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这个曾经在春晚舞台上侃侃而谈的"洋面孔",如今会选择默默回归家庭?
他就是大山——那个让全国观众记住的"老外"相声演员。
1988年他在央视春晚上以一句"开门呐,我是大山"惊艳亮相,此后更是四登春晚舞台,还当上了"加中文化大使"。
可到了2011年这位圈内炙手可热的"网红"却悄然淡出了公众视野。
这个选择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背后的故事得从大山的爷爷说起。
这位老先生的故事,在大山成名多年后才被发现,却让人感慨万分。
原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山的爷爷曾是商丘一位白衣天使。
2001年一位细心的商丘记者听到大山在节目中随口提及这段往事,立马展开了寻访。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翻阅了大量历史档案后,记者终于在现今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找到了这段尘封的历史。
当地的老人们至今还记得这位热心的"洋医生",他们说这位外国大夫总是不分昼夜地救死扶伤。
这份深埋在血脉里的中国情,仿佛就是大山与中国结缘的伏笔。
而说到大山自己的故事,那可真是有意思了。
1988年这个留着一头黄毛的外国小伙子,靠着一个"许大山"的角色火遍全国。
当时他还有个土得掉渣的中文名字叫"路士伟",这名字把他老爸都给整不会了,天天嘀咕:"这名字咋还有个加号呢?"
后来因为观众都喊他大山,这个接地气的名字就这么被他承包了。
要说大山学相声这条路,那可真是一波三折。
当时的相声圈就跟铁桶似的,从没收过外国徒弟,连德高望重的侯宝林老先生都直摇头。
但姜昆老师就是有这个魄力,顶着压力收下了这个"洋徒弟"。
虽说平时跟着丁广泉老师学艺比较多,但这份敢为天下先的胆识,着实让圈内人刮目相看。
谁能想到一个老外不仅把相声学得有模有样,还真把中国文化融进了骨子里。
把中国文化融进骨子里的大山,可不是在舞台上"一招鲜吃遍天"那么简单。
199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他就开启了"双面"闯荡模式。
白天西装革履在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当个正经的公共事务助理。
晚上卸下领带摇身一变成了舞台上妙语连珠的相声演员。
这种跨界玩得那叫一个溜,简直就是文化交流的"多面手"。
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家直接拿下了"双料身份"——加拿大奥委会特使兼中国文化顾问。
这还不算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他又"反客为主",搖身一变成了中国媒体代表团的一员。
这种中西合璧的本事,连加拿大总理都看得连连点头,在2012年直接钦点他当上了"加中文化大使"。
但就在事业最红火的时候,这位"文化通"来了个急转弯。
2015年他突然宣布要做脱口秀节目《大山侃大山》。
这一转型可把圈内人给整不会了:好端端的相声不说,改行做啥脱口秀?
其实这是大山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在他看来相声这门艺术需要对中国文化有着刻骨铭心的理解。
就像品茶一样光是泡得一手好茶还不够,还得懂得那些茶里茶气的韵味。
而脱口秀则给了他更宽广的发挥空间,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在著名编剧梁左和相声大师冯巩的指点下,这个看似冒险的转型还真就成功了。
不过说起大山最成功的"转型",其实是在情场上。
1990年的一天在辽宁某个演出现场,他遇到了自己的"命中注定"。
那天负责接待的是个重庆姑娘,叫甘霖。
谁知道临时出了点小插曲,某个乡村乐队因为内部矛盾闹得不可开交。
作为接待方甘霖去调解,可那帮大老爷们根本不把这个小姑娘放在眼里。
眼看着场面就要失控,大山站出来了。
就见这位"洋小伙"三言两语,不紧不慢地化解了危机。
这一手"英雄救美",可不就把甘霖的芳心给撩到了嘛!
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大山还笑称这是他这辈子最成功的"即兴表演"。
如今的大山早已是妥妥的"中国女婿"了。
家里还有一双活泼可爱的"混血"儿女,那叫一个幸福美满。
不过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为了照顾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不得不在中国和加拿大之间来回奔波。
工作再忙也要分身乏术。
权衡再三这位曾经的"台前红人",毅然选择了回归家庭。
如今的他只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才会回到心爱的演艺圈,默默在幕后发挥余热。
在他看来能陪伴家人成长,也是人生的一种精彩。
虽然选择了退居幕后,但大山对中国文化的那份热爱一点都没变淡。
要说他现在低调了,那可真是"低调"得有声有色。
2019年春节他悄悄飞到海外,给当地观众带去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单口相声《巧说中国话》。
台下的老外们都听得如痴如醉,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同年10月9日他又现身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跟中法两国的观众分享自己的求学故事。
听说当时不少留学生都被他的经历感动得眼眶湿润。
这不就是最好的文化交流吗?
从当年那个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留学生,到春晚舞台上的"洋相声演员",再到如今默默耕耘的文化传播者。
大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搭起了一座连接中西方文化的桥梁。
比起站在聚光灯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反而让人感受到更多真诚。
有人说他退居幕后是"深藏功与名",但在我看来这恰恰展现了一个文化使者的担当。
因为他懂得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像春雨一样悄悄地浸润着两国文化的土壤,这才是文化交流最动人的模样。
大山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传播,不在于站得多高,而在于根扎得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