蕴华堂主人武旦张芷芳为继室。其孙张鸣才,在光绪年间以唱老生闻名。有子名万年,习丑,后在北京宣南石头胡同开设茶馆为业,死于光绪年间,由梨园界资助才得安葬。
张二奎的艺术纪年以竹枝词始,以竹枝词终,亦称一桩奇事。根据竹枝词,他的主要活动时间为道光二十五年至同治三年,凡十九年,也正是京剧的形成时期。
清代《都门杂咏》、《都门纪略》二书对张二奎事迹多有记述。
由于张二奎这颗梨园巨星过早陨落,关于他的史料和传说比与其同时代的余三胜、程长庚少得多,但值得肯定的是,他热爱戏剧事业,因之而失去功名,又因之而取得巨大成就,他代表衡水人为京剧艺术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余三胜、程长庚都有传记传世,而唯独与他们同领风骚的张二奎没有,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附:
张二奎籍贯小考
关于张二奎是何许人,在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一些梨园资料上,就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一说是北京人,一说是天津人,还有一说是浙江人,但大部分人认为他是直隶衡水人。
2004年秋,我(指赵云旺,下同)和喜欢戏曲的耿宝元老人交流,得知有一种说法,说他是今桃城区武家庄人。我当时如获至宝。武家庄是一个文化味很浓的村子,清末民初在冀南很有名气的三益堂书铺的掌柜赵会卿就是这个村里的,这个村子还出了十八酒坊中的几个东家。那么,这里是否流传着张二奎的一些故事呢?10月底,我赶到那个偏僻的小村子,与村中当时76岁的安兰喜、92岁的赵老七(小名)等老人交流,也许是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没有得到关于他的任何信息。然而,令人感到一丝希望的是,这个村子自古有演戏的传统,清末就有赵喜顺等人成立的戏班,还涌现了享誉冀鲁两省的民间艺人赵庆章。到了建国初,村里成立了大众剧团,排演了《小女婿》、《柳树井》、《豆汁记》等多部戏剧。1958年,武家庄为刚成立的衡水评剧团输送了七八名骨干艺术人才。这种尚戏之风是否同张二奎之间有一定的渊源,有待进一步考证。
本文据赵云旺《张二奎轶闻》,康占营《京剧名家张二奎》及网文《老生三鼎甲之一:张二奎的生平艺术经历》整理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