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FAN
主持人王瀚在电视台兢兢业业工作了七年。
被裁后才知道自己只是个“临时工”。
一朝失去了“铁饭碗”,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01前段时间,王瀚工作的好好的,突然迎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惊喜”。
他被公司辞退了!
新的一年,他没有迎来开门红,反而受到了当头一棒。
这件事情换做是谁都会无法忍受。
于是他赶紧去找领导理论,这才发现事情的真相并没有那么简单。
王瀚从大学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江苏武进区的电视台工作。
这对于他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转正后就相当于他有了正式编制,抱上了“铁饭碗”。
就连他乡下的父母,得知后也以儿子为荣。
所以自从王瀚开始工作后,就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任何差错。
在同事眼中,他踏实肯干,工作认真,而领导也很看重他。
工作的七年时间里,他主持了很多深受观众喜欢的节目。
比如《瀚说千年》《郭王来了》等等,这些节目中都有他的身影。
凭借着出色的主持功底和语言能力,他还在社交平台上收获了不少的粉丝。
可就在王瀚以为能在电视台长久的干下去时。
没想到2024年底,却传出了公司要裁员的消息。
最近这些年,电视台的收益是越来越差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拿手机刷短视频,能安静坐下来看电视的人逐渐减少。
为了能增加收视率,王瀚和他的同事们也做了很多努力。
不断创新想提高节目的趣味性,可惜都收效甚微。
电视台情况不乐观,也只能裁员,所有同事人人自危。
而这第一把刀,就落在了王瀚的头上。
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根本不愿意相信。
可在事实面前,他也只能接受。
因为他是个“正式工”,被裁后台里要赔付很多违约金。
所以深思熟虑之后,他就决定离开,之后拿着那笔违约金去创业。
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时台里却告诉他双方不存在雇佣关系。
王瀚是劳务派遣,只能算是个“临时工”。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02王瀚人认为自己是被公司骗了,白白为电视台打了七年工。
这七年时间里他一直任劳任怨,就算工资不高,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可到头来却什么也得不到。
劳务派遣的性质是具有临时性的。
还只能在公司干一些辅助岗位,随时都可以被别人替代。
可这和王瀚这些年在台里的工作性质却完全不同。
他和电视台都已经签了三次合同了,在台里也一直是在主营业务岗位工作。
如果是劳务派遣,那就说不通了。
王瀚询问了律师后,知道自己可以获得2N的赔偿。
于是就想要申请劳动仲裁,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可由于是仲裁事业单位,仲裁机构也是百般推托。
维权不易,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发到了网上。
不料却引起了很多打工人的共鸣。
很多人在他的评论区说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
也有很多人集思广益,想要给他出主意。
王瀚感动之余,却也知道这件事情拖下去不是办法。
他工作七年下来,没有攒下什么钱,和公司比起来根本就耗不起。
这时就有人质疑了,他不是主持人吗?怎么可能没有存款。
可事实真相就是如此,别看王瀚表面风光,一个月的工资却只够他日常花销。
王瀚主持节目一分钟赚两块。
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个月下来就能赚两万多,这种情况攒钱是绰绰有余的。
可实际上,他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按照两个小时计算。
一个月下来,赚七千块钱是顶天了。
刨除了日常花销、请客吃饭后,剩下的的钱所剩无几。
所以这也是他迫切的想要得到一笔赔偿金的真正原因。
如今,王瀚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家里还有老人要养。
可他却失业了,未来该何去何从,也成了一个难题。
032025年1月1日,王瀚正式离开了电视台。
在临别之时,心中自然有万般的不舍。
在单位有相处了七年的同事,还有自己费尽心血主持的节目。
如果离开,就再也回不来了。
他在主持最后一期节目时,还特意播放了一首歌。
想用张震岳的《再见》,来向许多喜欢他节目的粉丝告别。
事后,还和同事们一起吃了顿散伙饭。
而离别的这一天,也终于到了。
可紧接着,最让王瀚苦恼的就是如何将自己失业的消息告诉母亲了。
曾经母亲一直以儿子在事业单位工作为荣。
如果告诉她这个残酷的消息,老人一定会接受不了。
果然,在母亲知道这个消息后,直接就哭了。
都说儿女是父母前世的债。
小时候让他们有操不完的心,长大后还要担心他们如何成家立业。
但王瀚的母亲难过之后,也没有责怪他,反而还不忘劝诫儿子要看开些。
她自己在老家开了一个小商店,里面还兼职寄存快递的服务。
所以她就安慰儿子,失业后可以回家帮她看店。
不过,这不就成了“啃老”了吗?
他还不到三十岁,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奋斗。
于是王瀚在帮妈妈看店的空隙,还琢磨起了拍视频赚钱。
他将自己的日常生活拍下来,全都发在了短视频平台上。
如今还只是个开始,但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而观众在看到王瀚并没有被失业这件事情给打倒,还一直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也是对他产生了由衷的钦佩。
万事开头难,但只要不放弃,困难终究有被克服的一天。
结语像王瀚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例,他的维权之路也是道阻且长。
可这也给很多人提了个醒,合同里的陷阱层出不穷。
我们作为劳动者,签合同也要慎之又慎。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