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拉一条时间轴,把每年的春晚依次排列,我们会发现春晚不只是过年的必备活动,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国家过去40年的发展与变化。今天和小编一起重温春晚,梳理“春晚”这个特殊的符号,反应出来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
下面我们来到一切的最初——1983年春晚,在相声大师侯宝林的拜年祝福中,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正式跟全国观众见面了。
1983年春晚作为十二大召开后,面向全国百姓的第一届春晚,在筹备之初导演和策划组就想尽了办法,希望做出一场颠覆传统形式能为百姓带来欢笑的春晚。
在当时为了避免出错保证节目质量,电视台的节目其实都是提前录制好的,甚至连《新闻联播》都是录播形式,而83年春晚做的第一项突破就是改做成了现场直播。
双导演之一的黄一鹤计划让相声演员马季和姜昆来担任晚会主持人,但是这一决定却遭到了当时台里很多人的反对,他们担心相声演员主持会拉低春晚的格调。而黄一鹤觉着传统播音员的风格过于沉稳,临场应变能力又不够,没办法调节春晚的气氛,所以他坚持启用马季、姜昆,又选了话剧演员王景愚和当时著名的电影演员刘晓庆,组成了晚会最后的主持阵容。
这一年春晚最根本的变化是设置了观众点播环节,在晚会期间观众可以打电话给电视台告诉工作人员想让哪个人演哪个节目,点播的条子够多了表演就给安排上,这一开创性的举措,造就了本场晚会最经典的一幕,给全国观众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也给时任的广播电视部部长吴冷西出了个大难题。
作为90后出生的小编来说,与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财大气粗”的春晚相比,83年的春晚显得非常朴素,甚至有点“简陋”,不到600平的演播厅加起来也就60多人的表演嘉宾和工作人员,现场观众也不到200人,放现在可能都赶不上一个影院厅里的人多,整场春晚最大的一笔花销也就只有500块,用来购买1000个笔记本作为猜谜环节的奖品,但是这场“简陋”却精彩的春晚在2007年“我最喜爱的历届春晚”观众选票评比中是获得了第一名。
1983年的春晚就像当时百姓生活一个真实缩影,从舞台上表演的戏剧节目到舞台下观众的衣着打扮,简朴的不仅是春晚舞台,也是当时全社会的一个面貌。打这之后春晚的影响是越来越大,舞台也越来越华丽,从这个舞台走进我们的视野中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那个时代买布要布票,买肉要肉票,甚至买电视也需要电视机票这都是当时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而绝大部分老百姓最熟悉的还得是粮票,1984年深圳率先取消一切票证,1993年粮油实现敞开式供应,粮票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
电话在那个年代也是一个稀缺物件,根据85年的统计,北京市每一百位居民才有7.1部电话,一条胡同或者一条弄堂用一部公用电话的现象非常普遍,你想打电话告诉你妈晚上不回来吃饭,大概率是被邻居接通再转告给你家里,如果赶上这位邻居嗓门大一点,全小区的人都知道你今天晚上不着家了。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大众娱乐的兴起,看到的社会刚刚开放,大家想笑又难免存在的那种小小的窘迫和紧张,我们也看到衣服的颜色还是灰蒙蒙的,但未来一定是绚丽夺目的,这就是那个时代,一个充满新生和萌芽的时代,一个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
1983年只是春晚的开始,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人登台亮相。有人在舞台上高喊“你管得了我还管得了观众的眼睛爱看谁吗”,也有人三十年如一日只为了说一句“我想死你们了”,有人刚出电梯就被关进了老虎洞,也有人躲过了计生委开始搞装修,有人“十分想念赵忠祥”,有人卖拐卖车成为了小品王。
1983年拉开了春节联欢晚会的序幕,也让中国人走进了生机勃勃的八十年代,人民的脸上带着和生命力一样蓬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