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但在相声圈,出名了还得防背后有人捅刀。这几天,杨小五和杨议直播时的一番“秃噜嘴”,彻底让江湖震动。他说,拜师是为了“名正言顺地砸人”,这句话不亚于平地一声雷,直接把郭德纲推上了风口浪尖!听到这话,网友们的反应就像是吃了个烂柿子,既恶心又想吐槽:砸人还有“名正言顺”的说法?
拜了侯宝林就能砸郭德纲?这是哪门子的逻辑!要知道,侯宝林是侯耀华的父亲,侯耀文是郭德纲的师父。按这逻辑,这一拜岂不是专为对付郭德纲设计的?网友直接总结:这就是“冲郭德纲来的”。果然,相声江湖水深,这一出拜师戏,更像是披着传统艺术的外衣,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局中局!
拜师一事本是传统艺术界的一种尊师重道的体现。然而,这一行为到了杨小五杨议这里,却成了一场“公开算计”。从直播中杨小五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出于对相声艺术的热爱,而是带着一股子“讨公道”的劲儿——只不过,这公道讨得实在是匪夷所思。
杨小五在直播中明确提到:“先拜师,再砸他(郭德纲)!”这句话乍一听,就像是电视剧里的反派台词,让人直呼离谱。一个老五63岁,一个侯二78岁,竟然不是想着怎么传承相声,而是琢磨着“名正言顺”地砸人。拜了侯宝林,难道就自动获得了对郭德纲的“批判权”?更何况,侯耀文还曾是郭德纲的恩师,这种拜师与“砸人”的逻辑,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在相声圈,郭德纲可谓是异军突起,尤其是德云社的崛起,颠覆了传统曲艺的格局。侯耀文慧眼识珠,收郭德纲为徒,成就了一段师徒佳话。但这段佳话却成了某些人眼中的“眼中钉”。
小五杨议的这番“拜师砸人”操作,让网友不禁怀疑,他们是为了侯宝林而拜师,还是为了侯耀华的私心出面?侯耀华在相声圈内外争议不断,这次拜师事件更像是为杨小五提供了“合法砸人”的理由。一方面借助侯宝林的名头打击郭德纲,另一方面又能满足某些人的“心头之快”。
“砸人”文化背后的相声危机
说相声的嘴本应用来逗乐观众,可现如今却成了“互相攻击”的利器。杨小五杨议的做法,不仅让相声圈蒙羞,也让人感慨:难怪相声江河日下,内耗严重,光顾着“砸人”,哪还有心思搞创作?网友调侃:“看相声,结果看到了一场狗血剧;听笑话,听到的是一场勾心斗角!”
这种“砸人”文化的兴起,实际上反映了某些人对郭德纲成功的不满。德云社以民营团体的身份崛起,成为了相声界的标杆,但与此同时,也招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说,这是一种嫉妒心作祟;也有人认为,这是传统势力与新势力的“利益博弈”。
杨小五杨议的一番操作,暴露了相声圈的复杂与荒唐。老一辈艺术家为传统艺术拼尽全力,而某些人却把时间浪费在“砸人”上。想想都可悲:一个63岁,一个78岁,一个带货直播,一个不会说相声,居然联合起来对付一个民营团体,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老百姓常说:“一口唾沫一个钉。”相声艺术要靠作品说话,而不是靠互相攻击博眼球。侯宝林曾教导:“艺术无国界,唯有传承。”但杨老五和侯二的做法,显然背离了这句名言的初衷。如果他们真想为相声做贡献,最好的方式不是拜师,也不是砸人,而是闭嘴。该卖布鞋就卖布鞋,该直播就直播,不要再捣乱相声圈了!
网友热评:
网友A:“相声演员不说相声,天天搞内斗,这还能叫艺术吗?”
网友B:“郭德纲靠实力说话,有本事你俩也去开个德云社啊!”
网友C:“支持郭德纲!相声不需要这种‘砸人’的歪风邪气!”
专家1:相声的传承需要团结,而不是分裂。相声人应放下个人恩怨,以艺术为重。
专家2:曲艺行业应加强行业规范,杜绝“砸人文化”的蔓延。
专家3:传统艺术需要创新,但更需要尊重和包容,郭德纲的成功值得借鉴,而不是抹黑。“相声是用嘴逗乐观众,不是用嘴互相攻击的战场!”
对于杨小五和杨议的“拜师砸人”操作,您怎么看?相声江湖的这种“内斗”现象,究竟该如何终结?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