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的包小柏:娶圈外人妻子,女儿患癌离世,与哥哥抱头痛哭

港台明星 2 0

回溯到 2009 年那个炽热的夏天,《快乐女声》的舞台宛如一个巨大的聚光灯,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在全国 20 强晋级赛的关键时刻,一位选手的命运引发了轩然大波,她就是曾轶可。

比赛现场,曾轶可身着一袭洁白的连衣裙,宛如天使降临。她怀抱吉他,开始演唱自己的原创歌曲《最天使》。她的嗓音略带青涩,在高手如云的舞台上,表现并非出类拔萃。然而,她的原创作品却如同一股清泉,带着别样的灵气,吸引了评委沈黎晖的目光。

在决定选手去留的关键环节,评委们的意见出现了严重分歧。沈黎晖力挺曾轶可,认为她的创作才华不可多得,尽管唱功有所欠缺,但假以时日,定能大放异彩。而包小柏,这位在音乐道路上始终秉持严谨态度的资深音乐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包小柏站在舞台一侧,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坚定。他一直坚信,在竞争如此残酷的比赛中,每一个晋级名额都应该属于真正有实力的选手。他的音乐理念如同钢铁般坚硬,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绝不含糊。面对评委们的激烈争论,主持人赶忙出来缓和气氛,试图解释沈黎晖的观点,称其是看到了曾轶可音准背后的创作才华。

但包小柏不为所动,当本该由顺子宣布的晋级结果被推到他面前时,他的表情愈发严肃。在全场观众的注视下,他缓缓开口,声音坚定而有力:“我愿意用我的身份,来交换去留的问题。之后只要这样的选手的程度,我只能说他留我走。” 这句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现场炸开了锅。

最终,曾轶可在沈黎晖的支持下,拿到了晋级名额。而包小柏,毅然决然地选择退出了比赛录制。这一事件,成为了当年《快乐女声》舞台上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也让包小柏坚持原则、毫不妥协的形象深入人心。此后,他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直到多年后,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再次将他拉回了公众的视线 。

童年阴影:在寄人篱下中成长

1967 年,包小柏出生在台湾省台北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然而,他的出生伴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苦涩,他和双胞胎哥哥包小松是母亲未婚先孕的孩子,在那个传统观念浓厚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种难以言说的 “家丑”。

村里的小道上,常常能听到人们的窃窃私语。每当包小柏和哥哥走过,那些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就像一把把尖锐的刀,刺痛着他们幼小的心灵。母亲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生活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或许是希望儿子们能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韧不拔,母亲为他们取名 “松” 和 “柏” 。

为了维持生计,母亲开了一家皮鞋店。小小的皮鞋店,成了兄弟俩童年的乐园。他们在店里的各个角落爬来爬去,天真无邪地玩耍着。有一天,皮鞋店里男员工的妹妹来店里玩,看到这两个可爱的小家伙,满心欢喜。因为男员工与包妈妈以干姐弟相称,所以他妹妹便提出想带两个孩子回家住一段时间。谁也没想到,这一住就是 17 年。

包小柏和包小松被带到了眷村,那是一个木板铁皮搭建的简陋房屋。这里住着舅舅阿姨一家,除了他们兄弟俩,还有 5 个孩子。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因为他们的到来,变得更加拮据。包家没有给两个孩子提供生活费,这让这个家庭的负担愈发沉重。

眷村里的外公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得知要收养这两个孩子时,他坚决反对。但外婆却有着一颗无比柔软的心,她不顾外公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承担起照顾两个孩子的责任。外婆对包小柏兄弟俩宠爱有加,几乎是有求必应。而包小柏和哥哥也十分懂事,每当看到外公要发脾气,他们就会像两个小卫士一样,迅速把外婆拉到隔壁房间躲起来 。

小时候的包小柏,就懂得了照顾他人。家里有水果时,他总会第一个去尝,看看水果酸不酸、涩不涩。在他懂事之后,逐渐明白了自己 “寄人篱下” 的身份,那种突如其来的落差感,让他变得小心翼翼。但外婆总能敏锐地察觉到他的异样,每当他感到害怕和恐慌时,外婆温暖的怀抱就像避风的港湾,给予他无尽的安慰 。

到了包小柏上小学的年纪,为了孩子的学业,外公一家举家迁移到台北。这时,包小柏才知道自己还有两位哥哥,而两位哥哥也被送到了外婆家寄养。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外婆无奈之下,与他们的父亲商量能否资助孩子的学费。没想到,父亲却一直在推诿,不愿承担责任。目睹这一切的包小柏,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他愤怒地冲父亲喊道:“你到底有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父亲恼羞成怒,转身给了包小柏一耳光。这一巴掌,如同晴天霹雳,打醒了包小柏。他意识到,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于是,他骑着父亲后来买来的脚踏车,四处寻找工作,最终找到了一份送报的活儿,开始赚外快贴补家用。为了生计,兄弟俩还做过大量家庭代工,去演艺公司打杂,也正是这些经历,悄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

音乐逐梦:从台前到幕后的拼搏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一位热心的记者将双胞胎兄弟推荐给了丽歌唱片公司。怀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憧憬,包小柏和包小松忐忑地走进了试音室。他们的歌声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带着蓬勃的生命力,试音结束后,两人幸运地都被公司录取。

1986 年,年仅 17 岁的他们,以粉色系少年的青春造型组合出道。他们的首场演出是为一家百货公司做暖场表演。舞台上的他们,活力四射,青涩的面庞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那场演出大获成功,兄弟俩瞬间在台湾各地崭露头角,邀约不断。

作为新人,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所有的宣传、包装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他们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了梦想努力奔波。包小柏回忆道:“前两年过得特别艰难,资深的艺人不会提携我们,想上真正的台面很难。” 他们在各个小舞台之间辗转,虽然辛苦,但从未放弃。直到第三年,他们终于登上了 “老三台” 的演出舞台。

然而,乡镇的演出大多是无酬的,只有上电视演出,一场才能拿到 2350 元(新台币)的车马费。交完房租后,所剩无几。为了省钱,他们几乎天天吃炒青菜、酱油拌饭。尽管生活如此艰苦,但他们对音乐的热情丝毫未减。1988 年,台湾政策开放,他们终于有了更多上电视的机会。可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此时的他们,也到了服兵役的年纪。

服完兵役归来,台湾的音乐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曾经的位置已被他人取代。面对这样的局面,包小柏没有气馁,他毅然决定转为幕后,成为滚石唱片的音乐制作人。在幕后的工作中,他全身心地投入,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事业飞速发展。不到 6 年的时间,他就一跃成为华纳唱片制作与艺人开发部总监。三年后,又被丰华唱片挖走,担任副总经理的职务。

2005 年,包小柏怀揣着更大的梦想,开始着手创立自己的音乐公司。随着内地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以导师的身份进军内地市场。在节目中,他犀利的点评和专业的乐评,让他成为了最受关注的评委之一,尤其是在曾轶可事件后,他 “毒舌” 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

家庭之殇:痛失爱女的无尽悲恸

在舞台上,包小柏是那个言辞犀利、坚持原则的专业音乐人;而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儿控。他与圈外的妻子相识相知,组建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并迎来了他们爱情的结晶 —— 女儿。

包小柏对女儿的宠爱,源于他自己童年的不幸经历。他不希望女儿像自己一样,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苦难。他给女儿取名为包容,希望她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为了给女儿最好的生活,他努力工作,即便常年离家在外打拼,对女儿的关心也从未减少。他会通过电话,倾听妻子讲述女儿的点点滴滴,虽然不能时刻陪伴在女儿身边,但他的心始终牵挂着她 。

女儿聪明伶俐,多才多艺,7 岁时就跳级到三年级。她热爱花滑和芭蕾,在母亲的悉心教育下,成长得十分优秀。包小柏与女儿就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女儿在国外生活期间,他们经常通电话,女儿会把自己的小秘密、烦心事都讲给父亲听,而包小柏总是耐心地倾听,给予她温暖的安慰和鼓励 。

然而,命运的重击却毫无预兆地降临。包小柏出生在一个癌症家庭,他的爸爸妈妈和寄养的外公外婆都因癌症离世。或许是命运的诅咒,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女儿被查出患有罕见病,治愈的希望十分渺茫。

为了陪伴女儿治病,包小柏推掉了所有的工作,带着女儿四处求医。每一次看着女儿在病痛中挣扎,他的心都如刀绞一般。治疗费用如同一个无底洞,很快就耗尽了他的积蓄。无奈之下,他变卖了房产,只为了能给女儿多一丝生的希望 。

2019 年,一个好消息传来,他与女儿的骨髓配对成功,随后进行了移植手术,采用的是最新的半相合移植技术。手术后,女儿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这让包小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女儿,对她的日常饮食和运动都格外关注,生怕出现一丝差错。

但命运再次露出了残酷的一面。一年后,女儿的病情突然恶化,之前的努力似乎都付诸东流。失而复得,得而又失,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包小柏彻底崩溃。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曾经坚定的信念也开始动摇,他忍不住质问命运:“她没有得罪过任何人,为何日复一日地循环着痛苦,没完没了?”

过度的忧思让包小柏一夜白头。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时,他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悲伤。不知情的媒体甚至调侃他模仿周星驰,而此时的他,根本无心顾及外界的声音。他只是默默地承认了孩子去世的消息,那声音里,满是无尽的悲痛 。

在处理女儿后事时,包小柏将灵堂布置成以紫色兰花和白色百合花为主的主题。或许,这些花是女儿生前最喜爱的。安排完一切后,他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哥哥,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这个曾经在生活的风雨中坚强前行的人,在失去女儿的那一刻,所有的坚强都化为了泪水。那个从小被命运当作皮球踢来踢去的孩子,即便在音乐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却终究没能留住自己生命中的天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