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琰东老师,有名魔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傅氏幻术的第四代传人、是“中国魔王”傅腾龙之子、是国内学历最高的青年魔术师之一。
我们家傅氏幻术传承四代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自己感觉我们家的特色主要是知识分子变魔术,就是每一代的魔术师都需要有高学历、都需要有大学及以上的文化程度,因为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创作魔术,这是第一。第二是坚持原创,因为我们每一代魔术师走的都不是传统意义上“一招鲜、吃遍天”的思路,都是走的高产,从自己爷爷的爸爸开始、他就已经留下很多当时觉得非常好的魔术,自己爷爷一直到去世的前几天、还一直在画图,一直在坚持创作一些东西,当然自己爸爸创作的作品就更多了,直到现在自己也是在做这一行,所以自己的身体里流动着就是这样一种血脉,就是停不下来。自己特别喜欢跑步,自己每天要跑十公里,是什么支撑自己能够跑下来、就是创作,因为自己觉得跑步的时候是自己的思路最清晰的时候,想一些问题最容易想通,自己的好多节目都是在跑步中想出来的,自己觉得这是我们家幻术的两个特点。当时我自己不想考大学,自己想直接跟着我爸爸做魔术,但是自己妈就觉得很可惜,因为自己是在市重点中学就读,所以学习成绩也是不错,她觉得做魔术风雨飘摇,那时候自己爸爸一年可能有十个月都在外地演出,自己妈就不想让自己过这样的日子,就说你学个手艺、将来也有防身之道。当时金融还是很难考、很热门,自己说我就学国际金融,但是毕业以后 我不会干那个,自己说我要回到我爸爸身边,后来都妥协了,大家都同意了,这样自己才去考的国际金融。自己刚毕业的时候是在自己爸爸的剧团打杂,最苦的活儿、自己爸爸都让自己做,这样也挺好,也让自己了解了方方面面,毕竟自己原来是一个书生、没有更多的实践经验,那时候自己被派到城堡、作为我们这边的代表,每天要住在那里,帮着培训一些新招进来的孩子一起编排节目,那时候自己觉得自己真正地像一个总管一样,什么都要管,而且积累了好多工作经验,自己也当了主要演员、也当了主持人,因为那是个乐园、它是循环演出的,我们每场演出大概45分钟,三年下来演了将近有三四千场,把一些舞台上的恐惧感等基本都克服了,毕竟原来是学生、要走到一个专业演员的层次,距离还是蛮大的,慢慢地过了这三年自己觉得我突然就长大了。那时候汪燕飞是我们这边的一个团员,是我们剧团的,他原来是唱歌的,自己也挺喜欢唱歌的,自己说我们做一个组合吧,自己花钱请别人写了一首歌、自己录的音,后来觉得其实我们可以到北京发展,我们就来北京了、非常盲目地就来了,来了以后莫名其妙地找了一个唱片公司签约,那个时候不懂,现在才知道这是个不平等条约,一签签7年,什么都得归人家,而且什么都是自费,我们从27岁签到了34岁,在这期间其实一直没有放弃魔术梦,自己唱歌也是因为觉得当时我的创作已经枯竭了,没有办法再想出更好的魔术了,后来就觉得是不是魔术可以跟唱歌结合,这样视觉和听觉双重的享受可能会好一点,谁知道我们一结合就上了2003年的央视春晚,唱了一首两分半钟的歌,加了一些魔术在里边,当时得了春晚的三等奖。自己当时在央视青少中心做一些栏目的主持人,自己记得一个叫《芝麻开门》,还有一个叫《异想天开》,因为唱歌受限、觉得慢慢地还是回到魔术上来,也因为当时觉得自己可能年龄渐渐大了,见识更宽广了,慢慢地有一些积累,就学会怎么来创作了,自己曾经有一度特别害怕,因为有一阵自己爸爸的身体特别不好,自己想要是我爸爸走了、谁给我设计节目,自己觉得人就是这样,只要你想做、其实还是能做成的,自己就想我一定要强迫自己创作,因为自己上媒体上的多、所以自己每次上媒体的时候他们都说、小傅,你能不能有更新鲜一点的魔术,我们不要以前你上过的,所以对自己来说、魔术师就是得创作,得不停地创作,十年磨一剑当然好,但是一年磨十剑也是非常需要的,从那以后、自己就很上心,注意观察生活,注意提炼一些元素,然后自己就开始慢慢地弄,后来又学会了画设计图,后来又找到了几个跟自己关系不错的师傅,把东西能够交给他们去试验去做,总是有一个过程,慢慢地就过来了。
我们传统的换装魔术很慢,遮挡的时间很长、而且是全封闭式的遮挡,比如拿块布从头到脚一起挡上,过了很久,其实他们感觉也不是特别久、但是观众坐在台下就会觉得很久,然后变了一套衣服,而且刚出来的时候人就很胖,自己从小就看这样的换装魔术、自己觉得应该改一改,那年自己25岁,自己就有几个思路,第一个一定要快,大量提速,基本上是两秒以内就得完成变化;第二个就是变男装,一男一女两人搭档,以前都是只变女装。第三个是由全遮挡、部分实现半遮挡,让观众觉得比较直观。第四是遮挡物实现生活化,可能是用把伞,可能是拿幅画,可能拿一条丝巾,对遮挡物不牵强,变装为什么每次都要拿布、这个没有理由。《服装师之梦》,我是一个设计师,我给她设计服装,这件衣服配一把伞,我觉得很好看,然后伞拿下来遮挡一收,又变了一身衣服,自己觉得一切都要自然。当时金奖只有三个,自己的分数正好是第四名,所以就得了银奖第一名,我们那一届选手特别厉害,几乎我们这一批魔术师全都上了,因为在这之前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赛,当时说心里话、自己觉得还蛮好的,后来自己爸爸的一个朋友、他就跟自己说,说小傅,对别人来说这是个好成绩,对你来说这就不是好成绩,因为你是傅家的,所以后来就在2007年参加了金菊奖比赛,那就得了金奖,这个节目是《光之碟》,为什么要做《光之蝶》、因为那时候自己在唱歌,唱歌就有CD,自己当时的想法是变出好多CD发下去,让观众可以拥有我的CD、能够成为我的粉丝,当时确实国内还没有人变光碟,大家还着眼于扑克牌、变伞、变花 都是这样的,自己是第一个变光碟的,整套流程也是我自己设计的、也没有什么可参考的,就拿一些变扑克牌的手法作参考、但毕竟不一样,扑克牌是窄窄的一张、光盘是圆的,扑克牌可以背到手后面、光盘没法背,我自己想了好多种方法,最后做出来了,因为没有可比性、所以评委可能觉得比较新鲜,所以给了金奖。从变光盘开始、就是我自己创作,但那只是手法,靠自己练、自己琢磨,但《青花瓷韵》那个节目确实是自己参与设计了,自己可以跟自己爸爸一起画图了,那个比较复杂、那个大盘子是自己爸爸设计的,但是那个三个人的换位是自己设计的,以前的箱子换人是把人锁到箱子里,那个人在上面,拿个帐子,然后一下子两人位置发生交换,我们这个不是了、我们是三个人三个角色,三个角色互换、等于是在一分钟之内完成了九次变化,就是不停地闪换,有自己、也有汪燕飞,还有空政的沈娟,我们三个搭档,那时候我们住的很近,练功也方便、我们三个人真的是创造了好多新的动作,有几个真的挺神的,自己现在看看视频、自己都觉得很神,他把披风穿上,然后一转身就变成了我,后来他们都把《青花瓷韵》叫作是手法版的大道具,因为大家都知道大道具都不用练、靠创意,但自己这个大道具就是三个人就要练,堪称手法版大道具。
自己总结了一下,要做一名成功的魔术师、我自己认为需要四大元素,就是财侣法地,财、你得有资金;侣,要有一帮合作伙伴,可能是搭档、也可能是助理;法,你要有办法、要有方法,你得研发这些方法;地、要有一块排练或者堆道具的地方,所以财侣法地很重要。很艰辛,尤其是像现在我自己也收徒弟了,自己有12个,其实还是演袭的传统的那一套,就是一个班子、是那种感觉,一个师傅带着一帮人、这样。像汪燕飞跟自己,我们走过多少年了,我们从2000年开始、20年了,楼下那个师傅是1998年开始合作的,自己最大的徒弟是2007年来的,那都已经十几年了。当时导演组就跟自己聊,说是要有喜庆的,要有中国寓意的,说你能变鱼,自己说变鱼很简单、我们传统历代都有变鱼的,就是拿鱼竿钓鱼这种,这都不难,你们需要哪一种、自己都可以给你们实现,他们说这种一个都不要,要就要从没见过的,后来也不知道怎么阴差阳错地就给他们写了个方案,说你们可以驯鱼,自己说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上是有驯鱼,宋代就有驯鱼这么一说,但用什么方法、在什么环境下咱也说不好,就找自己爸爸,两个人兑了好多种方案都不行,光鱼缸就买了多少,大大小小的鱼缸,最后确定了、确定用一种方式,鱼、用什么鱼,什么鱼好像都不行,鲫鱼什么的都不行,最后选中的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独有的叫龙鲫,眼睛大一点儿的、尾巴长一点儿的小金鱼,最后就做出来了,中间的艰辛真的自己也是不谈了,就是经常被毙掉了,在关键时刻自己万念俱灰的情况下、就有人给你捞回来,然后再毙掉,整个过山车的感觉,最后还算是成功了。其实中国古代有很多幻术,在汉代汉武帝的时候就有“鱼龙曼衍”,那时候都是作为国术招待那些外国使节的,但是经过明代、清代、民国以后,慢慢地就消失了,所以很多人就放弃了国内的、他们就学西洋的,自己跟自己爸爸也研讨过这个问题,他的感觉是国内的传统的这些戏法也好、幻术也好,主要的问题在节奏,节奏慢、不符合现代人的一种期待。另外就是不够直观,从那以后、自己就经常去翻一些古代的文献,我们家别的少、就这么多,有的是借用它的那些灵感,但是元素一定要用现代时尚的元素,这样来进行一些变化,我真正自己设计的魔术是我现在演得最得心应手的、好多人模仿的《闪电换人》,从设计图到原理到元素、包括保鲜膜那个元素,都是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因为自己的理念是用的东西越贴近生活、观众才会有共鸣,日常的换人术用绳子、用铁链,自己觉得观众都已经看烦了,看得太多了,必须要有新鲜的、很难实现 很难做到的一些东西,观众才会喜欢,所以自己当时就用了这个保鲜膜的元素。好多同行,自己请他们过来看我的道具后说、这个门子那么简单,自己说对啊,就这个他们都没有想到,魔术的机关就是简单有效、那就是好的机关。那个节目自己是2011年设计出来的,到现在真的是久演不衰,到现在仍然是效果好得不得了,淘宝上自己看了下都有卖的、2600块。值得骄傲的就是这些在外边演的人、没有一个比自己快,我们是1.5秒就能完成换人,这速度一点一点往上提,哪怕你提零点几秒、但魔术观众的观感就差这零点几秒,那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