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李彬 刘琪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近期,演员赵露思的动态备受关注。因病入院、暂停工作,外界有很多猜测,最终她在社交平台上澄清,并晒出医生诊断书,承认得了一种叫作“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疾病。除此之外,她还表示自己从2019年出现抑郁情绪,但没有引起重视,这几年情况越来越不好,体重一度降到36.9公斤,2024年出现频繁干呕、眩晕、关节疼、颈椎疼等明显躯体化症状和过敏症状,一度以为是药物副作用。
在“明星光环”下,大众将焦点放在了“分离(转换)性障碍”这一疾病上。
这个陌生的词汇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又会吞噬多少心智?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的精神健康面纱。
图源:图虫
意识与行为脱离
失明失聪甚至瘫痪
“对大众来说,分离(转换)性障碍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其实就是我们通俗点的说法,‘癔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科大科主任程宇琪主任医师介绍,这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尤其是严重的心理刺激,导致患者出现意识、知觉、记忆以及身份认同等方面功能丧失的疾病。正常情况下,人们的意识、知觉、记忆和身份认同是有机统一的,但对于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来说,这种统一能力受损,表现为心理和生理功能的整合失调。简而言之,患者的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协调出现了问题,导致其无法正常地将意识转化为相应的行为。
最为直观的行为是痉挛发作,没有固定形式,可以表现如四肢挺直、肢体抖动、抽搐、痉挛等,还可以表现为肢体瘫痪、失明、失聪、失音,以及各种躯体症状,如头痛、胸闷、心悸、气促、腹痛、呕吐等。
“如果单从这些表现来看,很多人会选择神经内科、心内、骨科、疼痛科、皮肤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就医,检查结果常常是一切正常。”程宇琪说,因为这种疾病有一定的隐蔽性。
她还补充道,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漫游、分离性木僵、分离性运动和感觉障碍等。例如,分离性遗忘可能导致患者对与创伤相关的事件选择性地遗忘;分离性漫游可能使患者无目的地前往熟悉的地方,且事后不知其所以然;分离性木僵则表现为患者像植物人一样无法动弹。所以误诊的可能性很大。
她曾经接诊过一名单亲妈妈,在独子意外过世后就失去了行动能力,查不出原因,在床上瘫痪多年。“最后找到心理的‘症结’,发现是分离(转换)性障碍。”
初中生摔倒失语
和情绪病叠加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分离(转换)性障碍往往不是独立发生的。
正在上初中的小禾(化名),越来越不对劲。
早年父母离异,他跟着妈妈生活。妈妈的辛苦,他都看在眼里。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子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特立独行”想要引起关注。然而,妈妈奔波于生计,久未联系的爸爸将他淡忘,小禾内心的痛苦时常无处诉说。
一次模拟考试中,正在答卷的小禾,无意识地从椅子上摔倒在地,闻讯赶来的妈妈急忙带他去医院检查。然而神经内科、心内科等多个科室转了一圈,结果都显示,小禾身体没问题。
“可能就是考试太紧张了。”带着这样的猜测,妈妈带着小禾回家了。
图源:图虫
但是从这天开始,小禾每隔一个月就会因为突然昏倒被送往医院急诊,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原因,有时候还会忘记发生过的事。
直到有一次,他和妈妈发生了争吵,剑拔弩张之时,小禾突然“卡壳”,忘记怎么讲话。无论妈妈怎么“测试”,小禾都开不了口。
还是学校老师提醒了一句,妈妈带着小禾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找到了章瑜副主任医师。经过各项专科检查,章瑜诊断小禾为抑郁症伴有分离(转换性)障碍。
“抑郁症主要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失眠、注意力和记忆力不集中等,而分离(转换)性障碍则侧重于意识、记忆、身份或行为的不整合体验。”章瑜说,虽然分离转换性障碍不等同于抑郁症,症状也有所不同,但它们经常同时发生。
像赵露思这种情况是分离(转换)性障碍加上焦虑的叠加发生,无论在行动、肢体还是情绪方面都有所表现。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运动和社交很重要
和老公长年累月的矛盾爆发,和婆婆的“明争暗斗”,家人的接连过世……在门诊中,患者们会慢慢倾诉,说出患病的导火索。
程宇琪介绍,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通常包括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方面,如果一级亲属中有患者,其患病率会有所增加,女性比男性风险高。心理因素方面,早期的创伤经历,如被忽视、性侵或校园霸凌等,也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这类因素也是最容易引发该病的原因。此外,生物学因素也会对疾病产生一定影响。
“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分离(转换)性障碍的发病率并不高,一旦出现相关症状,我们一定要及时就医,在排除身体疾病之外,还需要心理评估,包括对患者的创伤史、心理刺激因素及其与当前症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找到病因,治疗相对不难。”程宇琪说。
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除了依靠专业的帮助之外,很多需要个人的意志做基础。
章瑜建议,自我调适很重要,正视自身存在的性格缺陷,寻找适合自己的缓解方法,“不要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留白给自己放空。”
另外,通过运动、冥想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来恢复活力,特别是户外运动,多晒晒太阳,可以帮助提升情绪。“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社交活动来获得支持和幸福感,不要让自己孤立。”
最后,请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康复,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心理疾病,重拾健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