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仿佛在他身上走得特别慢。在很多人眼里,他是《甄嬛传》里那个温润如玉的温太医,却鲜少人知道,戏外的他还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教授,是众多古装剧的礼仪指导,更是一位把家人放在第一位的"暖男"。
1975年,在吉林省辽源市的一个普通农村,张晓龙作为家中第五个孩子降生。
童年的张晓龙,就像一只无拘无束的野马。每当村里来了演出队,他总会站在人群中看得入迷。等回到家,就在土炕上模仿着刚看过的节目,一招一式,惟妙惟肖。
"那孩子,看一遍就能跳得一模一样!"村里人都说。
但在那个年代,农村孩子学艺术,简直是天方夜谭。直到16岁那年,一场农民艺术节改变了他的命运。
镇上举办农民艺术节上,喜欢跳舞的张晓龙也报名了。
谁也没想到,这个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农村少年,凭借着惊人的模仿力和表现力,一举夺得了比赛冠军。
看到了弟弟的舞蹈天赋后,大姐在报纸上看到吉林艺术学院的招生广告,毅然决定让弟弟去试试。
"零基础考舞蹈?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是当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但招生老师却慧眼识珠,看中了这个外形俊朗的少年,安排老师给他突击训练。而张晓龙,抓住了命运给他的第一次机会,顺利进入了吉林艺术学院!
然而,考上学校只是开始。由于起步太晚,张晓龙的基本功远远落后于同学。但他却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弥补着差距。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功,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练功房。膝盖磨破了,他就用创可贴贴上继续练;腿抽筋了,他就咬牙忍着。
"那时候真的很苦,基本功差太多,每天练到膝盖磨破,但只要想到能学跳舞,再疼也值得。"张晓龙回忆道。
但努力也有回报,在吉林艺术学院的那几年,他从班级倒数第一,变成了校园代表,每每演出总是作为领舞站在C位。
1994年,张晓龙以全国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舞蹈学院。这个来自东北的大男孩,凭借1米8的身高和出众的外表,很快成为校园风云人物。
然而,初到北京的生活并不轻松。他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经常被冻醒。但在张晓龙看来,这反而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因为他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1999年,命运再次眷顾了他。
TVB来中戏选角,本是来挑选学生的导演,却一眼相中了在旁边的老师张晓龙。
就这样,他获得了人生第一个演戏机会,片酬8000元更是让他欣喜若狂。等到20集拍完,他惊喜地发现自己赚到了16万,立马在北京买下了人生第一套房。
此后,张晓龙开始在教学之余接一些戏约。虽然早期作品并未引起太大关注,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表演的热爱。
直到2011年,36岁的他接演了《甄嬛传》中的温太医。
有趣的是,好友陈建斌本来极力推荐他演果郡王,因为"张晓龙帅得惨绝人寰,天选果郡王"。但导演郑晓龙却坚持让他演温太医,这个决定最终成就了经典。
在《甄嬛传》中,张晓龙不仅是那个让观众念念不忘的温太医,还是剧组的礼仪指导。剧中令人惊艳的"惊鸿舞"、"满汉八旗冰嬉舞",都出自他之手。这份专业素养,让他在圈内收获了极高的口碑。
然而,就在事业最红火的时候,张晓龙的母亲被查出癌症。
没有丝毫犹豫,他推掉了所有工作,包括已经签约的《芈月传》,陪母亲远赴美国治疗。
"那时候很多人说我傻,好不容易熬出头了,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放弃?"张晓龙说,"但对我来说,没什么比家人更重要。"
在张晓龙的世界里,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存在。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他却承担起了照顾全家的责任。他的北京住所成了"老家驻京办事处",家人来京看病、旅游,他都会亲力亲为。
外甥女张佳宁幼年失去父爱,也是舅舅张晓龙承担起了父亲的角色。从生活费到学费,从专业训练到心理辅导,张晓龙事无巨细地照顾着这个"女儿"。
如今的张佳宁已经成为优秀的演员,每当提起舅舅,她都会说:"他比我妈还重要。"
如今的张晓龙,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默默耕耘。
从《琅琊榜》到《大秦赋》,众多热播古装剧都留下了他的印记。在哈佛的讲台上,他向世界讲述中国的礼仪文化;在综艺节目中,他用舞蹈诠释历史的魅力。
快50岁的年纪,他依然容光焕发,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也许在世俗的眼光里,除了"温太医",他似乎没有更大的代表作。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专注演戏,其实我觉得传承传统文化更有意义。"张晓龙说,"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
虽然早已结婚生子,却从不拿家人炒作。
有人不清楚他的婚姻情况,每每上节目总拿他的私事开玩笑,甚至有一次还被李若彤当场催婚。
张晓龙没有责怪,但却很认真地告诉大家:“我不需要了,我孩子都两个了!”
娱乐圈这个地方,很多人最怕的就是没有“料”,还有些人为了火,会刻意营造自己的某些人设,甚至不惜把家人拿出来炒作。
但张晓龙却没有,张佳宁最火的时候,他也从不宣传自己的功劳,家人的隐私也被他保护得很好。
不管走到哪,他都像温实初一样,谦谦公子,温和有礼,也难怪能十年如一日收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