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红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人设宛如一把双刃剑,能助力网红迅速出圈、积累流量,却也可能因一丝差池,顷刻间崩塌,陷入万劫不复的舆论深渊。“羊毛月”,这位曾在短视频领域风生水起的网红,如今正切身品尝着人设“翻车”带来的苦涩。
羊毛月,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凭借自身努力,2018 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这本是一段值得称赞的求学进阶之路,可事态却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过往视频里,他频繁亮出北大的学生证、毕业证,“北大”二字逐渐成为其视频标签与个人人设的核心支柱,在网络世界里不断强化这一“学霸”印记。
起初,一切看似风平浪静,北大的光环为他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视频播放量、粉丝量蹭蹭上涨。然而,平静湖面下暗潮涌动,隐患悄然埋下。随着受众群体日益扩大,尤其是思维敏锐、对公平与真实极度在意的 00 后涌入其粉丝阵营,问题接踵而至。
质疑声率先从北大在校生那里传出,直指其在宣传中刻意模糊本科与研究生院校差异,靠着艺术生身份考入中传、再保送北大读研的经历,被包装成笼统的“北大身份”,过度营销之感扑面而来。对于广大 00 后而言,他们身处竞争激烈的就业大环境,学历内卷、求职艰难是切肤之痛,而羊毛月看似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优越感,以及对北大身份的过度渲染,仿若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狠狠触及了逆鳞。
事态持续发酵,网友们纷纷翻出旧账,指责他在过往言论中的不妥之处。像是那句“北大在当年对我来说只是一条退路,我当年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主持人,我本来不想上北大的”,在大众听来,满是炫耀与凡尔赛,刺痛着诸多为求一纸名校学历、挤破脑袋过独木桥之人的心。
面对汹涌的舆论讨伐,羊毛月坐不住了,赶忙发布道歉视频,承认对严肃话题采用了不恰当表达方式。只是,这份道歉在网友们看来,诚意欠佳、避重就轻。在他们眼中,羊毛月长期依赖“北大光环”收割流量、变现获利,如今月收入近 150 万的经济回报背后,是对大众情感与价值观的“消费”,岂是轻飘飘一句“对不起”就能一笔勾销的?
更有甚者,网友们乘胜追击,提出要严查其学术论文,深挖他在学业方面是否存在其他“猫腻”,将舆论战火从单纯的人设营销争议,烧向学术严谨性层面。从最初的学历身份质疑,到对其言行姿态的反感,再到深挖学术问题,羊毛月深陷泥沼,掉粉严重,曾经苦心经营的网红事业岌岌可危。
这一事件恰似一记警钟,敲醒了整个网红群体。人设固然重要,但唯有建立在真实、谦逊且尊重受众情感基础之上,辅以严谨言行,才经得起时间与大众审视,否则,再华丽的人设泡沫,终会在舆论的烈日下,无情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