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应不应该有文化,难道明星都是花瓶吗?在如今的演艺界,有些明星简直可以说是文盲,目不识丁、丢人现眼,文化程度连小学生都不如。比如,王某博,在签名时竟然在“博”上面卡了半天。还有在参加某档综艺时写“到此一游”时,竟然把游字写错了!
还有吴某仪,把祈福写成了折福,我想收到的人,岂不脸都绿了,还把根写成了恨,这根本就不是一时疏忽,这牙根就是不会。
还有新生代小花周也在直播时连续四次将“忏悔”念错成“千悔”,难道是太悔恨,要忏悔千百次吗?搭档演员多次纠正后仍有所不知,可见这就是一个读半边字的小学二年以下的学生。
包某婧在节目中竟然不以为耻反而为荣地表示自己连十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硬是将“23+4”算了好几遍也不确定答案。而范某冰更是在节目中认为“17-8=5”,这种错误连小学生都不会犯,令人不禁发问:这些人到底是怎么从学校毕业的?华某宇面对7×6这道乘法题彻底蒙圈了,接连给出4个错误答案,42这个结果被他完美地给避开了;更绝的是杨某越,在某档综艺节目中,她把“省份简称”说成“河南省、潮北省、陕西省”,在她概念中就没有“黑、吉、辽、陕、甘、宁”。观众纷纷感慨:这样的明星也敢称榜样?
明星,虽然不见得你们要学富五车,但最起码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样你就演绎角色时,才能针对时代背景对角色有一个基本定位,对角色内心世界有一定的揣摩,这样演绎出来的角色才会有血有肉。
他们身处名利场,似乎习惯了用颜值、流量和话题来维持热度,却忽视了作为公众人物最基本的文化素养要求。要知道,明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对那些三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粉丝群体。青少年往往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不自觉地将偶像的言行举止奉为圭臬。当明星在文化知识上屡屡“翻车”,传递出一种“没文化也能成功”的错误信号时,很容易让青少年对学习产生轻视心理,认为颜值、运气和炒作才是走向人生巅峰的捷径。这对于整个社会重视知识、崇尚教育的风气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冲击,甚至可能影响下一代的成长根基。
再者,演艺事业本身并非只靠颜值就能撑起一片天。一个优秀的演员,需要深入理解剧本所设定的时代背景,精准把握角色的内心世界,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就如历史剧的演绎,如果演员对所处朝代的礼仪文化、政治经济一知半解,又怎能展现出古人的风骨神韵?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若演员对原著内涵都无法吃透,表演必然流于表面,让观众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文化底蕴就像是演员的内功心法,深厚与否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在演艺之路上走多远、攀多高。
回溯往昔,老一辈艺术家们给我们树立了截然不同的榜样。他们中许多人虽没有如今这般优越的学习条件,却从未停止过对知识的汲取。像于是之先生,为了演好老舍先生笔下的角色,深入研究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市井文化,阅读大量书籍资料,将自己沉浸在角色所处的时代氛围里,这才有了舞台上一个个经典不朽的形象。他们用精湛演技和深厚文化素养征服观众,成为真正的艺术大家,其作品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熠熠生辉。
反观当下,部分明星“没文化”却能大行其道,一方面是娱乐产业过度商业化、快餐化的结果。经纪公司急于推出新人抢占市场,更注重包装颜值、炒作话题,忽视了艺人文化素养的培养;综艺节目为博眼球,将明星的无知当作笑料,进一步纵容了这种风气。另一方面,粉丝的过度溺爱也让部分明星迷失自我,即便犯错也无需承担严重后果,使得他们对提升文化修养缺乏动力。
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多方合力。明星自身必须觉醒,意识到文化底蕴对职业生涯和个人形象塑造的关键意义,主动学习充电,无论是研读经典名著、进修专业课程,还是提升常识储备,都应纳入日常规划。经纪团队也应转变理念,将艺人文化素养培养作为长期发展战略,为其安排学习资源与机会。而媒体作为舆论引导者,不应再对明星文化糗事过度娱乐化报道,而是通过正面典型宣传,强调文化内涵的重要性。综艺节目制作方更要肩负社会责任,设置知识考验环节不应沦为笑柄制造机,而是真正督促明星学习成长。
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触手可及的时代,明星没有任何理由以“没文化”为借口。他们拿着高额收入,享受着社会顶级资源,就应当回馈给社会正面的示范。只有当明星群体重拾对文化的尊重与追求,用知识武装自己,他们所绽放的星光才能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成为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积极力量,而非带着“文盲”标签的尴尬存在。毕竟,观众期盼的,是能在欣赏颜值与演技之余,从偶像身上汲取知识养分,感受文化魅力的双重满足,这才是一个健康、繁荣的娱乐生态所应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