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乘船而去》获得“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的刘丹,近日以“她”这一象征性角色回归话剧舞台。这部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制作的新创剧目《而我们将永不分离》,是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的经典剧作,时隔多年重归舞台的刘丹,一直在反复追问的是“你是谁?”
这部戏最机缘巧合的是,导演和主演的名字都是刘丹,但却不是同一个人。谈及与导演刘丹的合作,演员刘丹打趣道,两人因同名而引发了许多有趣的“错位故事”。然而,这种特别的“名字缘分”也象征着她们在艺术创作中彼此的信任与默契。在她看来:“我们拥有相同的名字,也许是冥冥中,这部戏让我们在同一个舞台上用心创作。”
这部《而我们将永不分离》中,刘丹饰演的“她”是一个极具象征性的角色,需要演员从抽象的情感中找到具体的表达。她分享道,排练过程对身体和心理都是巨大的挑战。起初,她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甚至因为身体状况感到恐惧。但在导演的信任和团队的支持下,她逐步找到了解读角色的方式。在刘丹看来,舞台给了她更多时间去打磨角色、面对自己。“话剧排练是一个自我对话的过程,让你更深刻地反思自己。每一次的创作都是在问自己,‘你是谁?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我在舞台上最大的收获。”
剧中,刘丹的角色‘她’的台词和情感不是写实的,更像是隐喻与象征。“这种表演需要我放下常规的逻辑,用一种更开放的状态去感受和诠释角色的复杂性。”刘丹表示,这个角色像是一面镜子,让她直面内心深处的脆弱与渴望,也让她发现自己作为演员的无限可能。
刘丹眼中的“她”没有固定的定义,“每一位演员演出的‘她’都可能是不同的,因为角色是我们生命体验的延伸。舞台的魅力就在于这种无限的可能性。”对刘丹而言,舞台是一个开放而真诚的地方,它承载的不只是角色的故事,也是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连接。角色的一句台词让她深受触动:“你是否已经察觉到,你遗失了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情?”刘丹认为,这句话反映了现代人对自身生活完整性的反思,“每个人都会在某个阶段感受到缺失,感受到对生命的某种不满足。而‘她’的故事就是让我们看到自己,找到那个缺失的部分。”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刘丹演艺生涯的前半程几乎都在演话剧,去年摘得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时,有人说她是“演技之光”,是实力绽放,其实早在前年,她便已凭借《开端》中的“锅姨”拿下了白玉兰最佳女配角奖。此番从影视到话剧的华丽回归,刘丹坦然地表示:“观众的感受不是由我决定,但我相信,只要有人能在我们的表演中感受到哪怕一丝触动,我们就是知足而快乐的。话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命的对话,通过与角色、与观众的交流,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向。”她始终相信,人类的美好与善良是超越文化与语言的,“《而我们将永不分离》不是一部关于完美的作品,而是关于我们如何用不完美去连接世界。这是我对这部戏最大的理解,也是最想传递给观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