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艺圈的璀璨星河中,总有那么一些熠熠生辉却又过早陨落的星辰,樊志起便是其中之一。他将诸多壮志未酬的悲情英雄演绎得入木三分,而他自己的人生轨迹,竟也与这些角色奇妙地交织重合,书写下一段令人唏嘘感慨的篇章。
樊志起出生于 1955 年的北京,顶着 “京爷” 的身份,却并未沾染上丝毫纨绔气息,因为家境平平,与众人热议的 “京圈” 更是毫无瓜葛。自幼,他便对文艺活动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唱歌时嗓音清亮,跳舞身姿灵动,各类乐器上手也颇为迅速,可心底最炽热的向往,始终是表演。高考那年,他怀揣着满腔热忱,报考了两所艺术院校的表演系,满心期待能叩开表演世界的大门。彼时,他无数次畅想,只要能被录取,往后就能在舞台与荧幕间绽放光芒。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沉重的闷棍,家庭因素致使他接连落榜。此后,他又多次向艺校、艺术团体投递橄榄枝,得到的却皆是无情拒绝,梦想的前路仿佛被浓稠的黑暗重重笼罩。
无奈之下,樊志起另谋生计,开起了舞蹈培训班,偶尔还会到乐队里兼职架子鼓手。那段日子,舞台上的灯光、表演的梦想,似乎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幻影,他以为自己这辈子都要与表演擦肩而过了。但命运的齿轮,总在不经意间悄然转动。1983 年,中央台筹备拍摄电视剧《无名的花》,朋友拉着樊志起去试镜,本就是抱着碰运气心态的他,没想到竟误打误撞成了该剧男主。这部戏,宛如一道微光,瞬间照亮了他黯淡的演艺之路,自此,片约如雪片般纷纷飞来。
1989 年,樊志起踏入《庄妃轶事》剧组,成功塑造了多尔衮一角,将这位霸气又多情的王爷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观众记住了他独特的表演风格。紧接着,1991 年的《满江红》更是让他声名大噪,他挑起大梁,饰演民族英雄岳飞。在片场,他一袭战袍加身,眼神中满是坚毅与悲愤,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仿佛带着观众穿越回那段金戈铁马却又满是冤屈的岁月,他对岳飞精忠报国之志的诠释精准到位,收获无数赞誉。
1992 年,影视圈的巨擘王扶林导演筹备拍摄鸿篇巨制《三国演义》,这部经典之作前期剧情精彩纷呈,可临近尾声,受原著篇幅与内容的限制,精彩度略显不足。王扶林深知,若要给整部剧画上圆满句号,姜维这个角色的塑造至关重要。姜维,需集勇谋于一身,得有诸葛亮般的神机妙算,赵子龙式的英姿飒爽,更关键的是,扮演者演技必须过硬,否则难以撑起角色的厚重感。就在众人苦寻合适人选时,樊志起的名字不约而同地浮现在大家脑海。最终,他披上战甲,踏入三国乱世,成了荧幕上最令人难忘的姜维。拍摄 “姜维之死” 这场重头戏时,樊志起更是倾尽全力,他精心设计剧情,将姜维临终前的不甘、无奈与对汉室的忠诚,展现得丝丝入扣。这场戏,如同烈火烹油,把整部剧推向最后的高潮。直至今日,观众提及姜维,脑海中率先浮现的,依旧是樊志起那令人动容的演绎。
此后多年,樊志起在演艺之路上马不停蹄,塑造了一连串经典角色。他化身三国中的吕蒙,将这位智勇双全却又略带狡黠的将领演绎得活灵活现;诠释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时,他精准捕捉人物的风骨与气质,展现出革命者的无畏与热忱;披上宋代抗金名臣李纲的官袍,他一脸正气,让观众感受到历史人物的使命感;扮起东汉司徒王允,智谋与城府尽显;演绎抗清名将史可法,气节与悲壮扑面而来;还有吴国大夫伍子胥,忧愁与悲愤溢于言表。细细盘点,这些角色无一不是壮志未酬或是英年早逝的悲情英雄,仿佛冥冥之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樊志起的演艺轨迹。
2010 年,一场阴霾悄然笼罩。彼时,樊志起正在片场忙碌,全身心投入拍摄工作。忽然,一阵强烈的不适感袭来,身体像是发出预警的精密仪器,可眼前正是影片最后一个关键镜头,他怎肯轻易放弃。樊志起牙关紧咬,强忍着即将晕厥的虚弱感,凭借顽强意志力撑着完成拍摄。直到导演喊出那声 “Cut”,紧绷的弦瞬间断裂,他整个人直直倒地,不省人事。众人手忙脚乱将他送往医院,谁也没想到,短短几天后,这位敬业的老戏骨便撒手人寰。
后来大家才知晓,拍戏之时,樊志起已然查出罹患癌症。他心里清楚,生命的沙漏正急速流逝,家人苦苦劝阻,希望他停下工作安心养病,可他却执拗得像头牛。每天靠着大把止疼药强撑,只为不辜负热爱的演艺事业。他的性格,恰似他演过的姜维、岳飞,即便知晓前路荆棘满布、时日无多,理想的灯塔却永不熄灭。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他心心念念的不是病情,而是正在拍摄的戏,生怕自己半途而废,给演艺生涯留下遗憾。
樊志起的一生,满是波折与执着。28 岁半路出家,从热爱表演却求而不得,到误打误撞入行,再到声名渐起,最终在 55 岁戛然而止。他用生命演戏,把热爱融入每一个角色。姜维临终高呼 “假降未成,汉室亡矣”,樊志起生命尽头,或许也怀揣着未竟的演艺梦想,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永远留在了他钟情的片场,却也在观众心中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激励着后来者追逐梦想时无惧风雨、坚守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